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冷轧管机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37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冷轧管机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冷轧管机的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新技术领域的不断扩大,冷轧管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对其品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航空、火箭、汽车、造船等工业的发展,使得对各种精密、薄壁、高强度冷轧管材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这些管材的生产主要是冷轧管机。冷轧管机是利用环孔型对荒管进行冷态轧制的机械工艺设备,该机具有较好的开坯性能,也能轧制普通精度的有色金属无缝管,且冷轧管机最大特点为材料利用率高,且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均优于冷拔机。

传统的冷轧管机的上料以及下料是靠人工完成的,当一条毛坯管轧制完成,放置第二条毛坯管时,靠人工把预先放置在上料架上的毛坯管抬起,再放在管坯托料架上,操作者要离开操作台,走到上料架旁,才能完成上料工作,且只能在一根管加工完成后开始下一根管的加工,这种纯手工加工方式劳动强度大,消耗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不利于流水线的生产,无法使生产规模扩大,造成经济效益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冷轧管机的传送装置,这种全自动冷轧管机的传送装置实现自动化,且操作安全,工作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全自动冷轧管机的传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的自动上料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传送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面板及设置于上料面板底部的支撑脚,所述上料面板上沿坯管滚动的路径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上料面板的底部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芯杆芯棒装置以及由一个夹送辊装置和一个管坯感应装置组成的夹送辊感应组,所述芯杆芯棒装置设置于机架中段,所述芯杆芯棒装置设置有芯杆卡紧装置,所述夹送辊感应组设置有多组,所述机架的前段和后段分别设置一组所述夹送辊感应组,所述机架中段并位于芯杆芯棒装置上方设置一组或多组述夹送辊感应组,所述机架前段设置的夹送辊装置的夹送辊中心与上料面板上坯管前端部间设置有距离D。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芯杆芯棒装置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一个芯杆卡紧装置,所述芯杆芯棒装置前端为后芯杆卡紧装置,所述芯杆芯棒装置后端为前芯杆卡紧装置,根据管坯的长度,芯杆芯棒装置中部还可以增设一个或多个芯杆卡紧装置,并且芯杆芯棒装置与夹送辊装置配合。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后芯杆卡紧装置设置于所述夹送辊感应组中所述夹送辊装置和所述管坯感应装置之间。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后芯杆卡紧装置与所述前芯杆卡紧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坯管的最大长度。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机架前段设置的夹送辊装置为第一夹送辊装置,所述机架中段和后段设置的夹送辊装置为第二夹送辊装置。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夹送辊装置为上下夹送辊装置,所述第二夹送辊装置为水平夹送辊装置或上下夹送辊装置。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芯杆卡紧装置与所述送辊装置之间的位置可根据坯管尺寸自由调整。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的两个夹送辊装置之间的距离S小于坯管的最小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夹送辊感应组设置有多组,芯杆卡紧装置与所述夹送辊装置之间的位置可根据坯管尺寸自由调整,使得不同长度的管坯均可以适用,且通过传送装置可以实现连续上料供给,实现自动化,且操作安全,减少人工作业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并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上料机构与传送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3 图1中A位置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全自动冷轧管机的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一侧的自动上料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传送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面板21及设置于上料面板21底部的支撑脚,所述上料面板21上沿坯管3滚动的路径上设置有限位板22,所述上料面板21的底部设置有提升装置23,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芯杆芯棒装置4以及由一个夹送辊装置和一个管坯感应装置5组成的夹送辊感应组,所述芯杆芯棒装置4设置于机架1中段,所述芯杆芯棒装置4上设置有芯杆卡紧装置,所述夹送辊感应组设置有多组,所述机架的前段和后段分别设置一组所述夹送辊感应组,所述机架1中段并位于芯杆芯棒装置4上方设置一组或多组述夹送辊感应组,所述机架1前段设置的夹送辊装置的夹送辊中心与上料面板21上坯管3前端部间设置有距离D。

所述芯杆芯棒装置4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一个芯杆卡紧装置,所述芯杆芯棒装置4前端为后芯杆卡紧装置61,所述芯杆芯棒装置4后端为前芯杆卡紧装置62,所述后芯杆卡紧装置61设置于所述夹送辊感应组中所述夹送辊装置和所述管坯感应装置之间,所述后芯杆卡紧装置61与所述前芯杆卡紧装置62之间的距离大于坯管3的最大长度,所述机架1前段设置的夹送辊装置为第一夹送辊装置7,所述机架1中段和后段设置的夹送辊装置为第二夹送辊装置8,所述第一夹送辊装置7为上下夹送辊装置,所述第二夹送辊装置8为水平夹送辊装置或上下夹送辊装置,所述芯杆卡紧装置与所述送辊装置之间的位置可根据坯管3尺寸自由调整,所述机架1上设置的两个夹送辊装置之间的距离S小于坯管3的最小长度。

冷轧管机工作时,设置在一侧的自动上料机构的提升装置23将管坯3顶出,管坯3滑至待料辊道中,不需要通过额外的推进机构,管坯3前端部就能超出上下夹送辊装置7的中心,后芯杆卡紧装置61放松芯杆芯棒装置4,相对的前芯杆卡紧装置62夹紧,设置在前段的上下夹送辊装置7开始运行,通过夹送辊的旋转与摩擦力使管坯3向传送方向推进,管坯3穿入芯杆芯棒装置4后继续向前运动,当管坯3前端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夹送辊感应组时,管坯感应装置5发出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信号后,启动设置夹送辊感应组内的夹送辊装置,使管坯3继续向进料方向前进,同时设置在前一组夹送辊感应组中的夹送辊装置装置停止运动,通过多组夹送辊感应组内两个装置不断感应和发出信号使得夹送辊感应组内的两个装置相互配合,完成管坯3的传送,实现自动化,避免了人工操作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