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料式切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511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进料式切槽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切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进料式切槽机。



背景技术:

在轴承的生产中需要对轴承进行切槽,但是传统的自动进料式切槽机的夹紧部件和操作架操作不便,操作精度不高,影响加工质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操作架操作方便,操作精度高的自动进料式切槽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进料式切槽机,解决传统的自动进料式切槽机的夹紧部件和操作架操作不便,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进料式切槽机,包括底座,还包括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底座的上侧的操作架、卡接于所述底座的上侧的边缘处的机架、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机架的上端的横梁和可以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横梁下部的切槽部件;

所述切槽部件包括集成件、穿设于所述集成件内的调节杆、卡接于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上的卡接板、卡接于所述卡接板的侧壁上的机箱、穿设于所述机箱的底部的传动轴、穿设于所述机箱的底部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导向筒、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传动轴的下端的刀座、卡接于所述刀座的下部的刀具和旋接于所述传动轴的上端且处于所述机箱内的电机;

所述操作架包括第一卡接座、沿着所述第一卡接座的轴向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座的上端的加强筒、沿着所述加强筒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加强筒的上部的内导向杆、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导向杆的上端的升降部件、套设于所述内导向杆上且压紧于所述升降部件和所述加强筒之间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升降部件的上端的载物安装盘、卡接于所述载物安装盘的下侧的边缘处的外固定框和卡接于所述载物安装盘的上端的卡紧座;

所述操作架前端还设置有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架、设置于所述进料架下端且通过驱动轴与所述进料架相连接的进料电机、设置于所述进料架侧面的送料板、设置于所述进料板侧面的输送皮带、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内部的驱动轮、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内部且与驱动轮通过驱动轴相连接的输送电机、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侧面的上料板,所述进料架包括若干根用于套设轴承的圆柱状套杆、设置于所述套杆下端且与套杆卡接的基板,所述进料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送料板设置于所述进料架底部侧面位置,且送料板与所述套杆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送皮带上表面与所述送料板保持相通,所述输送电机为减速电机,所述上料板与所述进料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料板上表面为倾斜状;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的顶板、卡接于所述外壳的下部的底板、卡接于所述底板的上侧的下挤压件、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下挤压件的上侧的承载杆、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承载杆的上部且压紧于所述顶板的下侧的上挤压件和套设于所述承载杆上且压紧于所述下挤压件和所述上挤压件之间的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座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卡接座的轴向于其上部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加强筒相适应;

所述加强筒为圆柱状,沿着所述加强筒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内导向杆相适应;所述内导向杆为圆柱状;

所述升降部件为圆台状,沿着所述升降部件的轴向于其下部穿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内导向杆相适应;于所述升降部件的下部凹设有第一挤压槽,所述第一挤压槽和所述第一弹簧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为梯形,所述底板为梯形;于所述底板的上部凹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下挤压件相适应;于所述下挤压件内穿设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和所述承载杆相适应;所述承载杆为圆杆状;

所述上挤压件为椭球状,沿着所述上挤压件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旋接孔,所述第一旋接孔和所述承载杆相适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自动进料式切槽机,包括底座,还包括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底座的上侧的操作架、卡接于所述底座的上侧的边缘处的机架、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机架的上端的横梁和可以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横梁下部的切槽部件;

所述操作架前端还设置有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架、设置于所述进料架下端且通过驱动轴与所述进料架相连接的进料电机、设置于所述进料架侧面的送料板、设置于所述进料板侧面的输送皮带、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内部的驱动轮、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内部且与驱动轮通过驱动轴相连接的输送电机、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侧面的上料板,

本发明的自动进料式切槽机的夹紧部件和操作架操作方便,调节方便;采用进料组件的设计,通过进料组件完成自动化进料,减少了工人的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通过机械代替人工,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进料式切槽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切槽部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操作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升降部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底座;2-机架;3-横梁;4-切槽部件;41-调节杆;42-集成件;43-机箱;44-电机;45-卡接板;46-导向筒;47-传动轴;48-刀座;49-刀具;5-操作架;51-卡紧座;52-载物安装盘;53-外固定框;54-升降部件;541-顶板;542-上挤压件;543-第二弹簧;544-承载杆;545-外壳;546-底板;547-下挤压件;55-第一弹簧;56-内导向杆;57-加强筒;58-第一卡接座;6-进料组件;61-进料架;62-进料电机;63-送料板;64-输送皮带;65-输送电机;66-上料板;67-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结合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自动进料式切槽机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自动进料式切槽机,包括底座1,还包括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的操作架5、卡接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的边缘处的机架2、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机架2的上端的横梁3和可以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横梁3下部的切槽部件4;

所述切槽部件4包括集成件42、穿设于所述集成件42内的调节杆41、卡接于所述调节杆41的侧壁上的卡接板45、卡接于所述卡接板45的侧壁上的机箱43、穿设于所述机箱43的底部的传动轴47、穿设于所述机箱43的底部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47上的导向筒46、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传动轴47的下端的刀座48、卡接于所述刀座48的下部的刀具49和旋接于所述传动轴47的上端且处于所述机箱43内的电机44;

所述操作架5包括第一卡接座58、沿着所述第一卡接座58的轴向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座58的上端的加强筒57、沿着所述加强筒57的轴向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加强筒57的上部的内导向杆56、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内导向杆56的上端的升降部件54、套设于所述内导向杆56上且压紧于所述升降部件54和所述加强筒57之间的第一弹簧55、设置于所述升降部件54的上端的载物安装盘52、卡接于所述载物安装盘52的下侧的边缘处的外固定框53和卡接于所述载物安装盘52的上端的卡紧座51;

所述操作架5前端还设置有进料组件6,所述进料组件6包括进料架61、设置于所述进料架61下端且通过驱动轴与所述进料架61相连接的进料电机62、设置于所述进料架61侧面的送料板63、设置于所述进料板侧面的输送皮带64、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64内部的驱动轮67、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64内部且与驱动轮67通过驱动轴相连接的输送电机65、设置于所述输送皮带64侧面的上料板66,所述进料架61包括若干根用于套设轴承的圆柱状套杆、设置于所述套杆下端且与套杆卡接的基板,所述进料电机62为步进电机,所述送料板63设置于所述进料架61底部侧面位置,且送料板63与所述套杆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输送皮带64上表面与所述送料板63保持相通,所述输送电机65为减速电机,所述上料板66与所述进料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料板66上表面为倾斜状;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件54包括外壳545、设置于所述外壳545的上部的顶板541、卡接于所述外壳545的下部的底板546、卡接于所述底板546的上侧的下挤压件547、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下挤压件547的上侧的承载杆544、通过螺纹旋接于所述承载杆544的上部且压紧于所述顶板541的下侧的上挤压件542和套设于所述承载杆544上且压紧于所述下挤压件547和所述上挤压件542之间的第二弹簧54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座58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卡接座58的轴向于其上部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加强筒57相适应;

所述加强筒57为圆柱状,沿着所述加强筒57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内螺旋的凹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内导向杆56相适应;所述内导向杆56为圆柱状;

所述升降部件54为圆台状,沿着所述升降部件54的轴向于其下部穿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内导向杆56相适应;于所述升降部件54的下部凹设有第一挤压槽,所述第一挤压槽和所述第一弹簧55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541为梯形,所述底板546为梯形;于所述底板546的上部凹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所述下挤压件547相适应;于所述下挤压件547内穿设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和所述承载杆544相适应;所述承载杆544为圆杆状;

所述上挤压件542为椭球状,沿着所述上挤压件542的径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旋接孔,所述第一旋接孔和所述承载杆544相适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