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液压立柱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4818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矿业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液压立柱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矿用液压立柱是煤矿井下广泛使用的支护部件,在煤矿中,液压立柱把顶梁和底座连接起来,承受顶板的振动、冲击载荷,是液压立柱的主要承载部件。但是,在矿井中空气湿度大,设备时刻处于粉尘、水汽以及强烈的腐蚀介质中,使用工况复杂苛刻,液压立柱长期处于这种潮湿、易腐蚀及易磨损的环境中,液压立柱表面容易被腐蚀、磨损。为了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通常需要对表面磨损,弯曲度较大的废旧液压立柱进行修复。目前对弯曲度较大的废旧液压立柱修复是直接进行车削,导致在车削工序中液压立柱表面的车削深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同时激光熔敷时粉末用量大,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旧液压立柱修复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下,激光熔敷时粉末用量大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液压立柱修复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液压立柱的弯曲度进行检验:筛选跳动量大于0.3mm的液压立柱并标出高点;

2)对液压立柱进行压力校正:将跳动量大于0.3mm的液压立柱校正至跳动量不超过0.3mm;

3)对液压立柱进行车削,直至完全车削掉液压立柱表面的电镀层;

4)对车削后的液压立柱进行激光熔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具体实现方法是:先将压力机调至高点处,进行校正的同时用百分表进行测量,直至跳动量校正至不超过0.3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液压立柱的车削深度为0.4—0.6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还包括:用酒精将车削后液压立柱表面的铁屑、油污清理干净。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进行激光熔敷所用激光器为半导体激光器,光斑宽度为12mm,功率为3300W—3500W,扫描速率为13—16mm/s,搭接量为30%,所用粉末为铁基合金粉末,熔敷单边厚度为0.6—0.8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步骤5):将激光熔敷完成后的液压立柱进行磨床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磨床采用磨削砂轮为白刚玉砂轮,粒度为80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法是:利用水平台筛选跳动量大于0.3mm的液压立柱并标出高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压力校正减小了立柱的变形量,在车削工序中,车削深度相比没有校正时车削量变少,进而熔敷的厚度也变浅,粉末用量相比没有校直前减少了25%--31.3%,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因为车削深度变浅,熔敷的厚度也同时变薄,因而与熔敷较厚时相比,搭接处的沟槽深度变浅,磨削量也减小,这大大提高了磨削效率效率,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1、对于φ85×900mm的废旧液压立柱,校正前在水平台上测量,其跳动量为1mm;

2、通过压力机校正后,其跳动量减小至0.3mm;

3、车床车削深度为0.4mm,完全去除表面电镀层;

4、用酒精清洗车削后液压立柱表面的油污以及铁锈;

5、机床两端夹紧液压立柱后进行激光熔敷,熔敷厚度为0.7mm,熔敷功率为3300W,扫描速率为13mm/s,搭接30%;

6、对激光熔敷后的液压立柱进行磨削加工,磨削至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要求范围内。

实施实例2:

1、对于φ115×800mm的废旧液压立柱,校正前在水平台上测量,其跳动量为0.8mm;

2、通过压力机校正后,其跳动量减小至0.3mm;

3、车床车削深度为0.35mm,完全去除表面电镀层;

4、用酒精清洗车削后液压立柱表面的油污以及铁锈;

5、机床两端夹紧液压立柱后进行激光熔敷,熔敷厚度为0.65mm,熔敷功率为3400W,扫描速率为14mm/s,搭接30%;

6、对激光熔敷后的液压立柱进行磨削加工,磨削至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