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8388阅读:1149来源:国知局
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



背景技术:

在焊接器材非标设计中,面对远距离送丝,传统的送丝机构,需要加大减速机的功率,这导致了产品的外型更大,大功率的电机使得成本也提高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其在不增加电机及减速机的功率情况下,增大送丝力度,使送丝距离更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包括:

底板;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若干压丝轮,若干所述压丝轮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

还包括:

行星轮式齿轮箱,所述行星轮式齿轮箱的输入端经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行星轮式齿轮箱的输出端与若干所述压丝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丝机构还包括:

屏蔽盒,所述屏蔽盒罩在所述电机外部,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轮式齿轮箱的输入端与所述联轴器之间通过绝缘键轴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二底板,所述行星轮式齿轮箱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采用电木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底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电机、所述减速机、所述联轴器及所述行星轮式齿轮箱沿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通过在减速机与压丝轮之间增加行星轮式齿轮箱,将送丝力度增加了了10倍,送丝距离更远,而且送丝更平稳可靠,扭矩大大增强。

本实用新型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的减速机与行星轮式齿轮箱的连接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2、减速机;3、行星轮式齿轮箱;5、绝缘键轴;6、联轴器;9、第二底板;10、屏蔽盒;11、送丝机外壳;13、第一底板;14、压丝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主要由底板、丝机外壳11、电机1、减速机2、联轴器6、行星轮式齿轮箱3及若干压丝轮14组成,其中,底板主要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本实施例中的底板包括第一底板13和第二底板9,第二底板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底板13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底板9的固定在第一底板13的一端,丝机外壳11固定在第一底板13的另一端。

电机1、减速机2、联轴器6及行星轮式齿轮箱3沿第二底板9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电机1、减速机2和联轴器6固定在第二底板9上,所述减速机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行星轮式齿轮箱3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13上,所述行星轮式齿轮箱3的输入端与所述减速机2的输出端经联轴器6连接,所述行星轮式齿轮箱3的输出端与若干所述压丝轮14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板9采用绝缘材料比如电木制成,防止行星轮式齿轮箱3内高频与电机1接触,造成电机停机甚至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轮式齿轮箱3的输入端与所述联轴器6之间通过绝缘键轴5连接,避免高频通过焊丝导入电机1,造成电机1停机甚至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丝机构还包括屏蔽盒10,所述屏蔽盒10罩在电机1、减速机2和联轴器6外部,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屏蔽盒10可以屏蔽干扰,解决了因为干扰而导致的送丝不同步的问题,使得送丝速度更精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焊机的送丝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减速机2与压丝轮14之间增加行星轮式齿轮箱3,将送丝力度增加了了10倍,送丝距离更远,而且送丝更平稳可靠,扭矩大大增强。

2行星轮式齿轮箱3的输入端与所述联轴器6之间通过绝缘键轴5连接,避免高频通过焊丝导入电机1,造成电机1停机甚至损坏。

3屏蔽盒10可以屏蔽干扰,解决了因为干扰而导致的送丝不同步的问题,使得送丝速度更精确。

4第二底板9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防止行星轮式齿轮箱3内高频与电机1接触,造成电机停机甚至损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