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898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支撑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需要预留一定张角间隙的水平弹性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安装。在安装前,有时需要考虑安装工艺过程。在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安装部件时,需要让部件事先不至于挨在一起,而是需要两者之间预留一定的张角间隙,以便于其它零部件能进行装配。

另外,考虑一些特殊的设计与安装要求,这种有预留间隙要求的装置需要设计小巧,占用空间小且成本较低,因而设计难度较大。与此同时,该装置还要考虑如何与其他装置进行连接,且能较好地实现传动过程。

如何能在狭小的空间内布置这种连接装置也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对安装件进行固定的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连接部以及可相对运动且分别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第一运动部和第二运动部中的一个或两个与连接部铰接。两个连杆机构的第二运动部形成可改变的安装空间。连接至第一运动部的弹性件,弹性件被配置为限制第一运动部的运动状态,以使第一运动部具有可选的多个移动路径。安装件,安装空间被配置为容纳安装件。第二运动部与安装于安装空间内的安装件之间形成可改变的间距,且可改变的间距通过使所述第一运动部处于多个移动路径中的任一个而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弹性件套设在第一运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弹性件为弹簧或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弹性套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运动部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固定件和限定部,弹性件位于由固定件与限定部限定并用于供弹性件进行伸缩运动的限定区域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固定件和限定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弹性件由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延伸而成,且第一端抵触于固定件,限定部和第一运动部之间形成沟槽,第二端位于沟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二运动部面向安装空间突出设置有的凸起物,凸起物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可改变的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凸起物具有面向安装间的弧形凸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支撑装置还包括用于阻挡第一运动部的止挡件,止挡件被配置为限定两个连杆机构的第一运动部的最大相对远离距离。

一种零部件安装系统,其包括上述的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支撑装置设置弹性件,从而限定第二运动部与安装件之间的形成可进行调整的间隙。通过调整该间隙的尺度可以实现夹持和释放安装件。支撑装置具有良好通用性和适应性的连接装置,且具有空间小、配置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该实用新型涉及内容的主要优点在于:(1)本装置小巧,整套装置能较为轻松地适应多种窗口设计。

(2)本装置原理较为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安装简易,能较好地实现调节功能。

(3)本装置同样可以延用于其他同等要求场合,有实现较为容易,能较好地进行移植安装与调节,即对同类型问题的设计与处理均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4)本装置配置灵活,能适应特定的安装及设计要求,具有良了的适应性与可操作性。

(5)该控制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可行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提供的支撑装置中的第一运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提供的支撑装置中的第二运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提供的支撑装置中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支撑装置;1-第一运动部;101-限定部;102-远端部;103-通孔;104-沟槽;2-弹性件;3-止挡件;4-固定件;401-阶梯孔;5-固定窗口架;6-耐磨件;7-螺钉;8-连接销套件;9-第一连接件;10-连接销套件;11-第二连接件;111-扩展段;112-收缩段;113-第二通孔;12-连接销套件;13-固定窗口架;14-第二运动部;15-凸起物;16-安装件;17-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不矛盾或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实施方式以及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中,常规的设备、装置、部件等,既可以商购,也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自制。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对一些常规的操作和设备、装置、部件进行的省略,或仅作简单描述。

在人们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和安装作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作业难题。例如,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需要设计小巧,占用空间小且成本较低的工具。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可以让待安装的部件事先不至于挨在一起,将两者之间预留一定的张角间隙,并且在适合的时候还可以消除上述张角间隙。通过采用上述设备能够很方便地对零部件进行装配,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实现传动过程。

设备主要由大体上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构成。应当理解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也可是不对称的,换言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结构可以不同,而是根据需要安装的零部件的具体形状进行调整。

其中,第三部分是在被安装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具有一个空间,第三部分可以被安装在上述空间内,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从空间中被移除。

以下列举了上述设备的一种示例,即支撑装置100,并结合附图对支撑装置100进行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100包括:两个连杆机构、弹性件2以及安装件16。

其中,两个连杆机构相对地设置,两个连杆机构的结构相同。两个连杆机构呈左右对称且间隔开一定的距离地分布。两个连杆机构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具体的零部件进行调节。

连杆机构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制作而成,以便减小其发生磨损或避免在受到外力时发生破损的情况。

连杆机构可以二连杆、三连杆等结构,以便于进行零部件安装操作为限。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杆机构主要包括连接部17、第一运动部1(如图2所示)以及第二运动部14。第一运动部1以及第二运动部14中的一者或两者与连接部17铰接,且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部14可相对地运动。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运动部1被设置为柱形杆。柱形杆可以使圆柱形或者棱柱形等。基于便于安装和设置弹性件2的需求,柱形杆的设置有限定结构,例如,柱形杆分别相对地设置限定部101和固定件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定部101和固定件4可以分别位于柱形杆的两个端部,其中固定件4可以设置阶梯孔401用于套设第一运动部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定部101位于柱形杆的端部,固定件4远离限定部101,但是,未被设置在柱形杆的另一端部。

限定部101固定地设置在柱形杆,即限定部101与柱形杆同步地运动。例如,当限定部101和柱形杆(第一运动部1)都是金属时,可以通过焊接或铆接或卡接或者采用一体成型制作。

固定件4可以作为被外部设备或装置(如固定窗口架5)固定的机构体而提供,其可以用于对柱形杆的运动进行导向。作为一种实施例,固定件4是如图4所示的支块,且固定件4固定在固定窗口架5。固定件4具阶梯孔401,柱形杆远离设置有限定部101的远端部102穿过通孔103,并且柱形杆可沿着阶梯孔401的延伸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基于上述设置有限定部101和固定件4的柱形杆,弹性件2位于由固定件4与限定部101限定的限定区域内。弹性件2可以在限定区域内进行伸缩运动。在其他一些示例中,阶梯孔401内还可以设置耐磨件6,例如橡胶垫层,塑胶垫层,轴套或者耐磨金属制作而成的套环等等。耐磨件6可以通过螺钉7与固定件4进行固定和连接。

进一步地,弹性件2位于限定区域内,且两端分别抵触于限定部101和固定件4之间。柱形杆受到外力作用下,可以沿设置于固定件4的阶梯孔401运动,从而对弹性件2形成挤压作用力,驱使弹性件2伸长或缩短。

更进一步地,限定部101和第一运动部1之间形成沟槽104。位于由固定件4与限定部101限定的限定区域内的弹性件2的其中一个端部嵌入沟槽104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2的其中一个端部嵌入沟槽104内,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地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将伸入沟槽104内的端部固定于限定部101或者柱形杆。以由第一端至第二端延伸而成的弹性件2为例进行说明,其第二端伸入沟槽104内,第一端抵触于固定件4。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于阻挡第一运动部1的止挡件3。止挡件3可以是连接至固定窗口架5。止挡件3被配置为限定两个连杆机构的第一运动部1的最大相对远离距离。止挡件3阻挡第一运动部1是指,第一运动部1相对于固定的止挡件3运动的过程中,当第一运动部1运动至接触止挡件3时,第一运动部1可停止运动。最大相对远离距离是指,相对运动的两个第一运动部1基于止挡件3的设置位置条件下,可以远离的最大距离。应当理解的是,当改变止挡件3的设置位置时,两个连杆机构的第一运动部1的之间的最大相对远离距离也是可以进行调整的。

由于固定窗口架5是固定(相对静止),因此,连接至固定窗口架5的挡板也是固定的,可以利用挡板对第一运动部1的运动进行限制,以避免第一运动部1出现不期望的运动,从而通过连杆机构的传动对第二运动部14的运动进行限制,也就避免了第二运动部14的持续运动而造成对安装于两个第二运动部14之间的设备的破坏。

其中,作为一种示例,连接部17被设置为两个连接杆铰接而成。如图1中所示,连接部17包括第一连接件9和第二连接件11。第一连接件9为柱状,且第一连接件9的一端与柱形杆(第一运动部1)的远离限定部101的端部(远端部102)通过连接销套件8铰接,第一连接件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套件10与第二连接件11铰接。第二连接件11远离第一连接件9的端部可与第二运动部14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1远离第一连接件9的端部还可以与第二运动部14铰接,即第一运动部1和第二运动分别铰接至连接部17的两端。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11还通过连接销套件12与固定窗口架13铰接,以便使第二连接件11可以在受到由第二运动部14施加的外力驱动下相对于固定窗口架13转动,从而也可以驱动第一连接件9以带动第一运动部1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件11具有扩展段111和收缩段112,即扩展段111整体上的尺寸大于收缩段112的尺寸。其中,扩展段111与第二运动部14连接,收缩段112通过设置于第二通孔113内的连接销套件8与第一运动部1连接。扩展段111可以承受和更有利于传递第二运动部14施加的驱动力至收缩段112,再进一步地由收缩段112驱动第一连接件9,进而驱动第一运动部1(柱形杆),同时可以节约设计空间,从而可以在空间较小的区域内实现运动作业,以便于零部件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窗口架5和固定窗口架13可以作为一种外部设备被提供,其可以通过用于提供着力点。例如,连接部17的第二连接件11中的扩展段111进行连接,从而使得连接部17可以相对于固定窗口架13转动。此外,固定窗口架5还可以对上述的固定件4进行固定,以便固定件4(支块)对第一运动部1(柱形杆)的运动进行导向。由于固定窗口架5和固定窗口架13可以是一种相同或不同的外部设备,因此,固定窗口架5和固定窗口架13的结构可以是各种安装设备和装置中的各种可以被用于提供着力点的结构。

其中,第二运动部14是支撑装置100的其中一个主要传递作用力的结构。如图1所示,第二运动部14的整体尺寸大于第一运动部1和连接部17。第二运动部14的边缘呈不规则的曲线型,且具体结构根据待安装的零部件的具体的形状和设置支撑装置100的空间进行选择性地设计。

第二运动部14与连接部17的第二连接件11焊接固定。两个连杆机构的第二运动部14相对设置,并形成可改变的安装空间。所述的可改变的空间是指,当两个第二运动部14相对靠近时,安装空间大体上缩小;当两个第二运动部14相对远离时,安装空间大体上增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运动部14具有面向安装间且相对于第一运动部1的延伸方向的倾斜面。进一步地,第二运动部14面向安装间突出设置有的凸起物15,凸起物15的凸起高度大于或等于可改变的间距。更进一步地,凸起物15具有面向安装间的弧形凸面。当第一运动部1设置有如上述的挡板时,挡板对第一运动部1的运动的限制可以避免凸起物15与安装在两个第二运动部14之间的设备发生挤压而损坏的情况。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弹性件2的设置,以及连接部17和第二运动部14的自重作用,弹性件2受到挤压作用。此时,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运动部14,相向靠近地运动,但是,弹性件2的作用可以限制第一运动部1,进而限制连接部17,从而也限制第二运动部14的运动。这就使得两个的第二运动部14之间形成可用于进行安装和设置其他设备的间隙或空间。

当其他设备被安装到上述间隙或空间内后,可以通过外部施加的作用力,使两个第二运动部14克服弹性件2的作用力而进一步地相向靠近地运动,甚至可以使两个第二运动部14直接与安装的设备直接接触,使安装设备被固定。另一方面,当外部施加的作用力消失后,两个第二运动部14在弹性件2的回复力作用下相互远离,从而释放安装件16,以便取出安装件16。

其中,连接至第一运动部1的弹性件2可以是各种结构体,例如弹簧,弹性套筒,并且套设在第一运动部1。弹性件2被设置用以限制第一运动部1的运动状态,以使第一运动部1具有可选的多个移动路径。弹性件2也可以是由各种可以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弹簧。

限制第一运动部1是指第一运动部1不能够自由地运动,而是受到一定作用力的条件下运动。例如,当两个第一运动部1相对靠近地运动时,弹性件2可以产生抑制两者靠近的作用力,即两个第一运动部1的靠近距离被弹性件2被约束。通过使用不同的弹性件2,两个第一运动部1靠近的距离可改变。

移动路径是指两个第一运动部1之间相互靠近时,任意一个第一移动部的移动轨迹;当然地,两个第一运动部1之间相互远离时,任意一个第一运动部1的移动轨迹也可以称之为移动路径。

其中,安装件16位于由上述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运动部14限定的安装空间内。安装件16被配置为以可被移除的方式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换言之,安装件16可以是被直接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或者在后期进行零部件的加工作业时,才将安装件16设置在安装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运动部14与安装件16之间形成可改变的间距,且可改变的间距通过使第一运动部1处于多个移动路径中的任意一个而进行调节。当第一运动部1处于移动路径时,两个第一运动部1之间的距离不同,因而,也实现对第二运动部14与安装件16之间形成间距的改变。其中,由于支撑装置100具有两个连杆机构,即具有两个第二运动部14。因此,当两个连杆机构结构相同(即两个第二运动部14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时,两个第二运动部14与安装件16之间的间距相等。当两个连杆机构结构相同(即两个第二运动部14结构相同),且未呈左右对称,或者两个连杆机构结构不相同时,两个第二运动部14与安装件16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相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支撑装置100的零部件安装系统。零部件安装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窗口架5和固定窗口架13的本体结构,还设置用于驱动第二运动部14的驱动装置,即动力装置,例如液压轴。

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100具有以下特点:开始对安装件16进行安装之前,需要在两个第二运动部14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使得位于两个第二运动部1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的安装件16与第二运动部14之间有一定的间隙K,从而形成操作空间。待安装件16被安装完成后,在左右两侧外力的压力作用下,设置于第二运动部14的凸起物15就会与安装件16紧密靠近在一起,从而实现其它的传动与连接。

其中,第一运动部1通过连接销套件8与连接部17中的第一连接件9连接在一起,并可绕连接销套件8自由转动。第一连接件9与第二连接件11通过连接销套件10连接在一起,并可绕连接销套件10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件11与固定窗口架13通过连接销套件12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件11可绕连接销套件12自由转动。

第二连接件11、第二运动部14以及凸起物15均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三者共同运动。固定窗口架5、止挡件3、固定窗口架13分别与固定窗口架5和固定窗口架13的本体相连,是为相对固定的即不发生运动。

第一运动部1的一端加工成倒钩槽(沟槽104)的形式,中部加工为圆形,另一端加工成扁平状并在侧面圆弧形,同时在扁平状上开有一个圆形孔,此孔用以安装连接销套件8并与第一连接件9形成连接。

固定件4与固定窗口架5固定在一起,不发生运动。固定件4中部加工成一个圆形阶梯形孔,用以穿设过第一运动部1。

弹性件2的一端卡在第一运动部1倒钩槽中,另一端卡在固定件4的圆形阶梯孔401中,用以对弹性件2进行轴向固定。在力的作用下,弹性件2被压缩,并沿第一运动部1的圆形中部进行轴向移动。

参阅图1至图4,支撑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未对安装件16进行安装之前,整个支撑装置100系统受力平衡。在自重的作用下,第二运动部14、凸起物15与第二连接件11会绕连接销套件12旋转,通过连接销套件10带动第一连接件9运动,第一连接件9通过连接销套件8带动第一运动部1(图1中的右侧的第一运动部1)向右运动,从而压缩弹性佳2。

由于固定件4与固定窗口架5固定在一起,固定窗口架5为固定不动件,弹性件2(以图1中的右侧的弹性件2)压缩后产生向左的弹力,从而有使第一运动部1向左运动的趋势。当弹性件2被压缩到一定的位置时,弹性件2所产生的使第一运动部1向左运动的力与第二运动部14自重产生的作用力作用于第一运动部1上的向右的拉力正好相等,此时,第二运动部14不会再绕连接销套件12点进行摆动,此时力学平衡,可以保证凸起物15与安装件16之间的间隙保持在k的距离,此时系统平衡静止。

然后再将安装件16件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移进。当安装件16移进到达工艺指定位置时,给第二运动部14件的最右侧一直施加外力,使凸起物15一直压紧安装件16,从而夹紧安装件16,实现其它的传动与连接。

为保证凸起物15与安装件16之间不至产生较大的接触压力以及右侧施加力的操作安全,止挡件3为相比静置的部件,止挡件3与固定窗口架5的本体相连,并安装在第一运动部1。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一连接件9的带动下向右水平运动时,其左侧上端与止挡件3端面接触时,第一运动部1就不能再向右运动,从而起到保护凸起物15的作用。当第一运动部1在第一连接件9的带动下向右水平运动时,通过耐磨件6(轴套)进行导向,还可以加润滑脂,从而保证第一运动部1能顺利进行导向并向右水平运动。耐磨件6通过螺钉7与固定件4固定,耐磨件6镶嵌在固定件4中,便于长时间第一运动部1与耐磨件6之间的导向传动。耐磨件6与第一运动部1之间为间隙配合,从而保证第一运动部1的水平移动方向较为精确,延长弹性件2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凸起物15与安装件16之间的间隙是指没有外界人为施加作用力,且支撑装置100处理力学平衡的情况下,假定将安装件16设置在两个第二运动部14之间形成的空隙内时,凸起物15与安装件16之间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