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棘轮扳手头转销孔自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640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棘轮扳手头转销孔自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五金工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棘轮扳手头转销孔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生产棘轮扳手头一般都是通过车床、铣床以及人口直接钻孔对棘轮扳手头上的转销孔进行加工,加工的时候需要工人一个一个的拿着棘轮扳手头扳体在车床上车完之后再拿到铣床上铣,或一个拿去人工钻孔,每一个要加工的棘轮扳手头都需要工人拾取安放,自动化程度低,导致其效率较低,在车间中也容易发生飞刀现象,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棘轮扳手头转销孔自动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能够快速固定棘轮扳手头,并对棘轮扳手头进行钻孔以完成对扳手转销孔的自动化加工,其生产效率高,工序简单,无安全隐患,操作劳动强度小。

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棘轮扳手头转销孔自动加工装置,它包括钻床机架(1)以及在其下端的托料台(2),所述钻床机架(1)下端安装有用于加工转销孔(41)的钻头(11),所述托料台(2)上设置有推杆(33),所述推杆(33)右侧设置有左右移动的第一推动装置(3),所述钻床机架(1)右侧安装有进料仓(5),进料仓(5)为圆柱形状,所述托料台(2)与所述进料仓(5)间设置有料板(7)。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33)的末端为多边相连的勾头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仓(5)内装有堆叠的棘轮扳手头(4),且棘轮扳手头(4)内侧结构与推杆(33)末端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仓(5)圆弧面上安装有限定棘轮扳手头(4)方位的多边形立柱(55)。

进一步的,所述托料台(2)上安装有限定棘轮扳手头(4)向左和向前的固定挡板(101)。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挡板(101)左下端设置有前后移动的圆杆(66),圆杆(66)上端设置有第二推动装置(6)。

进一步的,所述料板(7)为拱形结构,由前挡板和后挡板焊接组成,其上表面开有出料孔(7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棘轮扳手头转销孔自动加工装置,能够快速完成对棘轮扳手头转销孔的加工:

1、使用固定挡板和勾头结构的推杆来固定棘轮扳手头,使定位能够更加的准确牢固;

2、使用进料仓和移动推杆,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3、使用多边形立柱,用推杆与棘轮扳手头直接吻合并推至加工处,使加工位置统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工完成的棘轮扳手头转销孔示意图。

图2为推杆与棘轮扳手头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钻床机架;2、托料台;3、第一推动装置;4、棘轮扳手头;5、进料仓;6、第二推动装置;7、料板;11、钻头;33、推杆;41、转销孔;55、多边形立柱;66、圆杆;71、出料孔;101、固定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棘轮扳手头转销孔自动加工装置,它包括钻床机架1以及在其下端的托料台2,所述钻床机架1下端安装有用于加工转销孔41的钻头11,所述托料台2上设置有推杆33,所述推杆33右侧设置有左右移动的第一推动装置3,所述钻床机架1右侧安装有进料仓5,进料仓5为圆柱形状,所述托料台2与所述进料仓5间设置有料板7。

优选的,所述推杆33的末端为多边相连的勾头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料仓5内装有堆叠的棘轮扳手头4,且棘轮扳手头4内侧结构与推杆33末端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进料仓5圆弧面上安装有限定棘轮扳手头4方位的多边形立柱55。

优选的,所述托料台2上安装有限定棘轮扳手头4向左和向前的固定挡板101。

优选的,所述固定挡板101左下端设置有前后移动的圆杆66,圆杆66上端设置有第二推动装置6。

优选的,所述料板7为拱形结构,由前挡板和后挡板焊接组成,其上表面开有出料孔71。

在具体使用时,将多个需要加工转销孔的棘轮扳手头4放入带有其限定方位的送料仓5中,通过出料孔71,落入托料台2上,通过第一推动装置3带动推杆33卡住棘轮扳手头4的勾头口推至固定挡板101处,通过转动的钻头11完成转销孔41的加工,第二推动装置6带动圆杆66将已加工的棘轮扳手头4推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