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棒碰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3651发布日期:2019-03-05 20:4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棒碰头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棒碰头机,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滚珠丝杠是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的理想的产品。滚珠丝杠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由于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滚珠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滚珠丝杠由螺杆、螺母、钢球、预压片、反向器、防尘器组成。它的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这是艾克姆螺杆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这项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将轴承从滑动动作变成滚动动作。

现有生产丝杠用的钢棒在进行加工时如果发生断裂,钢棒就报废掉,造成极大的浪费。

现需要一种钢棒碰头机,以期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钢棒碰头机,包括框架和感应加热装置,所述感应加热装置设置于框架的顶端中间部位,所述框架的两侧均垂直设有一条轨道,所述两条轨道上滑动连接横杆,所述横杆与轨道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装置,所述横杆上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均滑动设有方形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与滑轨的连接处设有锁扣,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主机和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主机上且位于两个金属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有金属空腔,所述金属空腔的内部设有沙子,所述沙子的体积为金属空腔体积的2/3。

优选地,所述金属空腔的上表面设有一层耐火石英层,所述耐火石英层的厚度为2-3cm。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有紧锁器。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蹄脚,所述蹄脚螺纹连接于框架上。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调节横杆在轨道上的位置,而后调节金属块在横梁上的位置从而固定待碰头的钢棒,将断裂的钢棒通过调节横杆的距离,转移到感应加热线圈中进行碰头,滴下来的钢水会掉落在耐火石英层上,不会对框架的底部造成损伤,另外框架的底部上设有的金属空腔的中的沙子可以吸收车间震动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得钢棒碰头位置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一种钢棒碰头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金属块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主机;3、感应加热线圈;4、金属块;6、横杆;7、耐火石英层;8、金属空腔;9、沙子;10、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钢棒碰头机,包括框架和感应加热装置,所述感应加热装置设置于框架的顶端中间部位,所述框架的两侧均垂直设有一条轨道,所述两条轨道上滑动连接横杆,所述横杆与轨道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装置,所述横杆上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均滑动设有方形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与滑轨的连接处设有锁扣,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主机和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主机上且位于两个金属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有金属空腔,所述金属空腔的内部设有沙子,所述沙子的体积为金属空腔体积的2/3。

优选地,所述金属空腔的上表面设有一层耐火石英层,所述耐火石英层的厚度为2-3cm。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有紧锁器。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蹄脚,所述蹄脚螺纹连接于框架上。

本发明通过调节横杆在轨道上的位置,而后调节金属块在横梁上的位置从而固定待碰头的钢棒,将断裂的钢棒通过调节横杆的距离,转移到感应加热线圈中进行碰头,滴下来的钢水会掉落在耐火石英层上,不会对框架的底部造成损伤,另外框架的底部上设有的金属空腔的中的沙子可以吸收车间震动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得钢棒碰头位置准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棒碰头机,包括框架和感应加热装置,所述感应加热装置设置于框架的顶端中间部位,所述框架的两侧均垂直设有一条轨道,所述两条轨道上滑动连接横杆,所述横杆与轨道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装置,所述横杆上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均滑动设有方形金属块,所述金属块与滑轨的连接处设有锁扣,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主机和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主机上且位于两个金属块之间。本发明通过调节横杆在轨道上的位置,而后调节金属块在横梁上的位置从而固定待碰头的钢棒,将断裂的钢棒通过调节横杆的距离,转移到感应加热线圈中进行碰头,滴下来的钢水会掉落 在耐火石英层上,不会对框架的底部造成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郑三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雄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23
技术公布日:2019.03.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