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快速拆装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6334阅读:2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快速拆装夹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钻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精度快速拆装夹头。



背景技术:

对脆硬非金属材料完成钻孔及倒角,需采用金刚石钻头。目前一般工具为有三种:①普通金刚石钻头,②分体组合式金刚石倒角钻头,③整体式金刚石倒角钻头。

关于普通金刚石钻头,需要先钻孔再倒角,二道工序才能完成。在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倒角面、倒角面与孔壁交接线处的部位加工质量好。但须更换不同的刀具及再次对位,常因中心对位不准而导致偏心,只有熟练的技工进行精确的校正及测试后才能完成,不仅浪费测试物件,更因工序的增加而影响工效。

关于分体组合式金刚石倒角钻头,倒角套组装在钻头上,钻孔及倒角可一次完成。但目前的分体组合式倒角钻头,因为钻头外壁金刚石出露影响了表面粗糙度(Ra数值较大),为了便于钻头和倒角套的组装和调节,其钻头和倒角套之间必须给定较大的间隙量,否则,操作过程中,钻头和倒角套很难装配和调节。

关于整体式金刚石倒角钻头,实际应用中,由于钻头部分的加工量与倒角部分的加工量不一致,就导致钻头和倒角部分的消耗量不一致,就容易造成钻孔和倒角套的尺寸要求失配,因而使整体式倒角钻头无法再使用。这种整体式倒角钻头常仅仅因为钻头部位的消耗,不得不报废整个工具,造成了浪费,缺陷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组合时具有较高同心度、组装和拆卸时都比较方便快捷的高精度快速拆装夹头,既能达到整体式金刚石倒角钻头的加工精度,又能进行分拆组装更换钻头或倒角钻,降低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快速拆装夹头,包括钻头本体、倒角钻头及用于固定倒角钻头的锁紧套,所述倒角钻头包括螺接头及环形均布于螺接头的至少两个倒角钻,所述至少两个倒角钻的外壁形成第一圆锥面,所述锁紧套的一端内壁设置有与该第一圆锥面形状对应的第二圆锥面,所述锁紧套的另一端设置有螺套,该螺套与所述螺接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螺接头位于倒角钻的上端,螺接头与倒角钻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螺套与锁紧套一体成型,螺接头的外径大于第一圆锥面的最大外径。

优选的,所述钻头本体包括钻头柄、与钻头柄连接的空心基体及与空心基体连接的金刚石齿环。

优选的,所述金刚石齿环的外壁开设有下沉凹槽。

优选的,所述金刚石齿环开设有多个通槽,该多个通槽沿着金刚石齿环的轴线方向错位布置,保证金刚石齿环的任意横截面上至少出现一个通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的圆锥角均为13°至30°。

优选的,所述螺套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或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螺接头和倒角钻之间通过弹性部连接,螺接头和倒角钻和该弹性部一体成型,弹性部通过打薄的方式加工而成。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快速拆装夹头,组装时,将钻头本体穿入至倒角钻头至金刚石齿环露出适当的长度,随后将锁紧套套装至四个倒角钻处,并将螺套向下旋紧,由于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的设计,锁紧套越向下移动,四个倒角钻受到向中间的径向力,从而达到倒角钻聚拢收紧的效果。拆卸时,将螺套反向旋转,锁紧套向上移动至四个倒角钻松开即可轻易地将钻头本体和倒角钻头分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拆过程中无需任何辅助工具,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采用圆锥锁套方式对至少两个倒角钻进行套紧加固,各个倒角钻均为径向受力且受力均匀,从而大大提高了倒角钻头组装紧固时的同轴度,进而保证钻孔时孔与倒角的同轴度得到高度一致,利用该夹头在实际应用中的钻孔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快速拆装夹头的实施例一,包括钻头本体1、倒角钻头及用于固定倒角钻头的锁紧套2,所述倒角钻头包括螺接头3及环形均布于螺接头3的至少两个倒角钻4,所述至少两个倒角钻4的外壁形成第一圆锥面5,所述锁紧套2的一端内壁设置有与该第一圆锥面5形状对应的第二圆锥面6,所述锁紧套2的另一端设置有螺套7,该螺套7与所述螺接头3螺纹连接。具体,所述钻头本体1包括钻头柄11、与钻头柄11连接的空心基体12及与空心基体12连接的金刚石齿环1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锥面5和第二圆锥面6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螺接头3位于倒角钻4的上端,螺接头3与倒角钻4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倒角钻4的数量为四个,在进行夹头的组装时,将钻头本体1穿入至倒角钻头至金刚石齿环13露出适当的长度,随后将锁紧套2套装至四个倒角钻4处,并将螺套7向下旋紧,由于第一圆锥面5和第二圆锥面6的设计,锁紧套2越向下移动,四个倒角钻4受到向中间的径向力,从而达到倒角钻4聚拢收紧的效果。拆卸时,将螺套7反向旋转,锁紧套2向上移动至四个倒角钻4松开即可轻易地将钻头本体1和倒角钻头分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装拆过程中无需任何辅助工具,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采用圆锥锁套方式对至少两个倒角钻4进行套紧加固,各个倒角钻4均为径向受力且受力均匀,从而大大提高了倒角钻头组装紧固时的同轴度,进而保证钻孔时孔与倒角的同轴度得到高度一致,利用该夹头在实际应用中的钻孔质量更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齿环13的外壁开设有下沉凹槽14,在钻孔加工过程中便于冷却液进入孔中,加快钻头的冷却速度,同时能起到加快排屑的作用,实用性较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齿环13开设有多个通槽15,该多个通槽15沿着金刚石齿环13的轴线方向错位布置,保证金刚石齿环13的任意横截面上至少出现一个通槽15,该通槽15的作用在于与冷却液的流动和加快排出粉屑,减慢金刚石齿环13的磨损,避免烧钻问题,当金刚石齿环13在使用中之间磨损时,多个通槽15接力出现在金刚石齿环13的端面,保证金刚石齿环13始终都有通槽15在发挥作用,钻头的使用寿命更长,性价比更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锥面5和第二圆锥面6的圆锥角均为13°至30°。优选的实施方式是第一圆锥面5和第二圆锥面6的圆锥角均为16°,在保证螺套7能够轻松旋动和锁紧倒角钻4的前提下,减小了螺套7一定行程,拆装更加快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套7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纹或防滑槽,当徒手旋动螺套7时,防滑纹或防滑槽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手部与螺套7之间的摩擦力,旋动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接头3和倒角钻4之间通过弹性部8连接,螺接头3和倒角钻4和该弹性部8一体成型,弹性部8通过切削、铣削或磨削的方式打薄而成。具体的,所述弹性部8的中部开设有通孔9。通过弹性部8的一体化设计,相比常规的组合结构,其精度保证更良好,且倒角钻4能更容易地实现微量张开和聚拢,降低拆卸和安装的难度;通孔9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跑道形或多种组合,通孔9的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弹性部8的柔韧性,能承受的形变量和形变次数更多,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快速拆装夹头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圆锥面5和第二圆锥面6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螺套7与锁紧套2一体成型,螺接头3的外径大于第一圆锥面5的最大外径。通过旋动螺套7,使锁紧套2同步向上移动,同样也能达到使四个倒角钻4收紧的目的,同轴度高,加工质量好;拆卸时反向旋动螺套7和锁紧套2即可松开四个倒角钻4,便于将钻头本体1和倒角钻头分离,操作更加方便,实用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