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内圆弧面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0863阅读:109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零件内圆弧面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内圆弧面是常见的零件结构之一,高精度内圆弧面的精密加工工序一般需要由多个工步完成.才能确保达到技术要求。如果圆弧半径较大,致使镗刀回转直径超出对刀仪工作范围,则无法直接精确对刀以控制每个工步的进刀量,蜗杆箱上有轴承孔及端面、内圆弧面、圆弧槽等,孔及沉孔用来安装轴承、轴承端盖,两孔轴心线是设计基准;两段内圆弧面承载蜗轮两侧外圆,起到滑动轴承工作面的作用.是零件的主要配合面。由于圆弧半径较大且加工精度要求高,对圆弧半径尺寸的精确测量及控制每次走刀的切削用量是最大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过程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顺利解决了内圆弧面精加工技术难题,提高加工质量的零件内圆弧面加工方法。

本发明零件内圆弧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工件右端面定位,搭压板,压工件圆弧面四角,拉直沉孔内端面,测量圆弧面4点,验证辅助基准面水平,使用千分表校沉孔内各4点,找准圆弧面中垂轴线对称中点的位置坐标,通过坐标转换确定内圆弧面的圆心的位置坐标,并将卧镗主轴中心移至此位置;

第二步,先通过打表确定圆弧面与内圆弧面交点的y向坐标位置,再通过打表确定内圆弧面最低点日的y向坐标位置,得到端点和中心点两点y向间距实测值;

第三步,通过计算机绘图得出该两点y向间距的理论值,则选择的实际加工余量为理论值减去实测值;

第四步,使用对刀仪将镗刀回转直径调整要求,安装时下调1个螺孔位,将镗刀粗调至要求尺寸,先上镗刀对准零件内圆弧面上中心点,调整镗刀回转半径至实际圆弧半径,再通过镗刀杆上微调装置,调整进刀量约为0.5mm,完成第1次精镗;

第五步,再次打表确定端点和中心点两点y向实际间距并计算加工余量,按实测值并留0.2mm-0.25mm余量,再次调整进刀量,完成第2次精镗;

第六步,选择两段内圆弧面两侧分别进行测量,按上述方法并考虑消除因刀具磨损造成让刀所产生的内圆弧面锥度,确定进刀量.第3次精镗内圆弧面,使尺寸公差、垂直度及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

本发明加工过程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顺利解决了内圆弧面精加工技术难题,提高加工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零件内圆弧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工件右端面定位,搭压板,压工件圆弧面四角,拉直沉孔内端面,测量圆弧面4点,验证辅助基准面水平,使用千分表校沉孔内各4点,找准圆弧面中垂轴线对称中点的位置坐标,通过坐标转换确定内圆弧面的圆心的位置坐标,并将卧镗主轴中心移至此位置;

第二步,先通过打表确定圆弧面与内圆弧面交点的y向坐标位置,再通过打表确定内圆弧面最低点日的y向坐标位置,得到端点和中心点两点y向间距实测值;

第三步,通过计算机绘图得出该两点y向间距的理论值,则选择的实际加工余量为理论值减去实测值;

第四步,使用对刀仪将镗刀回转直径调整要求,安装时下调1个螺孔位,将镗刀粗调至要求尺寸,先上镗刀对准零件内圆弧面上中心点,调整镗刀回转半径至实际圆弧半径,再通过镗刀杆上微调装置,调整进刀量约为0.5mm,完成第1次精镗;

第五步,再次打表确定端点和中心点两点y向实际间距并计算加工余量,按实测值并留0.2mm-0.25mm余量,再次调整进刀量,完成第2次精镗;

第六步,选择两段内圆弧面两侧分别进行测量,按上述方法并考虑消除因刀具磨损造成让刀所产生的内圆弧面锥度,确定进刀量.第3次精镗内圆弧面,使尺寸公差、垂直度及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

本发明加工过程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顺利解决了内圆弧面精加工技术难题,提高加工质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零件内圆弧面加工方法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零件内圆弧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件右端面定位,搭压板,压工件圆弧面四角,拉直沉孔内端面,测量圆弧面4点,验证辅助基准面水平,使用千分表校沉孔内各4点,找准圆弧面中垂轴线对称中点的位置坐标,通过坐标转换确定内圆弧面的圆心的位置坐标,并将卧镗主轴中心移至此位置;先通过打表确定圆弧面与内圆弧面交点的Y向坐标位置,再通过打表确定内圆弧面最低点日的Y向坐标位置,得到端点和中心点两点Y向间距实测值;通过计算机绘图得出该两点Y向间距的理论值;本发明加工过程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顺利解决了内圆弧面精加工技术难题,提高加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启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