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管道内添加薄壁不锈钢衬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957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管道内添加薄壁不锈钢衬层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内防腐管道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管道内添加薄壁不锈钢衬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是市政工程和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管道,管道通常由碳钢或铸铁制成,为了避免管道内壁受介质腐蚀损坏,通常需要对管道的内壁进行防腐处理。在管道内添加不锈钢衬层是一种新型的管道防腐工艺,但现有工艺中存在明显缺陷:

在现有工艺中,向管道内添加不锈钢内衬时,首先需要制成与管道内径匹配的不锈钢管,然后将不锈钢管直接插在管道内,当不锈钢管的壁厚过小时,不锈钢管会在插装时变形,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有工艺中,不锈钢衬层的厚度的最小极限值只能做到0.8mm,但事实上,0.2-0.3mm厚度的不锈钢即可充分保证不锈钢衬层的防腐性能。因此,现有工艺消耗的不锈钢量较大,不但浪费了材料,而且使管道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管道内添加薄壁不锈钢衬层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管道内添加薄壁不锈钢衬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厚度为0.2-0.3mm的不锈钢钢带螺旋缠绕在支撑管的外侧,并采用焊接工艺将螺旋缠绕形成的螺旋线形状的缝隙焊合,从而形成不锈钢衬层,所述的支撑管为两端封闭的圆管结构,支撑管的一端留有进水口,支撑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圆孔;

步骤2,将支撑管连同包覆在其上的不锈钢衬层一同送至等待内防腐加工的管道中,送至管道中之后,不锈钢衬层与管道内壁之间的间隙为2-5mm;

步骤3,通过打压泵由支撑管上的进水口向支撑管内注入高压水,水压力为1.5-2.5mpa,水经过支撑管管壁上的圆孔向外喷出,进而作用在不锈钢衬层上,不锈钢衬层在水压的作用下延展,继而与支撑管脱离;

步骤4,将支撑管从管道内抽出。

所述的圆孔间距10-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将不锈钢衬层的厚度下限下延至0.2-0.3mm,不但节约了不锈钢材料,而且使管道的制造成本显著下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需的工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利用图1所示的工艺设备进行生产的生产状态图。

图中:1-打压泵,2-支撑管,3-不锈钢钢带,4-管道,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管道内添加薄壁不锈钢衬层的方法,具体工艺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厚度为0.2-0.3mm的不锈钢钢带3螺旋缠绕在支撑管2的外侧,并采用焊接工艺将螺旋缠绕形成的螺旋线形状的缝隙焊合,从而形成不锈钢衬层,此步骤加工完成后,不锈钢衬管仅仅贴附在支撑管2上,因此不存在因壁厚过小而变形的问题。此处,不锈钢钢带3的宽度不宜太窄(可以为30-60cm),以免因焊缝的长度过长而增加焊接工作量。所述的支撑管2为两端封闭的圆管结构,支撑管2的一端留有进水口,支撑管2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圆孔5。

步骤2,将支撑管2连同包覆在其上的不锈钢衬层一同送至等待内防腐加工的管道4中。送至管道4中之后,不锈钢衬层与管道4内壁之间的间隙为2-5mm,留有间隙的目的是保证不锈钢衬层顺利的插入管道4内而不被管道4的内壁刮伤损坏。

步骤3,通过打压泵1由支撑管2上的进水口向支撑管2内注入高压水,水经过支撑管2管壁上的圆孔5向外喷出,进而作用在不锈钢衬层上,不锈钢衬层在水压的作用下延展,即不锈钢衬层的直径增大,从而与支撑管2脱离,实现脱模,以便将支撑管2从管道4内抽出。

由于不锈钢衬层的壁厚仅有0.2-0.3mm,抵抗水压冲击的能力较差,水压过大会造成不锈钢衬层的损伤,水压过小则达不到脱模目的,因此必须对水的压力进行限制。实施过程中将水压设定为1.5-2.5mpa。

步骤4,将支撑管2从管道4内抽出。

事实上,打压泵1与圆孔5的连通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向支撑管2内注入高压水,使水直接从支撑管2管壁上的圆孔5流出(这种结构上面已经提到),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水的压力损失为零,缺点是因支撑管2内充满水使支撑管2的重量较大,支撑管2的移动难度较大;另一种是通过管路将从打压泵1出口流出的水引至每一个圆孔,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支撑管2的重量较小,支撑管2的移动难度较小,缺点是水的压力会有所下降(但不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打压泵1的载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圆孔5的孔距提出要求:孔距越小,圆孔5的数量越多,支撑管2外壁上的过流面积也越大,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圆孔5流出的水流对不锈钢衬层施加足够的作用力,需要打压泵1提供的流量也越大,打压泵1的负荷因此也越大;相反,孔距越大,支撑管2外壁上的过流面积越小,需要打压泵1提供的流量越小,打压泵1的负荷因此也越小,但水流对不锈钢衬层的作用力的着力点的均匀性会随着孔距的增大而变差。因此,需要将孔距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个范围就是10-20mm。优选的圆孔5的孔距为15mm。

本发明通过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将不锈钢衬层的厚度下限下延至0.2-0.3mm,不但节约了不锈钢材料,而且使管道的制造成本显著下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内防腐管道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管道内添加薄壁不锈钢衬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厚度为0.2‑0.3mm的不锈钢钢带螺旋缠绕在支撑管的外侧,并采用焊接工艺将螺旋缠绕形成的螺旋线形状的缝隙焊合,从而形成不锈钢衬层;步骤2,将支撑管连同包覆在其上的不锈钢衬层一同送至等待内防腐加工的管道中;步骤3,通过打压泵由支撑管上的进水口向支撑管内注入高压水,水经过支撑管管壁上的圆孔向外喷出,进而作用在不锈钢衬层上;步骤4,将支撑管从管道内抽出。本发明通过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将不锈钢衬层的厚度下限下延至0.2‑0.3mm,不但节约了不锈钢材料,而且使管道的制造成本显著下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庆新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4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