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段式薄板精密矫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782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段式薄板精密矫正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正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段式薄板精密矫正机。



背景技术:

矫正机是专门用于将不平整的金属板材,通过上下轧辊将一定厚度的带材或板材的挤压,从而达到平整的效果的设备,矫正机是强而有力的新设备,用于高速冲压工作,可提升冲床产品的质与量。卷料末经矫平消除应力是无法生产出良好之冲件,唯有将卷料矫平,消除应力才能达成。经过本机矫平后,可将材料修正成向下向上弯曲或平坦。传动装置同变频器(循环控制)可与冲床速度同步,平衡的送料。现有技术中的板材矫正机虽然能够达到矫正的目的,但是其矫正效率低,矫正后仍会出现完全不平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段式薄板精密矫正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段式薄板精密矫正机,包括粗矫正机构和精矫正机构,所述粗矫正机构连接精矫正机构,所述粗矫正机构包括支架、上轧辊、下轧辊、上预轧辊、下预轧辊,所述支架上转动设置多个可上下移动的上轧辊,且所述支架上位于上轧辊的下端转动设置多个与上轧辊交错布置的下轧辊,所述支架上位于进料口处转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预轧辊,且所述支架上位于上预轧辊的下端转动设置下预轧辊。

优选的,所述精矫正机构包括机架、平台、固定支撑架、第一矫正辊、第二矫正辊、第一弹簧压缩机构、第二弹簧压缩机构,所述平台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矫正辊通过第一弹簧压缩机构固定在平台上,所述第二矫正辊通过第二弹簧压缩机构固定在上方的固定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矫正辊、第二矫正辊结构完全一致,包括辊身,所述辊身由铸铁构成,所述辊身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圈,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圈,所述第一卡圈上设有凸圈,所述凸圈的内侧设有内圈,在所述内圈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卡圈的内侧为设有凹槽的内圈,所述第二卡圈的直径大于第一卡圈的直径;所述辊身的外壁上设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上轧辊为4个,所述下轧辊为5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操作简便,设置粗矫正机构和精矫正机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了薄板的矫正精度,粗矫正机构对于较为卷取的薄板,可进行预轧,使得进料顺畅,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精矫正机构能够对粗矫正后的薄板进行再次整平,提高薄板矫正质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矫正辊,在辊身的外壁上设置耐磨层,能够提高辊身的耐磨性,防止其磨损,延长了矫直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矫正辊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矫正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段式薄板精密矫正机,包括粗矫正机构和精矫正机构,所述粗矫正机构连接精矫正机构,所述粗矫正机构包括支架1、上轧辊2、下轧辊3、上预轧辊4、下预轧辊5,所述支架1上转动设置多个可上下移动的上轧辊2,且所述支架1上位于上轧辊2的下端转动设置多个与上轧辊2交错布置的下轧辊3,上轧辊2为4个,所述下轧辊3为5个;所述支架1上位于进料口处转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预轧辊4,且所述支架1上位于上预轧辊4的下端转动设置下预轧辊5。

本实施例中,精矫正机构包括机架6、平台7、固定支撑架8、第一矫正辊9、第二矫正辊10、第一弹簧压缩机构11、第二弹簧压缩机构12,所述平台7固定在机架6上,所述第一矫正辊9通过第一弹簧压缩机构11固定在平台7上,所述第二矫正辊10通过第二弹簧压缩机构12固定在上方的固定支撑架8上;第一矫正辊9、第二矫正辊10结构完全一致,包括辊身13,所述辊身13由铸铁构成,所述辊身13的一端设有第一卡圈14,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圈15,所述第一卡圈14上设有凸圈16,所述凸圈16的内侧设有内圈17,在所述内圈17上开设有凹槽18;所述第二卡圈15的内侧为设有凹槽18的内圈17,所述第二卡圈15的直径大于第一卡圈14的直径;所述辊身13的外壁上设有耐磨层;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矫正辊,在辊身的外壁上设置耐磨层,能够提高辊身的耐磨性,防止其磨损,延长了矫直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操作简便,设置粗矫正机构和精矫正机构,能够进一步提高了薄板的矫正精度,粗矫正机构对于较为卷取的薄板,可进行预轧,使得进料顺畅,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精矫正机构能够对粗矫正后的薄板进行再次整平,提高薄板矫正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