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压机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模压机的耐冲击防变形主机架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瓶盖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塑料瓶盖广泛应用于各种饮料瓶、化妆品容器、药品瓶上;目前,制造塑料瓶盖的机器设备主要以模压制盖机为主,模压制盖机主要有挤出机、模压机及相应的进料、出料装置等;在实际生产制作过程中,其模压机的主机架容易因外力冲击而出现变形现象,导致上、下模压盘的定位精度、动作精度降低,影响了模压成型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的良品率。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压机的耐冲击防变形主机架结构,其主机架的整体刚性好,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模压机的主机架易受外力冲击而变形的问题,有利于模压操作的稳定进行,同时,其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合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模压机的耐冲击防变形主机架结构,包括有底架、顶架及分别连接于底架、顶架之间的多个支撑柱;
其中,该底架呈方形框体结构,其包括有四个依次拼接焊接的方形钢管,相邻方形钢管的连接部位为方形框体的角位,各角位的底部分别焊接有第一加强连接板,该第一加强连接板连接于相邻的方形钢管底部;以及,相对侧的两个方形钢管之间连接有加强连接肋管,且所述加强连接肋管两端分别焊接于相应方形钢管的内侧壁面上;所述底架的顶端焊接有用于支承转盘座的支承板,该支承板焊接于前述四个方形钢管的顶端面上;
该顶架亦呈与底架上下对应的方形框体结构,其亦包括有四个依次拼接焊接的方形钢管,相邻方形钢管的连接部位为方形框体的角位,各角位的底部分别焊接有第二加强连接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架的第二加强连接板上连接有若干肋板,其肋板的一竖向表面焊接于顶架的相应方形钢管的外侧壁面上,其肋板的底端表面焊接于顶架的第二加强连接板的顶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加强连接板呈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加强连接板呈三角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连接肋管呈井字形交错布置;横向相对的两方形钢管之间连接有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所述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沿纵向间距排布,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分别焊接于相应的两方形钢管之间;纵向相对的两方形钢管之间连接有两个纵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所述两个纵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沿横向间距排布,两个纵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分别焊接于相应的两方形钢管之间;两个纵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焊接于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下方;所述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支撑式焊接于前述支承板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承板上对应方形钢管所在位置,增设有辅助支撑架,该辅助支撑架位于相邻两支撑柱之间;该辅助支撑架具有两个以上的辅助支撑柱和位于辅助支撑柱上方的辅助支撑板,该辅助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底架的方形钢管内部形成有走线空腔,所述底架的方形钢管的表面开设有供线材进或出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对主机架的结构进行改良设计,大幅度提高了主机架的整体刚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模压机的主机架易受外力冲击而变形的问题,有利于模压操作的稳定进行,同时,其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空间,有利于生产设备的布置摆放。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应用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顶架的结构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底架的结构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底架的另一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底架 2、顶架
3、支撑柱 4、方形钢管
5、第一加强连接板 6、加强连接肋管
7、支承板 8、第二加强连接板
9、肋板 10、辅助支撑架
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底架1、顶架2及分别连接于底架1、顶架2之间的多个支撑柱3。
其中,该底架1呈方形框体结构,其包括有四个依次拼接焊接的方形钢管4,相邻方形钢管4的连接部位为方形框体的角位,各角位的底部分别焊接有第一加强连接板5,该第一加强连接板5连接于相邻的方形钢管4底部,所述第一加强连接板5大致呈三角形结构;以及,相对侧的两个方形钢管4之间连接有加强连接肋管6,且所述加强连接肋管6两端分别焊接于相应方形钢管4的内侧壁面上;所述底架1的顶端焊接有用于支承转盘座的支承板7,该支承板7焊接于前述四个方形钢管4的顶端面上。
该顶架2亦呈与底架1上下对应的方形框体结构,其亦包括有四个依次拼接焊接的方形钢管4,相邻方形钢管4的连接部位为方形框体的角位,各角位的底部分别焊接有第二加强连接板8。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架2的第二加强连接板8上连接有若干肋板9,其肋板9的一竖向表面焊接于顶架2的相应方形钢管4的外侧壁面上,其肋板9的底端表面焊接于顶架2的第二加强连接板8的顶面;所述第二加强连接板8呈方形结构;
前述所有加强连接肋管6构成井字形交错布置结构;横向相对的两方形钢管4之间连接有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6,所述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6沿纵向间距排布,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6分别焊接于相应的两方形钢管4之间;纵向相对的两方形钢管4之间连接有两个纵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6,所述两个纵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6沿横向间距排布,两个纵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6分别焊接于相应的两方形钢管4之间;两个纵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6焊接于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6下方;所述两个横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连接肋管6支撑式焊接于前述支承板7底部。
为了更好地定位以及合理利用空间,在前述支承板7上对应方形钢管4所在位置,增设有辅助支撑架10,该辅助支撑架10位于相邻两支撑柱3之间;该辅助支撑架10具有两个以上的辅助支撑柱3和位于辅助支撑柱3上方的辅助支撑板,该辅助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
以及,所述底架1的方形钢管4内部形成有走线空腔,所述底架1的方形钢管4的表面开设有供线材进或出的通孔11,这样,方形钢管4本身结构进行了巧妙利用,使得布线更为整洁,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布线零乱的现象及布线占用额外较多空间的问题,有利于主机架及整个模压机的结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对主机架的结构进行改良设计,大幅度提高了主机架的整体刚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模压机的主机架易受外力冲击而变形的问题,有利于模压操作的稳定进行,同时,其整体结构设计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空间,有利于生产设备的布置摆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