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跨桥焊接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315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跨桥焊接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跨桥焊接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跨桥焊接设备通常用于铅酸蓄电池内部单体跨桥焊接,相较于人工焊接,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对跨桥极柱进行准确定位,否则便极易造成虚焊、焊接过度等情况,不仅会浪费焊锡、增大成本,而且还会影响产品质量,使得产品容易出现断路故障。目前电池跨桥焊接设备通常利用定位装置来对跨桥极柱进行定位,现有的定位装置通常包括一前定位夹和一后定位件,利用驱动装置分别驱动前定位夹后移和驱动后定位件前移至使前定位夹和后定位件分别移动至预定位置并分别与跨桥极柱的前端和后端抵接来对跨桥极柱进行定位,而由于加工和装配误差的影响,实际应用中,极难同时确保前定位夹和后定位件均能准确移动到理想位置,难以保证对跨桥极柱的准确定位,容易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若要同时对前定位夹和后定位件进行精确调校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费用,并且由于前定位夹和后定位件附近的空间有限,这种调校也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对跨桥极柱准确定位、便于校准和使用的电池跨桥焊接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跨桥焊接定位装置,包括一基架,基架上设置有一前定位夹、一后定位件、一前驱动装置和一后驱动装置,所述前定位夹的后部具有两定位部,该两定位部分别位于前定位夹的左部和右部且两定位部之间间隔一距离,该距离等于或略大于跨桥极柱的最大左右宽度,定位部的后部具有一横向的前定位舌,所述后定位件的前部具有一横向的后定位舌,所述的前定位舌和后定位舌上下错开,后定位舌与两定位部之间的间隙前后对齐且其前端面宽度大于两定位部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前驱动装置和后驱动装置可分别驱动前定位夹后移和驱动后定位件前移至预定位置,当前定位夹和后定位件处于该预定位置上时,前定位舌和后定位舌两者中其一的头部端面与设置在两者中另一的尾端的一纵向的定位面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的后定位舌位于前定位舌之上,所述的定位面位于前定位舌的尾端上方。

优选的,当所述的前定位夹和后定位件处于所述的预定位置上时,前定位舌的顶面紧贴或贴近后定位舌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后定位舌的宽度小于电池工件上两个后针脚之间的间距,后驱动装置驱动后定位件前移时后定位舌可从两后针脚之间穿过。

优选的,所述前驱动装置和后驱动装置均包括一驱动电机和与该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一丝杆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基架上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前后方向的导向杆,所述的前定位夹和后定位件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相适配并滑动套设在导向杆外的导向孔。

优选的,所述的基架上滑动设置有一前基座,该前基座由所述的前驱动装置驱动而可相对基架前后移动,所述的前定位夹包括分别滑动设置在前基座上的两滑动件,两定位部分别设置在该两滑动件上,前基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该两滑动件相对前基座左右移动的至少一横移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当前定位夹和后定位件处于预定位置上时,前定位舌和后定位舌两者中其一的头部端面与设置在两者中另一的尾端的一纵向的定位面相抵接,因此只需对前定位夹和定位件两者中的其一进行精确校准即可使前定位夹和后定位件均能准确的移动到预定位置以实现对跨桥极柱的准确定位,能有效降低设备的加工和装配误差对产品加工精度的影响,便于调校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除基架后在张开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定位夹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一种电池跨桥焊接定位装置,包括一基架10,基架10上设置有一前定位夹20、一后定位件30、一前驱动装置41和一后驱动装置42,前定位夹20的后部具有两定位部,该两定位部分别位于前定位夹20的左部和右部且两定位部之间间隔一距离,该距离等于或略大于跨桥极柱61的最大左右宽度,定位部的后部具有一横向的前定位舌21,后定位件30的前部具有一横向的后定位舌31,前定位舌21和后定位舌31上下错开,后定位舌31与两定位部之间的间隙前后对齐且其前端面宽度大于两定位部之间的间距;前驱动装置41和后驱动装置42可分别驱动前定位夹20后移和驱动后定位件30前移至预定位置,当前定位夹20和后定位件30处于该预定位置上时,前定位舌21和后定位舌31两者中其一的头部端面与设置在两者中另一的尾端的一纵向的定位面22相抵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当前定位夹20和后定位件30处于该预定位置上时,前定位舌21和后定位舌31两者中其一的头部端面与设置在两者中另一的尾端的一纵向的定位面22相抵接,因此只需对前定位夹20和定位件两者中的其一进行精确校准即使前定位夹20和后定位件30均能准确的移动到预定位置以实现对跨桥极柱61的准确定位,能有效降低设备的加工和装配误差对产品加工精度的影响,便于调校和使用。在使用中,通常令定位面22在前定位夹20位于预定位置时与跨桥极柱61的后端面齐平,并令跨桥极柱61位于两定位部之间而由两定位部夹紧,这样后定位件30能够对跨桥极柱61的后端面抵接与对跨桥极柱61前后方向进行准确定位,两定位部则可对跨桥极柱61的左右方向进行准确定位。

由于后定位舌31通常较前定位舌21窄,并且通常情况下利用后定位件30的前端面与跨桥极柱61抵接来对跨桥极柱61进行定位,因此本实施例中,后定位舌31位于前定位舌21之上,定位面22位于前定位舌21的尾端上方,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将定位面22设置在后定位件30上。当前定位夹20和后定位件30处于预定位置上时,前定位舌21的顶面紧贴或贴近后定位舌31的底面,能够减小前定位舌21与后定位舌31之间的间隙,防止焊锡流入到前定位舌21和后定位舌31之间,也使得后定位舌31的前端面能够最大面积的与跨桥极柱61抵接。

后定位舌31的宽度小于电池工件60上两个后针脚62之间的间距,后驱动装置42驱动后定位件30前移时后定位舌31可从两后针脚62之间穿过,以免后针脚62对后定位件30的移动造成阻碍,能够简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当然,实际应用中,后定位件30也可通过上下移动的方式避开后针脚62。

前驱动装置41和后驱动装置42均包括一驱动电机和与该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一丝杆传动机构,能够保证前定位夹20和后定位件30移动的平稳度和精确度,防止前定位夹20和后定位件30出现摆动而影响定位精度。当然,实际应用中,前驱动装置41和后驱动装置42也可采用气缸、由电机驱动的同步带传动机构等常用驱动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基架10上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前后方向的导向杆51,前定位夹20和后定位件30上分别设置有与导向杆51相适配并滑动套设在导向杆51外的导向孔52,能够进一步提高前定位夹20和后定位件30移动的平稳度,防止前定位夹20和后定位件30出现偏转和错位,保证产品质量。

基架10上滑动设置有一前基座23,该前基座23由前驱动装置41驱动而可相对基架10前后移动,前定位夹20包括分别滑动设置在前基座23上的两滑动件24,两定位部分别设置在该两滑动件24上,前基座2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该两滑动件24相对前基座23左右移动的至少一横移驱动装置25,在上料时,该两滑动件24可张开以增大连个定位部之间的间距,待前定位夹20后移至预定位置后,两滑动件24再横移至夹紧跨桥极柱61,便于将跨桥极柱61移动到两定位部之间,也能够对跨桥极柱61的左右偏离进行校正,保证产品质量,本实施例中横移驱动装置25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横移驱动装置25分别驱动两个滑动部左右移动,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仅利用一个横移驱动装置25同时驱动两个滑动部同步反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横移驱动装置25采用了气缸,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动作较为快速,有助于缩短定位耗时,提高生产效率,当然,实际应用中横移驱动装置25也可采用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机构或蜗轮蜗杆机构等其他常用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前定位夹20的数量为若干个,这些前定位夹20沿左右方向分布,后定位件30的数量与前定位夹20相同并与前定位夹20一一对应,这些后定位件30设置在一后基座32上,这样便可同时对多个电池工件60进行定位和加工作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以前定位夹20移动至预定位置过程中的移动方向亦即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后方,仅为方便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