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6951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拉延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拉延工艺是工业制造领域常用的成型手段,具有成型快、质量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但是在拉延过程中,坯料与模具摩擦将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模具本体或镶块的温度上升并发生变形膨胀,又由于模具表面形状复杂,各处的温度上升幅度不均,使得各处的膨胀量也不一致,造成模具表面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拉延加工质量。

在加快拉延节拍后,产生的热量随之增加,模具本体或镶块的热膨胀量也越大,由于各处温升不同导致的膨胀量差异将增大模具内应力、降低镶块间的配合、引起型面形状变化,并最终导致整个模具的状态恶化,这极大地制约了拉延加工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延模具,在保证拉延加工质量的同时,能提升拉延加工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延模具,包括模座及其上设置的型模,所述的型模内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与冷源相连。

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冷却介质流经冷却通道能带走型模多余的热量,从而降低拉延时模具温度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模具的状态趋于稳定,保证冲压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活塞缸的示意图。

图中:10.模座,11.上模座,12.下模座,20.型模,21.凸模,22.凹模,30.冷却通道,40.活塞缸,41.缸体,411.有杆腔,412.无杆腔,42.活塞,43a.第一入口,43b.第一出口,43c.第二入口,43d.第二出口,44.活塞杆,45.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拉延模具,包括模座10及其上设置的型模20,所述的型模20内设有冷却通道30,冷却通道30与冷源相连。冷却介质流经冷却通道30与型模20进行热交换并带走型模20多余的热量,从而降低拉延时模具局部温度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模具的状态趋于稳定,保证冲压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冷却通道30对应布置在型模20的大曲率部位。这样可以利用冷却介质对型模20拉延变形剧烈、形状复杂的部位进行精准冷却,最大限度使模具工作产生的热量分布均匀,从而降低拉延产生的温升不均、局部温升高的情况,消除热膨胀带来的危害。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通道30为与型模20的大曲率成型型面走向一致的夹腔或管道。这样便于冷却液等流体冷却介质在型模20内的流通,从而保证型模20的均温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腔或管道内布置有支撑筋或支撑柱,以增强冷却通道30的强度,避免型面变形。为保证冷却效果,支撑筋或支撑柱的布置应不影响冷却介质的流通。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通道30贯通型模20,且冷却通道30的两端分别连接驱使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30内循环流动的动力源。也就是说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30与动力源组合形成的封闭管道内循环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动力源为活塞缸40,活塞缸40包括密闭的缸体41,缸体41内置有活塞42,活塞42将缸体41的内腔分为相互隔绝的有杆腔411和无杆腔412,有杆腔411和无杆腔412分别通过接口与冷却通道30相连,以实现活塞缸40与冷却通道30的连通。

更进一步的,所述有杆腔411和无杆腔412分别设有两个单向导通的接口,可以选择单向阀来实现接口的单向导通。有杆腔411通过第一入口43a和第一出口43b与冷却通道30相连,无杆腔通过第二入口43c和第二出口43d与冷却通道30相连,在活塞42向无杆腔412的腔室体积减小方向运动时,第一入口43a、第二出口43d与冷却通道30连通并组成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通道,在活塞42向有杆腔411的腔室体积减小方向运动时,第二入口43c、第一出口43b与冷却通道30连通并组成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通道。具体如图2所示,第一入口43a与第二入口42c位于缸体41的一侧,第一出口43b与第二出口43d位于缸体41相对的另一侧,使用时,冷却通道30与缸体41内充满冷却介质,无论活塞42在缸体41内向有杆腔411腔室减小方向或向无杆腔412腔室减小方向运动,冷却介质在密闭管道内的流动方向始终保持一致,能最大限度地使模具工作产生的热量分布均匀。

进一步的,与活塞42相连的活塞杆44伸出缸体41的杆端与模座10抵触式配合,模座10推压活塞杆44驱使活塞42向无杆腔侧移动,无杆腔412内有压簧45,压簧45提供弹力驱使活塞42向有杆腔侧移动。如图1所示,这样上、下模座11、12合模时,上模座11向下推压活塞杆44便能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上模座11复位时,活塞杆44在压簧45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能再次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流动,使得冷却介质可以及时均衡型模20内的热量,使型模20的状态趋于稳定,从而保证型面的表面质量。

优选的,所述的模座10包括上模座11和下模座12,型模20包括凸模21和凹模22,凸模21固连在上模座11上,凹模22固连在下模座12上,凹模22内设有冷却通道30,两个活塞缸40对称设于下模座12上凹模22的旁侧,布置合理、便与装配且可靠性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汽车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延模具,包括模座及其上设置的型模,所述的型模内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与冷源相连。本发明中,冷却介质流经冷却通道能带走型模多余的热量,从而降低拉延时模具温度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模具的状态趋于稳定,保证冲压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艳;曹江怀;沈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9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