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电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134阅读:945来源:国知局
冲击电钻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击电钻。



背景技术:

电钻是利用电做动力的钻孔机具。是电动工具中的常规产品,也是需求量最大的电动工具类产品。现有电钻的机壳筒状结构和铝合金中间盖设计;轻型常规冲击钻一般都是设计成哈弗结构的机壳,另在机壳里组装一块小支架来固定电机,该结构的机壳在注塑生产时很容易造成塑料机壳的变形,从而很难保证电机的同心度,另在实际做功过程中,由于高负载操作,冲击齿的冲击和电机的高电流均可导致热量急速上升,由于支架被包含固定机壳里面,因此相当一部分热量只能传递给机壳,由机壳散发出去,众所周知,机壳的材料(尼龙塑料) 的物理特性熔点是很低的,当热量超过机壳的材料(尼龙塑料)的物理特性熔点后,机壳开始逐渐软化,从而迫使支架偏离原定尺寸,直接造成电机擦铁烧机。

在电钻的实际操作时,细心的操作者会发现在“钻”功能时,轻型常规冲击钻背部的冲击旋转拨片,冲击拨片会随着加载越大越容易滑动,固定不在原定的“钻”的位置,虽然有人在冲击拨片上增加一些有阻力的弹性接触点,但还是克服不了那个滑动力,仍然有不同程度的滑动。此外,电机高速产热量高,不及时散热不仅会降低电机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导致壳体发热,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但同时灰尘等进入机器也会影响机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冲击拨片移动,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性的冲击电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电钻,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驱动组件及连接驱动组件的钻孔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子组件(2)和穿出转子组件(2)的旋转轴(3);所述钻孔组件包括电钻轴(4)、套设于电钻轴(4)后端的动冲击齿(5),电钻轴(4)具有穿出壳体(1)的钻孔前端(44);动冲击齿(5)外圈啮合连接旋转轴外壁,动冲击齿(5)后表面啮合连接一静冲击齿(6);电钻轴(4)的后端穿出静冲击齿(6)的中心压紧一冲击拨片(7),所述电钻轴(4)穿出静冲击齿(6)的后端端面上设有一沿电钻轴(4)轴向延伸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一冲击钢球 (8)和冲击销(9),冲击销(9)一端压紧冲击钢球(8)于凹槽底部,冲击销(9)的另一端压紧于冲击拨片(7)的表面。在使用时,旋转轴旋转带动动冲击齿旋转,动冲击齿旋转带动电钻轴旋转,钻孔前端可进行钻孔操作,而动冲击齿的后端的静冲击齿、冲击拨片可对电钻轴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减小钻孔的偏差,尤其是增设了所述凹槽、钢球可冲击销,此时的旋转点不是直接作用在冲击拨片上,而是作用在钢球与圆柱销的接触点上,换句话说,冲击销是不转动的,从而冲击拨片也是跟着不动的,钢球则起到减小冲击销和凹槽摩擦的作用,而且钢球可多角度旋转,使用灵活,减磨效果好,这样外露的冲击拨片就不会因输出轴的转动而跟着滑动位移,保证对电钻轴良好的限位作用,进而有效防止钻孔出现偏差。

进一步地,所述电钻轴(4)上位于动冲击齿(5)的前面套设一轴承(41),电钻轴(4)位于轴承(41)的前面外围连接一端头(42);轴承(41)与端头(42)之间压紧一回位弹性件(43),该回位弹性件(43)套设于电钻轴(4)的外围。轴承安装于壳体内,进一步增强了电钻轴使用的稳定性,而且所述回位弹性件具备弹性,且压紧于端头与轴承之间,进而在钻孔操作时,能加快电钻轴的复位,减少震动或者电钻轴钻孔时的硬性挤压,减少部件损坏,增强握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42)具有伸入回位弹性件(43)内、并与回位弹性件(43)内壁贴合的定位凸部(421),轴承(41)前面形成容纳回位弹性件(43)的环形(411)。该定位凸部和环形槽增强了回位弹性件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位于电钻轴(4)的钻孔前端(44)穿出处设有一通孔,通孔内连接一可转动的固定支架(14),所述电钻轴(4)的钻孔前端(44)穿出固定支架(14)。该固定支架可进一步增强电钻轴安装的稳定性,尤其是对电钻轴前端进行加固,进而减少晃动,进一步增强了钻孔的稳定性,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性;大面积裸露在外的固定支架可以起到很好的散热和精确定位作用,机器在做功时,动冲击齿的冲击和驱动组件的高电流导致热量急速上升,由于固定支架的面积大且又裸露在外,因此热量直接散发到空气冷却,基本上不传递到壳体上,从而让壳体不受高热影响,远远在它的熔点之下,直接确保了刚性强度,另外固定支架与壳体可转动连接,进而增强固定支架使用的灵活性,避免电钻出现卡死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包括把手(11),把手(11)处设有橡胶套(12),橡胶套(12)外壁设有防滑凸起(121)。该橡胶套和防滑凸起增强使用者握持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橡胶套拆装方便,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正对驱动组件处设有散热孔(15),壳体(1)位于散热孔(15)处可拆卸连接一遮挡盖(10)。该散热孔可方便驱动组件的散热,保证驱动组件的正常散热,进而保证驱动组件的工作效率;而遮挡盖可在不使用时盖上,防止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驱动组件内,影响驱动组件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位于散热孔(15)两侧设有供遮挡盖 (10)插入的插槽(13)。该设置结构简单,且遮挡盖拆装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冲击拨片移动,进而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冲击电钻,包括壳体1、驱动组件及钻孔组件。驱动组件位于壳体1内,钻孔组件连接驱动组件,钻孔组件也压有一部分位于壳体1内。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子组件2和旋转轴3,旋转轴 3穿出转子组件2。所述钻孔组件包括电钻轴4和动冲击齿5,动冲击齿5套设于电钻轴4的后端。电钻轴4具有穿出壳体1的钻孔前端 44。动冲击齿5外圈啮合连接旋转轴3的外壁。在旋转轴3旋转时可带动动冲击齿5旋转,动冲击齿5旋转可带动电钻轴4旋转,电钻轴 4的钻孔前端44可进行钻孔操作。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动冲击齿5后表面与一静冲击齿6的前表面啮合连接。所述电钻轴4的后端穿出静冲击齿6的中心压紧一冲击拨片7,该冲击拨片7为现有结构,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电钻轴4 穿出静冲击齿6的后端端面上设有一凹槽,该凹槽沿电钻轴4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凹槽内设有一冲击钢球8和一冲击销9,该冲击销9一端压紧冲击钢球8于凹槽底部,冲击销9的另一端压紧于冲击拨片7 的表面,所述凹槽底面形成与球面形状相适应的球面凹状,而所述冲击销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棱柱形,该凹槽的内壁与冲击销9的外壁相适应。

再者,所述电钻轴4上位于动冲击齿5的前面套设一轴承41,轴承41的前面设有一端头,该端头42套设连接于电钻轴4位于外围。所述轴承41与端头42之间压紧一回位弹性件43,该回位弹性件43 套设于电钻轴4的外围。该回位弹性件具体为压缩弹簧,当然也可以是橡胶套等其他带弹性的部件。为了增强回位弹性件安装的稳定性,于是所述端头42具有伸入回位弹性件43内、的定位凸部421,定位凸部421与回位弹性件43内壁相贴合,轴承41前面形成环形槽411,该环形槽用于容纳回位弹性件43。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电钻轴4使用的稳定性,于是所述壳体1 位于电钻轴4的钻孔前端穿出处设有一通孔,通孔内连接一可转动的固定支架14,所述电钻轴4的钻孔前端穿出固定支架14。

为了方便使用者握持,同时增强壳体握持的稳定性,于是所述壳体1包括把手11,把手11处套设有橡胶套12,橡胶套12外壁设有防滑凸起121。

为了保证驱动组件的散热效果,同时增强防尘作用,于是所述壳体1正对驱动组件处设有散热孔15,壳体1位于散热孔15处可拆卸连接一遮挡盖10。即所述壳体1位于散热孔15两侧设有插槽13。所述遮挡盖10可插接于插槽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遮挡盖10 与壳体1还可以是通过紧固件连接,卡接,通过磁体组件进行连接,一端铰接、另一端卡接等方式进行连接。但本实施例的连接方式的结构最简单,安装最为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的10mm,钢球的直径为3.5mm,所述冲击销呈圆柱形,且冲击销的直径为4mm,高度为8mm;而且钢球和冲击销都是由轴承钢制成,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钢球和冲击销还可其他材料制成,而所述凹槽、钢球及冲击销的尺寸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我们巧妙的在电钻轴4上设计了一个与冲击拨片7接触的旋转点,即在电钻轴4上的后端钻一凹槽,在凹槽安装一颗钢球8,再塞入一根高硬度的冲击销9,本冲击电钻钻钢铁做功时,高硬度的冲击销9与冲击拨片7接触,但此时的旋转点不是冲击销9与冲击拨片7 的接触点上,而是钢球8与高硬度的冲击销9的接触点上,换句话说的高硬度的冲击销9是不转动的,从而冲击拨片7也是跟着不动的,这样外露的冲击冲击拨片就不会因输出轴的转动而跟着滑动位移。

如图1所示,我们现在设计成筒状结构的壳体1,并在壳体1的端面安装大面积的固定支架14,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支架14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材料制作。其好处有: 1)筒状结构的壳体1在同等生产工艺条件时比哈弗结构的机壳变形和翘起的因素要小;2)大面积裸露在外的固定支架14可以起到很好的散热和精确定位作用,冲击电钻在做功时,动冲击齿5的冲击和驱动组件的高电流导致热量急速上升,由于固定支架1的面积大且又裸露在外,因此热量直接散发到空气冷却,基本上不传递到壳体1上,从而让壳体1不受高热影响,远远在它的熔点之下,直接确保了刚性强度,另外固定支架14与筒状壳体配合是采用圆止口配合方式,固定支架1上轴承室与圆止口均是金加工出来的同心圆,因此其精度比常规的铝合金支架大大增加。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