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盖组件焊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81631发布日期:2018-06-02 03:5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盖组件焊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盖组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后盖是某型号产品的重要组件,与前盖组合起来,将产品置于其中,并充氮气,主要是对产品起到保护性作用:防止振动、受损、氧化,延长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没有对该结构后盖焊接的详细指导,而常规焊接方式得到的成品对于技术条件:在大气压为1.2计示大气压条件下进行密封试验、在10min内漏气不得超过0.1计示大气压,一次成品率仅不足40%。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盖组件焊接方法,该后盖组件焊接方法通过多次装配并点焊定位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一次成品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后盖组件焊接方法;以如下步骤进行:

⑴焊前处理:对底板、管座、框架、圈以及焊丝进行酸洗处理;

⑵第一定位:将底板和圈装配成组件后进行点焊定位;

⑶第二定位:将框架装配在组件上后进行点焊定位;

⑷前氩弧焊:对组件进行氩弧焊;

⑸第三定位:将管座装配在组件上后进行点焊定位;

⑹后氩弧焊:对组件进行氩弧焊;

⑺修整:修锉焊疤,修平焊缝,整形平整;

⑻回攻螺纹孔:用丝锥回攻螺纹孔;

⑼补焊:对没经过补焊的缺陷部位进行氩弧焊补焊并修整。

所述步骤⑴完成至步骤⑵开始之间时间间隔小于24h。

所述步骤⑻是指,依次丝锥M5-H3和丝锥M22×1.5-H3回攻螺纹孔。

所述氩弧焊采用的焊丝为HS311,φ2mm。

所述氩弧焊采用的钨极为WCe-20,φ3.2mm。

所述氩弧焊采用的焊接电流为80~100A。

所述氩弧焊采用的气体流量为8L/min。

所述氩弧焊采用的喷嘴直径为6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次装配并点焊定位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一次成品率,从而大幅降低企业的材料损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完整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中:1-底板,2-管座,3-框架,4-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图1、图2所示的后盖组件焊接方法:

焊接工艺:

1.辅助材料

焊丝:HS311,φ2mm;

钨极:WCe-20,φ3.2mm。

2.参数

焊接电流:80~100A;

气体流量:8L/min;

喷嘴直径:6mm。

3.焊前处理

a)底板1、框架3、管座2、圈4及焊丝等进行酸洗处理;

b)酸洗后,尽快转入下道工序工,并保证在24h内完成焊接;

c)焊接过程,戴保护面罩及手套。

4.氩弧焊

4.1定位焊接,将圈4、底板1装配好后,进行点焊定位。

4.2将组件与框架3装配好后,进行点焊定位。

4.2焊接成形,将组件进行氩弧焊。

4.3定位焊接,将组件与管座2装配好后,进行点焊定位。

4.4焊接成形,将组件进行氩弧焊。

5.修锉焊疤,修平焊缝,整形。

6.回攻螺纹孔

a)用丝锥M5-H3回攻螺纹孔

M5-7H中径小径

b)用丝锥M22×1.5-H3回攻螺纹孔

M22×1.5-7H中径小径

7.气密性检测

100%检测:将焊接成形的组件,用气密性工装35884/815-003装夹好后,在1.2大气压下进行气密性检测;

a)10min内漏气不超过0.1大气压,则气密性合格;

b)10min内漏气超过0.1大气压,则气密性不合格,并且用记号笔在漏气部位做好标记。

8.补焊

对气密性不合格标记部位,进行氩弧焊补焊(同一部位补焊次数不超过2次);

修锉补焊部位焊疤;

补焊部位气密性检测:对补焊部位进行气密性检测。

9.涂漆

除内孔及有标记处外,其余内表面涂H06-2锌黄色环氧底漆,外表面涂军绿色醇酸磁漆。

10.用电话纸包封入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