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平口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8994阅读:1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平口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夹具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装夹稳固、省时省力的一种气动平口钳。



背景技术:

平口钳又名机用虎钳,是一种通用夹具,常用于安装小型工件,它是铣床、钻床、磨床的随机附件,将其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用来夹持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传统的平口钳一般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滑轨、设于滑轨其中一端的固定钳身以及通过丝杆连接在滑轨另一端的活动钳身,使用时,一般用扳手或转臂手动转动丝杠,通过丝杠螺母带动活动钳身移动,形成对工件的加紧与松开,操作费劲,一次装夹需要约20秒方能完成,费事费力,而且装夹后的工件不稳定,在加工过程中,常会出现晃动的情况,产品不良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气动平口钳,该平口钳装夹效率至少为传统平口钳的10倍,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工件装夹稳固,装卸方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平口钳,包括底座、导轨部、第一活动钳身和丝杆,该导轨部设于底座上,所述第一活动钳身通过一滑块滑动连接在导轨部一端,所述丝杆一端转动连接在导轨部端部,该丝杆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滑块上,所述导轨部另一端设有第二活动钳身,该第二活动钳身与一驱动部相连接,该驱动部用以控制第二活动钳身向第一活动钳身张合,该驱动部与一气动开关相连接,该气动开关连接一供气部。

所述底座两边分别设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以底座与机械设备的连接,该底座与导轨部一体成型,该导轨部包括第一导轨、与第一导轨对称设置的第二导轨以及设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其中一端之间的轴承部,该轴承部上设有一轴承孔,该轴承孔用以连接丝杆,该轴承部上设有一润滑部,该轴承部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一体成型,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部形成避空位,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避空位中。

所述丝杆其中一端通过一转动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承部之轴承孔中,该丝杆与轴承部的连接端设有一限位螺母。

所述润滑部由一通孔、设于通孔中的弹簧以及设于弹簧一端的钢珠组成,该通孔与轴承孔相贯通。

所述滑块与第一活动钳身夹合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该滑块中部设有内螺纹孔,该内螺纹孔一端设有堵头,该内螺纹孔与丝杆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活动钳身呈L型,该第一活动钳身朝向导轨部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导向部,该第一导向部两侧面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对应滑动贴合,该第一导向部中部设有凹槽,该凹槽与滑块相连接。

所述第二活动钳身亦呈L型,该第二活动钳身通过一压块滑动连接于底座上,该压块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螺钉,该第二活动钳身对应各螺钉的设置处开制有二滑口,该第二活动钳身中部设有第二导向部,该第二导向部滑动连接于导轨部中。

所述气动开关安装在底座的其中一侧面上,该气动开关通过导管分别与驱动部、供气部相连接,该驱动部通过一支撑板固定在底座其中一端。

所述驱动部为一单体气缸,该单体气缸通过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动钳身相连接。

所述驱动部为一倍力气缸,该倍力气缸通过第二活塞杆与第二活动钳身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丝杆配合滑块,对第一活动钳身的装夹位置进行预先调整,形成预装夹状态;再通过气动开关控制驱动部,藉由驱动部带动第二活动钳身往复进给,与第一活动钳身形成张合状态,进而对工件进行轻松装卸;此种结构装夹工件仅需2秒,装夹效率至少为传统平口钳的10倍,操作简单便捷,省时省力,工件装夹稳固,装卸方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例1的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具体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底座;11-安装部;2-导轨部;21-第一导轨;22-第二导轨;23-轴承部;231-转动轴承;24-润滑部;241-通孔;242-弹簧;243-钢珠;2a-避空位;3-第一活动钳身;31-第一导向部;32-凹槽;4-丝杆;5-滑块;51-内螺纹孔;52-堵头;6-第二活动钳身;61-滑口;62-第二导向部;7-驱动部;7a-单体气缸;7b-倍力气缸;8-气动开关;9-压块;G-限位螺母;M-支撑板;S-导管;T-第一活塞杆;W-三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气动平口钳,包括底座1、导轨部2、第一活动钳身3和丝杆4,该导轨部2设于底座1上,第一活动钳身3通过一滑块5滑动连接在导轨部2一端,丝杆4一端转动连接在导轨部2端部,该丝杆4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滑块5上,导轨部2另一端设有第二活动钳身6,该第二活动钳身6与一驱动部7相连接,该驱动部7用以控制第二活动钳身6向第一活动钳身3张合,该驱动部7与一气动开关8相连接,该气动开关8连接一供气部(未图示),其中,该供气部可优选采用空气压缩机,具体供气部,可根据实际需要以及使用方便性等方面进行选择,在此并不予以自限。

如图1-3所示,底座1两边分别设有安装部11,该安装部11用以底座1与机械设备的连接,该底座1与导轨部2一体成型,在安装底座1的时候,可采用螺钉于机械设备上将对底座1之安装部11进行锁紧,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装夹效果。

如图1-3、4所示,导轨部2包括第一导轨21、与第一导轨21对称设置的第二导轨22以及设于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其中一端之间的轴承部23,该轴承部23上设有一轴承孔,该轴承孔用以连接丝杆4,该轴承部23上设有一润滑部24,该轴承部23与第一导轨21、第二导轨22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内部形成避空位2a,滑块5滑动设置于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之间的避空位2a中。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丝杆4其中一端通过一转动轴承231转动连接在轴承部23之轴承孔中,该丝杆4与轴承部23的连接端设有一限位螺母G。

如图1-3、4所示,润滑部24由一通孔241、设于通孔241中的弹簧242以及设于弹簧242一端的钢珠243组成,该通孔241与轴承孔相贯通,通过弹簧242的弹性作用,将钢珠243在一般状态下顶接在通孔241处,以避免尘埃等污物进入通孔241中,影响转动轴承231的正常转动。

如图1-3所示,滑块5与第一活动钳身3夹合于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之间,该滑块5中部设有内螺纹孔51,该内螺纹孔51一端设有堵头52,该内螺纹孔51与丝杆4螺纹连接。

如图1-3所示,第一活动钳身3呈L型,该第一活动钳身3朝向导轨部2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导向部31,该第一导向部31两侧面与第一导轨21、第二导轨22对应滑动贴合,该第一导向部31中部设有凹槽32,该凹槽32与滑块5相连接。

如图1-3所示,第二活动钳身6亦呈L型,该第二活动钳身6通过一压块9滑动连接于底座1上,该压块9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螺钉,该第二活动钳身6对应各螺钉的设置处开制有二滑口61,各该滑口61的设计,能使第二活动钳身6有效避开压块9上设置的螺钉往复进给,进而保证了第二活动钳身6顺畅地往复滑动,该第二活动钳身6中部设有第二导向部62,该第二导向部62滑动连接于导轨部2中。

如图1-3所示,气动开关8安装在底座1的其中一侧面上,该气动开关8通过导管S分别与驱动部7、供气部相连接,该驱动部7通过一支撑板M固定在底座1其中一端,该支撑板M与底座1相互垂直,其中,驱动部7为一单体气缸7a,该单体气缸7a通过第一活塞杆T与第二活动钳身6相连接,该单体气缸7a通过作用第一活塞杆T,使第二活动钳身6朝向第一活动钳身3往复运动,形成张开/夹紧状态。

具体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气动平口钳,其驱动部7为一倍力气缸7b,该倍力气缸7b通过第二活塞杆(未图示)与第二活动钳身6相连接,该倍力气缸7b通过作用第二活塞杆,使第二活动钳身6朝向第一活动钳身3往复运动,形成张开/夹紧状态,倍力气缸7b拥有最紧凑的长度尺寸,使用相同和的压力源,出力为同气缸的数倍,出力大,多层活塞结合,出力为倍数增加,适合短行程高出力的无油操作场合,为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适用于不同尺寸工件的装夹,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其中,该倍力气缸7b为至少二单体气缸叠加的组合结构,连接该倍力气缸7b的导管分别配合三通件W连接到气动开关8上,本具体实施例未提及的技术特征,采用具体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做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前,先通过扳手或其他同等效果的工具转动丝杆4,丝杆4在固定位置绕轴转动,丝杆4在转动时,与滑块5的内螺纹孔51相互作用,使滑块5于导轨部2中往复移动,在滑块5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活动钳身3往复进给,以调整到装夹工件的预设位置,再将扳手或其他同等效果的工具撤去;使用时,先将工件放置在第一活动钳身3和第二活动钳身6之间,接着,开启供气部,拨动气动开关8,通过气动开关8控制驱动部7往复进给,以促使第二活动钳身6往复移动,当驱动部7推动第二活动钳身6想第一活动钳身3移动时,对预先设于第一活动钳身3和第二活动钳身6之间的工件进行夹紧动作,对工件进行装夹,以便机械设备加工工件;而当完成对工件的加工后,拨动气动开关8,使第二活动钳身6复位,此时,第二活动钳身6逐渐远离第一活动钳身3,形成张开状态,以便操作者取下已经完成加工的工件。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