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数字脉冲氩弧焊机。
背景技术:
脉冲氩弧焊机是利用脉冲电流实现焊接的氩弧焊机,能有效地控制焊接热输入量,熔深较深,焊缝强度高,能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型。
传统的脉冲氩弧焊机具有:逆变频率低,焊机的体积和重量较大,铜铁损较大,焊接效率较低及噪声污染较大等特点。
为此,急需提供一种逆变数字脉冲氩弧焊机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具有逆变频率高,体积和重量较低,显著减少了铜铁损,焊接效率较高,节能效果显著,及噪声污染较低等特点的逆变数字脉冲氩弧焊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逆变数字脉冲氩弧焊机,包括:箱体,水平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的电源装置和滤波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分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方和下方的逆变装置,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逆变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的第一逆变机构,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方的第二逆变机构。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模块,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连接的滤波控制模块,与所述滤波控制模块连接的驱动模块,及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的主控制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逆变机构设置有散热铝。
优选地,所述第二逆变机构设置有散热铝。
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显示器,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多个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数字脉冲氩弧焊机,包括:箱体,水平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的电源装置和滤波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分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方和下方的逆变装置,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逆变频率高,体积和重量较低,显著减少了铜铁损,焊接效率较高,节能效果显著,及噪声污染较低等特点。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数字脉冲氩弧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数字脉冲氩弧焊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数字脉冲氩弧焊机,包括:箱体1,水平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安装板2,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下方的电源装置1和滤波装置4,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且分设在所述安装板2上方和下方的逆变装置5,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的控制装置6,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与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的控制面板7,其中,所述控制面板7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且与所述控制装置1连接的显示器71,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与所述控制装置6连接的多个旋钮72,用户可通过所述显示器71实时了解本实用新型工作的相关参数,还可方便地通过所述多个旋钮7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控制。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逆变装置5及所述控制装置6的设置,具有逆变频率高,体积和重量较低,显著减少了铜铁损,焊接效率较高,节能效果显著,及噪声污染较低等特点。
本实施例的所述逆变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下方的第一逆变机构51,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且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上方的第二逆变机构52。具体地,所述第一逆变机构51所述第二逆变机构52分别包括IGBT模块,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逆变机构51及所述第二逆变机构52还分别包括散热铝。
本实施例的所述控制装置6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模块61,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61连接的滤波控制模块62,与所述滤波控制模块62连接的驱动模块63,及与所述驱动模块63连接的主控制模块64。具体地,所述开关控制模块61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所述滤波控制模块6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所述滤波装置4执行滤波操作,所述驱动模块6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息驱动所述逆变装置5执行相应的动作,所述主控制模块6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总调度本实用新型的相关部件,执行相应地操作,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逆变频率高,焊接效率较高,节能效果显著,及噪声污染较低等特点。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数字脉冲氩弧焊机,通过所述逆变装置5及所述控制装置6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逆变频率高,体积和重量较低,显著减少了铜铁损,焊接效率较高,节能效果显著,及噪声污染较低等特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