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螺丝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292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螺丝组装机。



背景技术:

自动螺丝组装机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的设备。其应用具有相当的广泛性,自动螺丝组装机又称自动螺丝锁紧机、自动螺丝锁付机、工业拧紧系统等,是用自动化机构代替人手完成螺丝的取、放、拧紧的自动化装置,现在的自动螺丝锁紧机体积比较笨重,螺丝的输送结构和驱动机构结构都较为复杂,不能完全利用机械的剩余空间进行合理调配,螺丝组装机的拆卸组装定位功能不够完善,通常要重新设置编程才能完成拆卸组装的互换,不能更智能的自动转换组装机功能,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螺丝组装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合理调配机械剩余空间,螺丝组装机的拆卸组装定位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螺丝组装机,包括驱动杆、定位器、驱动电机、固定支撑杆、扭矩架、驱动转轴、伺服系统、升降装置、稳压器、第一螺丝刀、送料设备、第二螺丝刀、矩阵器、传感器和吸尘舱,所述驱动杆的表面镶嵌有定位器,且定位器的下方固定有稳压器,所述驱动电机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支撑杆,所述扭矩架和驱动转轴的中间安装有第二螺丝刀,所述伺服系统的左侧固定有驱动转轴,所述升降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支撑杆,所述第一螺丝刀的表面镶嵌有稳压器,所述送料设备的上方安装有第二螺丝刀,所述矩阵器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转轴,所述传感器的右端连接有吸尘舱。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传动方式为圆周循环传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杆与驱动杆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丝刀比第二螺丝刀的平行位高5cm。

优选的,所述吸尘舱延伸出导风管连接送料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化螺丝组装机设有第一螺丝刀和第二螺丝刀,平时可两个螺丝刀重复工作,当工件从第一螺丝刀进入则执行组装功能,但若是从第二螺丝刀处送入,则执行拆卸功能,拆卸和组装亦同时进行,顺逆循环的驱动杆可无压力配合完成作业,循环的U型外形设计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又让驱动杆的功能被循环利用,螺丝刀伺服系统用来精确地跟随工件,根据工件的位置、方位、状态等操控定位器、升降装置和传感器使螺丝刀按照次序重复或更改对工件的运作,精准调控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灵活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杆,2、定位器,3、驱动电机,4、固定支撑杆,5、扭矩架,6、驱动转轴,7、伺服系统,8、升降装置,9、稳压器,10、第一螺丝刀,11、送料设备,12、第二螺丝刀,13、矩阵器,14、传感器,15、吸尘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螺丝组装机,包括驱动杆1、定位器2、驱动电机3、固定支撑杆4、扭矩架5、驱动转轴6、伺服系统7、升降装置8、稳压器9、第一螺丝刀10、送料设备11、第二螺丝刀12、矩阵器13、传感器14和吸尘舱15,驱动杆1的表面镶嵌有定位器2,驱动杆1的传动方式为圆周循环传动,可随意调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传动模式,且可无限循环传送,上下驱动设备互相替换,节省空间,且定位器2的下方固定有稳压器9,驱动电机3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支撑杆4,固定支撑杆4与驱动杆1的厚度一致,可有力的支持驱动杆不停的循环工作,扭矩架5和驱动转轴6的中间安装有第二螺丝刀12,伺服系统7的左侧固定有驱动转轴6,升降装置8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支撑杆4,第一螺丝刀10的表面镶嵌有稳压器9,第一螺丝刀10比第二螺丝刀12的平行位高5cm,更方便对不同体积的零件进行组装,送料设备11的上方安装有第二螺丝刀12,矩阵器13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转轴6,传感器14的右端连接有吸尘舱15,吸尘舱15延伸出导风管连接送料设备11,可在组装时第一时间将金属碎屑吸入舱体内。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自动化螺丝组装机时,启动开关,将螺丝放入送料设备11内部,驱动电机3通电带动各工作部件开始运转,伺服系统7用来精确地跟随工件,根据工件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并操控定位器2使第一螺丝刀10和第二螺丝刀12按照次序重复或更改对工件的运作,使第一螺丝刀10和第二螺丝刀12精准调控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灵活方便,矩阵器13根据伺服系统的指令自动的更改螺钉的摆放间距,这就是该自动化螺丝组装机的工作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