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衬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65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衬套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铰链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衬套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门铰链是用于车身和车门的连接,能够绕同一轴线回转且相互结合的部件,包括固定板和支架,固定板和支架之间采用销轴连接。为了避免固定板和支架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和磨损,需要在固定板和支架之间设置衬套。在采用机械装配过程中,送料机构将衬套输送到接料机构,打杆将接料机构上的衬套打入到支架孔内。打杆与接料机构配合时会出现操作困难,定位不准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衬套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衬套装置包括分料气缸、分料块、接料块、导向机构、接料块旋转轴和扭簧,分料气缸和导向机构均固定设置,分料气缸的自由端与分料块固定连接,分料块与导向机构滑动连接,接料块旋转轴贯穿分料块和接料块并与接料块固定连接,扭簧的一端与接料块旋转轴固定连接,扭簧的一端与分料块固定连接。由此,接料块用于接收从供料机构输送来的衬套,分料气缸可带动分料块和接料块来回移动,每个来回可接收一个衬套并输送到打杆机构的前端。当打杆机构的打杆将位于接料块上的衬套推至支架孔的过程中,打杆会接触到接料块并推动接料块绕接料块旋转轴的轴心旋转而避空打杆,扭簧呈压缩状态,当打杆回缩时,扭簧的回弹力带动接料块回转,使用操作方便,定位精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新型衬套装置还包括挡板,挡板与分料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接料块一侧。由此,挡板则可限制接料块的回转位置。确保接料块回转的精确定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机构包括导柱固定座、分料气缸座、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分料块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导杆贯穿第一通孔,第一导杆的两端分别与导柱固定座和分料气缸座固定连接,第二导杆的一端与导柱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二导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通孔内。由此,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可起到支撑和限位分料块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三导杆,第三导杆的一端与分料气缸座固定连接,第三导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通孔内。由此,三条导杆可对分料块进行支撑和导向。采用三条导杆可对分料块进行精准限位且能节省材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料块的上端设有接料位和第一衬套缘槽,第一衬套缘槽贯通接料块的上端。由此,接料位用于接收容纳衬套,第一衬套缘槽则可容纳衬套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料块的上端设有第二衬套缘槽,第二衬套缘槽与第一衬套缘槽对应。由此,第二衬套缘槽可容纳衬套的边缘,防止衬套在与分料块接触时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衬套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衬套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衬套装置的分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衬套装置的接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衬套装置。

参照图1~图4,一种新型衬套装置包括分料气缸1、分料块2、接料块3、导向机构4、接料块旋转轴5、扭簧6和挡板7,分料气缸1和导向机构4均固定设置,分料气缸1的自由端与分料块2固定连接,分料块2与导向机构4滑动连接,接料块旋转轴5贯穿分料块2和接料块3并与接料块3固定连接,扭簧6的一端与接料块旋转轴5固定连接,扭簧6的另一端与分料块2固定连接。挡板7与分料块2固定连接并位于接料块3一侧。

分料块2上端的中间设有安装口24,接料块3安装于安装口24,接料块旋转轴5的中段贯穿接料块3,接料块旋转轴5的两端贯穿分料块2。

导向机构4包括导柱固定座41、分料气缸座42、第一导杆43和第二导杆44。分料块2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第一导杆43贯穿第一通孔21与分料块2滑动连接,第一导杆43的两端分别与导柱固定座41和分料气缸座42固定连接。第二导杆44的一端与导柱固定座41固定连接,第二导杆44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通孔22内。导柱固定座41和分料气缸座42支撑第一导杆43的两端从而支撑第一导杆43贯穿的分料块2,第二导杆44则对分料块2起限位作用。导柱固定座41和分料气缸座42分别位于接料块3的两侧,限制接料块3来回移动的位置。

导向机构4还包括第三导杆45,第三导杆45的一端与分料气缸座42固定连接,第三导杆45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通孔22内。第三导杆45对分料块2起限位作用。也可把第二导杆44和第三导杆45连接成一体,设置成分体结构可节省材料,同时便于安装。

接料块3的上端设有接料位31和第一衬套缘槽32,接料位31位于接料块3上端的中间,第一衬套缘槽32贯通接料块3的上端。接料位31的大小刚好够容纳一个衬套,由此,分料气缸1带动分料块2和接料块3来回运行一次可转头一个衬套。第一衬套缘槽32用于容纳衬套的边缘,防止在输送过程中衬套的边缘被挤压变形。

分料块2的上端设有第二衬套缘槽23,第二衬套缘槽23与第一衬套缘槽32对应。第二衬套缘槽23用于容纳衬套的边缘,防止在输送过程中衬套的边缘被挤压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衬套装置还设有模座8、打杆91和打杆定位板92,模座8和打杆91位置相对。打杆定位板92固定于模座8旁,打杆定位板92上设有适合打杆91穿过的通孔,用于限位打杆91的推送位置。模座8用于安装铰链的支架,打杆91以气缸推送可来回运行。分料气缸1带动分料块2和接料块3来回运行,将衬套输送到模座8和打杆91之间,打杆91将衬套推送并打入到支架孔内。

使用时,将汽车铰链的支架固定安装于模座8,分料气缸1带动分料块2和接料块3接收从供料机构10输送来的衬套并将衬套推送到模座8和打杆91之间,打杆91伸出顶住衬套的中心穿过打杆定位板92的通孔,将衬套打入到支架孔内。同时,打杆91推动接料块3沿接料块旋转轴5的轴心转动避空打杆91,扭簧6被压缩。打杆91将衬套推至支架孔内,完成衬套装配。打杆91缩回离开接料块3,扭簧6的回弹力使接料块3回转到与挡板7相抵的位置。操作方便,定位精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