一种多士炉云母板全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5538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士炉云母板全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士炉云母板全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多士炉云母板绕线大多数都是采用人工绕的,部分工厂采用自动或半自动设备绕线,但其结构设计都不能满足工厂全自动生产要求。其设计都不够巧妙,自动化程度低,结构复杂,体积偏大,成本过高。有些设备还需要工人一个一个上云母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士炉云母板全自动绕线机,该自动绕线机设计新颖、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士炉云母板全自动绕线机,包括有机架,机架上端从右到左依次装设有放料机构及定位及绕线机构,机架上端装设有横跨放料机构及定位及绕线机构的输送机构,定位及绕线机构前端依次装设有压弯机构及送线机构、后端装设有剪线机构,压弯机构侧端装设有拉线机构。

其中,所述放料机构包括有至少两个放置云母板并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端的放置座,放置座上端装设有感应装置,放置座左右两侧装设有以放置座的中心相互对称的立挡板。

其中,所述定位及绕线机构包括有定位装置及绕线机构,绕线机构装设有两个同步旋转的旋转机构,两旋转机构相对端上装设有机械夹。

其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横跨所述机架上端的X轴导轨组件,X轴导轨组件上端装设有气动夹组件及Z轴气缸组件,Z轴气缸组件下端装设有吸料盘。

其中,所述压弯机构包括有装设于机架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上端装设有初步压弯装置及弯头压平机构。

其中,所述送线机构包括有XYZ三轴送丝组件,XYZ三轴送丝组件上端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端装设有主转轴,主转轴下方装设有导向转轮,导向转轮侧端装设有送丝张紧装置,送丝张紧装置侧端装设有出丝装置。

其中,所述剪线机构包括有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端的并呈X轴轴向布置的X轴导轨组件,X轴导轨组件上端装设有呈Z轴轴向布置的Z轴气缸组件,Z轴气缸组件上端装设有呈Y轴轴向布置的Y轴导轨组件,Y轴导轨组件上端装设有剪线组件。

其中,所述拉线机构包括有装设于所述机架上端的拉线支撑架,拉线支撑架上端装设有拉线气动组件及调节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士炉云母板全自动绕线机,包括有机架,机架上端从右到左依次装设有放料机构及定位及绕线机构,机架上端装设有横跨放料机构及定位及绕线机构的输送机构,定位及绕线机构前端依次装设有压弯机构及送线机构、后端装设有剪线机构,压弯机构侧端装设有拉线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利于广泛推广应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及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压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剪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拉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士炉云母板全自动绕线机,包括有机架1,机架1上端从右到左依次装设有放料机构2及定位及绕线机构3,机架上端装设有横跨放料机构2及定位及绕线机构3的输送机构4,定位及绕线机构3前端依次装设有压弯机构5及送线机构6、后端装设有剪线机构7,压弯机构5侧端装设有拉线机构8。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放料机构2包括有至少两个放置云母板并装设于所述机架1上端的放置座21,放置座21上端装设有感应装置22,放置座21左右两侧装设有以放置座21的中心相互对称的立挡板23,绕线机启动前,工人将云母板放置在放置座21上,感应装置22可自动感应放置座21上有无云母板;立挡板23为两组可手动调整间距的对称板,方便不同规格的云母片放置,绕线机启动后,感应装置22可判断哪个放置座21有料,都有料时优先在放置座21取料,其中任意一个没有云母板时,机器感应控制到另一个有云母板位取料,并发出信号提醒工人加云母板料,两个同时无料时机器自动停止。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及绕线机构3包括有定位装置31及绕线机构32,绕线机构32装设有两个同步旋转的旋转机构321,两旋转机构321相对端上装设有机械夹322,在云母板在定位机构31上完成居中定位,可控同步的旋转机构321将可控的机械夹322旋转至水平上料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有横跨所述机架1上端的X轴导轨组件41,X轴导轨组件41上端装设有气动夹组件42及Z轴气缸组件43,Z轴气缸组件43下端装设有吸料盘44,吸料盘44将云母板吸起并送至定位及绕线装置3上;气动夹组件42自动将绕完后的云母板夹起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并通过联动在相同输送导轨上传输。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压弯机构5包括有装设于机架1上的支撑板51,支撑板51上端装设有初步压弯装置52及弯头压平机构53,初步拆弯装置52自动旋转将发热丝(线)拆弯180度,然后再送到弯头压平机构53预定位置将其弯拆头压平。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送线机构6包括有XYZ三轴送丝组件61,XYZ三轴送丝组件61上端装设有支撑架62,支撑架62上端装设有主转轴63,主转轴63下方装设有导向转轮64,导向转轮64侧端装设有送丝张紧装置65,送丝张紧装置65侧端装设有出丝装置66,发热丝圈的固支撑架62可将线圈首先固定在主转轴63上,主转轴63上设有定位装置,可根据线圈大小自由定位;在主转轴63下方安装有一个导向转轮64,发热丝从主转轴63出来以后,经导向转轮64再进入送丝张紧装置65,送丝张紧装置65进入 精准控制XYZ三轴送丝组件61, 此机构通过气缸和步进马达控制将发热丝根据长度和速度要求送到出丝装置66。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剪线机构7包括有装设于所述机架1上端的并呈X轴轴向布置的X轴导轨组件71,X轴导轨组件71上端装设有呈Z轴轴向布置的Z轴气缸组件72,Z轴气缸组件72上端装设有呈Y轴轴向布置的Y轴导轨组件73,Y轴导轨组件73上端装设有剪线组件74,剪线组件74安装在X、Y、Z三轴机构整体结构上,X.Y. Z 三轴分别由三个不同的伺服马达及气缸通过PLC控制作预设轴向运动,当剪线组件74经剪线X、Y、Z三轴机构预设轴向运动到达指定位置后,剪线组件74自动实现剪断、折弯和下插发热丝动作流程。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拉线机构8包括有装设于所述机架1上端的拉线支撑架81,拉线支撑架81上端装设有拉线气动组件82及调节滑块83,拉线气动组件82将下插的发热丝自动夹住并拉弯以防止松动及脱落。

需更进一步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全部绕线自动化控制,其工作流程为工人只需将整批云母板放到放料机构2的放置座21上,通过输送机构4的吸料盘44吸取至定位及绕线机构3的定位装置31上居中定位后,再吸取至绕线机构32进行绕线;送线机构6将线送至定位及绕线机构3绕线机构32对云母板进行绕线,其中压弯机构5的初步拆弯装置52自动旋转将发热丝(线)拆弯180度,然后再送到弯头压平机构53预定位置将其弯拆头压平;剪线机构7将绕线完成后的云母板进行剪断、压弯及下插的剪线动作,拉线机构8将剪线完成后的云母板进行夹紧、上拉及下拉的拉尾动作,一个工序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利于广泛推广应用,并大大减小工人手工操作, 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