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形封头瓜瓣组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963阅读:1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碟形封头瓜瓣组装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封头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碟形封头瓜瓣组装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碟形封头加工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封头瓜瓣焊接时,现有的组装模具不能对封头瓜瓣上下方位高度和水平度的调节,由于相邻需要焊接的封头瓜瓣缝隙间距大,导致焊接工艺难度加大,并且常出现焊接处密封不严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封头瓜瓣组装和缝隙调整的碟形封头瓜瓣组装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碟形封头瓜瓣组装模具,包括封头瓜瓣、设置在封头瓜瓣下方的可调支撑柱和设置在封头瓜瓣上的调缝卡具,所述可调支撑柱包括下部固定支撑和上部活动支撑,所述下部固定支撑包括第一支撑杆和活动螺母,第一支撑杆顶部设有中间开孔的用于支撑其上活动螺母的螺母挡板,上部活动支撑包括第二支撑杆和固定在第二支撑杆底部固定螺母,下部固定支撑和上部活动支撑通过螺杆连接;所述可调支撑柱至少三组,每组由相同高度的沿圆周排列的可调支撑柱组成,各组可调支撑柱高度不同。

所述可调支撑柱为三组,其分别是内层可调支撑柱、中间层可调支撑柱和外层可调支撑柱。

所述每组可调支撑柱中的下部固定支撑外围通过第一连接件围合连接,上部活动支撑顶部外围通过第二连接件围合连接,上部活动支撑与第二连接件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第一支撑杆下端四周分别通过四个筋板与底板加固连接。

所述螺母挡板为锥形结构。

所述调缝卡具包括两侧开U型孔的卡具面板和与卡具面板相配合的楔子,所述U型孔两侧连接U型杯槽,U型杯槽侧面与卡具面板连接,U型杯槽内连接开设有圆孔的卡具挡块,与所述卡具挡块水平对应的相邻的封头瓜瓣上设有开设有倾斜圆孔的定位挡块,所述圆孔与楔子最大直径规格一致。

卡具面板顶部设有吊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调支撑柱既能起到支撑封头瓜瓣作用,同时,通过旋转活动螺母,使连接下部固定支撑和上部活动支撑的螺栓杆实现升降运动,能够对封头瓜瓣上下方位进行调整,调节支撑高度,便于封头瓜瓣组对;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下部固定支撑的中部外围通过第一连接件围合成一体结构,上部活动支撑顶部外围通过第二连接件围合连接成一体结构,将多个可调支撑柱连接为一体的结构,能够提高整体支撑强度的,同时,上部活动支撑与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结构,由于通过可调支撑柱调整封头瓜瓣高度的调整为粗调,调整量小,主要针对封头瓜瓣调缝用,故而上部活动支撑与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满足需求,不影响可调支撑柱上下高度调节;

3、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固定在钢平台上,第一支撑杆下端四周分别通过四个筋板与底板加固连接,提高可调支撑柱的稳定性,确保使用安全;

4、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母挡板为锥形结构,这样可以确保活动螺母在旋转时的稳定性,并且防止旋转时发生偏移现象;

5、本实用新型中的调缝卡具用于精确调整封头瓜瓣缝隙,使用时,将调缝卡具固定在封头瓜瓣上,即,调缝卡具两侧的U型孔分别位于封头瓜瓣焊缝两侧,将楔子依次穿过卡具挡块上的圆孔和定位挡块上的倾斜的圆孔,通过改变楔子插入定位挡块上倾斜的圆孔的深度,调节封头瓜瓣之间的缝隙和水平度,由于卡具面板与封头瓜瓣连接在一起,当楔子插入不同深度时,楔子将作用在卡具面板的力传到封头瓜瓣上,精确调节封头瓜瓣之间的缝隙和水平度,弥补可调支撑柱只能粗调的不足,二者配合使用,调缝效果更好;

6、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具面板上部设有吊装孔,方便吊装调缝卡具,同时减轻调缝卡具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调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调支撑柱的支撑点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具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缝卡具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下部固定支撑、11第一支撑杆、12活动螺母、13螺母挡板、2上部活动支撑、21第二支撑杆、22固定螺母、23第二连接件、3螺杆、4底板、5筋板、6卡具面板、61U型孔、62卡具挡块、63U型杯槽、64吊装孔、7定位挡块、8楔子、9封头瓜瓣、91中心板、92腰板、101内层可调支撑柱、102中间层可调支撑柱、103外层可调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碟形封头瓜瓣组装模具,包括封头瓜瓣9、设置在封头瓜瓣9下方的可调支撑柱和设置在封头瓜瓣9上的调缝卡具,如图1-2所示,可调支撑柱包括下部固定支撑1和上部活动支撑2,下部固定支承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活动螺母12,第一支撑杆11采用无缝钢管,第一支撑杆11底部与底板4满焊连接,底板4固定焊接在钢平台上,第一支撑杆11下端四周分别通过四个筋板5与底板4加固连接。第一支撑杆11顶部钢管内焊接连接中间开孔的用于支撑其上活动螺母12的螺母挡板13,螺母挡板13为锥形结构,这样可以确保活动螺母在旋转时的稳定性,并且防止旋转时发生偏移现象。

上部活动支撑2包括第二支撑杆21和焊接在第二支撑杆21底部的固定螺母22,第二支撑杆21采用无缝钢管,固定螺母22与第二支撑杆21内壁焊接形成一体,下部固定支撑1和上部活动支撑2通过螺杆3连接。可调支撑柱既能起到支撑封头瓜瓣9作用,同时又能够对封头瓜瓣上下方位进行调整,便于封头瓜瓣组对,即:通过旋转活动螺母12,使连接下部固定支撑和上部活动支撑的螺杆升降运动,进而实现调节支撑高度,使用时,在螺母挡板13与活动螺母12的接触面涂抹润滑油,能够有效减小旋转活动螺母12时的摩擦力,便于旋转顺利。

可调支撑柱分为3组,3组可调支撑柱分别为内层可调支撑柱101、中间层可调支撑柱102和外层可调支撑柱103,封头瓜瓣9包括中心板91、腰板92和侧板(图中未显示),中心板91、腰板92和侧板焊接为一体后形成封头,其中内层可调支撑柱101为3个,用于支撑调节封头瓜瓣9中的中心板91,中间层可调支撑柱102为12个,用于支撑调节封头瓜瓣9中的腰板92,外层可调支撑柱103为16个,用于支撑调节封头瓜瓣9中的侧板,各可调支撑柱支撑点布置如图3所示,每组可调支撑柱高度相同并沿圆周排列,各组可调支撑柱高度不同,各组可调支撑柱高度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每组可调支撑柱中的下部固定支撑1的中部外围通过第一连接件围合连接为一体,下部固定支撑1与第一连接件焊接连接,上部活动支撑2顶部外围通过第二连接件23围合连接为一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23均采用扁铁。将可调支撑柱连接为一体的结构,能够提高整体支撑强度的,同时,由于通过可调支撑柱对封头瓜瓣9高度的调整为粗调,调整量小,上部活动支撑2与第二连接件23采用螺栓连接,可以满足需求,不影响可调支撑柱上下高度调节。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封头瓜瓣9的实际大小,壁厚以及重量,在相邻可调支撑柱之间适当设置辅助支撑柱做牵拉用,避免可调支撑柱受力太大,引起变形。

如图4-5所示,调缝卡具包括两侧开U型孔61的卡具面板6和与卡具面板6配合使用的楔子8, U型孔61两侧焊接U型杯槽,U型杯槽63侧面与卡具面板6焊接连接,U型杯槽63槽底焊接开设有圆孔的卡具挡块62,与卡具挡块62水平对应的位置处的封头瓜瓣9上焊接有开倾斜圆孔的定位挡块7,圆孔与楔子8最大直径规格一致。使用时,将调缝卡具通过点焊焊接在封头瓜瓣9上,楔子8依次穿过卡具挡块62上的圆孔和定位挡块7上的倾斜的圆孔,通过改变楔子8插入定位挡块7上倾斜的圆孔的深度,来调节封头瓜瓣9之间的缝隙和水平度,由于卡具面板6与封头瓜瓣9焊接在一起,当楔子8插入不同深度时,作用在卡具面板6的力传递到封头瓜瓣9上,进而调节封头瓜瓣9之间的缝隙大小和水平度,精确调整封头瓜瓣之间的缝隙。卡具面板6顶部设有椭圆形吊装孔64,方便吊装调缝卡具,同时减轻调缝卡具重量。

使用时,先将中心板91拼接组对,然后卡具面板6焊接在焊缝的一侧中心板91上,U型杯槽63位于焊缝同一侧,在焊缝另一侧的中心板91上焊接与卡具挡块62位置相应的定位挡块7,将楔子8依次穿过卡具挡块62上的圆孔和定位挡块7上的倾斜的圆孔,通过改变楔子8插入定位挡块7上倾斜的圆孔的深度,来调节相邻中心板91之间的缝隙和水平度,接着将中心板91焊接为一体;将焊接好的中心板91放到由可调支撑柱组成的支撑架上,接着围绕中心板91拼接腰板92,通过调节中层可调支撑柱102粗调腰板92与中心板91之间的高度差,同理,利用调缝卡具精确调节腰板92与中心板91的缝隙和高度差,接着将中心板91和腰板92焊接为一体,相邻腰板92焊接为一体,同理,最后围绕腰板92拼接并焊接侧板。

具体使用时,还可将卡具面板6与焊缝交叉设置,精确调节相邻封头瓜瓣之间的高度差,即:U型杯槽63位于焊缝两侧,弥补可调支撑柱调整不精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