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侧折周边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1811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顶盖侧折周边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特别是一种顶盖侧折周边模。



背景技术:

参见图4和图5所示,目前部分空调外机顶盖10由一块钣金冲压而成,其包括顶板101、四周侧板103以及水平内翻边102,侧板103位于顶板101四周,侧板103及顶板101共同围成凹腔104,侧板103下端向凹腔104内侧弯折有水平内翻边102。目前,针对这种产品的四周水平内翻边102加工,需要配套三套模具、三台机床以及三个操作人员,费时费力,而且,沿侧板103设置的水平内翻边102一体性较差。而目前技术之所以需要分布完成水平内翻边加工,是因为旧模具是单一的滑块,直出直进,一次只能折一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效率高、操作人员投入少、产品质量好的顶盖侧折周边模,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顶盖侧折周边模,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压板和工件承台,上模板上下运动设置在下模板上方,上压板设置在上模板底部,工件承台设置在下模板顶部、并位于上压板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顶部对应工件承台外围设有三套以上的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上模板底部分别对应各个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设有用于驱动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的插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包括滑座、外夹块、内夹块、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所述滑座指向工件承台外周方向直线滑动设置在下模板上,外夹块直线滑动设置在滑座上,第一复位组件设置在外夹块与滑座之间,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滑座与下模板之间;所述内夹块设置在滑座内端上、并位于外夹块内侧旁,内夹块朝向外夹块的一侧顶部设有凸台,凸台底面高于外夹块顶面。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活动挡板、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一螺栓,活动挡板固定设置在滑座上、并位于外夹块外侧旁,第一螺栓从外穿过活动挡板后与外夹块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一螺栓外、并压接在第一螺栓头部与活动挡板外侧面之间;所述插刀下端用于与活动挡板及外夹块触碰。

所述活动挡板朝向外夹块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一触碰斜面,外夹块朝向活动挡板的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二触碰斜面,第一触碰斜面高于第二触碰斜面,所述插刀下端内外两侧设有下触碰斜面,插刀下行时,下触碰斜面先与第一触碰斜面接触再与第二触碰斜面接触。

所述插刀中部外侧对应第一触碰斜面设有第三触碰斜面,插刀中部内侧对应第二触碰斜面设有第四触碰斜面。当第一触碰斜面与第三触碰斜面相互推顶、第二触碰斜面与第四触碰斜面相互推顶时,外夹块和内夹块均有更大的行程,但是否需要用到上述触碰方式,示具体产品而定。

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挡板、第二复位弹簧和第二螺栓,固定挡板与下模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滑座外侧旁,第二螺栓两端分别与固定挡板和滑座螺纹连接固定,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咋第二螺栓外、并压接在固定挡板与滑座之间。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位于第二复位组件上方,第一复位组件上还设有防护罩,以免第一复位组件外露而带来的危害。

所述下模板上对应滑座设有固定座,滑座与固定座直线滑动配合。

所述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设有八套、并沿方形分布,其中,方形的四个角位分别设有一套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方形的四条边分别设有一套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侧折周边模所针对的顶盖俯视呈长方形,加工侧折周边时,八套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同时动作,一次完成侧折周边的加工。当然,这种加工模式,还可以与其他形状的产品匹配,其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的数量相应增减,但其布置方式与工件的侧边数量以及相邻侧边之间拐角数量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顶盖侧折周边模只需一套,并且由一台机床驱动,一个操作人员控制,即可在一次冲压过程中完成顶盖底端的整条水平内翻边加工,比现有技术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4倍的效率;

(2)此款顶盖侧折周边模采用的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是复合式滑块结构,先把凹模(内夹块)拉出来,凸模(内夹块)再进去,一次可以把多边同时折进去,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工空调顶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时下模板上滑座分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合模状态时下模板上滑座分布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时下模板外夹块分布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合模状态时下模板外夹块分布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时下模板内夹块分布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合模状态时下模板内夹块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顶盖侧折周边模,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8、上压板2和工件承台7,上模板1上下运动设置在下模板8上方,上压板2设置在上模板1底部,工件承台7设置在下模板8顶部、并位于上压板2正下方,所述下模板8顶部对应工件承台7外围设有三套以上的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上模板1底部分别对应各个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设有用于驱动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的插刀3。

所述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包括滑座44、外夹块43、内夹块46、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

所述滑座44指向工件承台7外周方向直线滑动设置在下模板8上,外夹块43直线滑动设置在滑座44上,第一复位组件设置在外夹块43与滑座44之间,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滑座44与下模板8之间。

所述内夹块46设置在滑座44内端上、并位于外夹块43内侧旁,内夹块46朝向外夹块43的一侧顶部设有凸台47,凸台47底面高于外夹块43顶面。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活动挡板41、第一复位弹簧5和第一螺栓51,活动挡板41固定设置在滑座44上、并位于外夹块43外侧旁,第一螺栓51从外穿过活动挡板41后与外夹块43固定连接,第一复位弹簧5套设在第一螺栓51外、并压接在第一螺栓51头部与活动挡板41外侧面之间;所述插刀3下端用于与活动挡板41及外夹块43触碰。

所述活动挡板41朝向外夹块43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一触碰斜面411,外夹块43朝向活动挡板41的一侧的顶部设有第二触碰斜面431,第一触碰斜面411高于第二触碰斜面431,所述插刀3下端内外两侧设有下触碰斜面31,插刀3下行时,下触碰斜面31先与第一触碰斜面411接触再与第二触碰斜面431接触。

所述插刀3中部外侧对应第一触碰斜面411设有第三触碰斜面32,插刀3中部内侧对应第二触碰斜面431设有第四触碰斜面33。

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挡板61、第二复位弹簧6和第二螺栓62,固定挡板61与下模板8固定连接、并位于滑座44外侧旁,第二螺栓62两端分别与固定挡板61和滑座44螺纹连接固定,第二复位弹簧6套设咋第二螺栓62外、并压接在固定挡板61与滑座44之间。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位于第二复位组件上方,第一复位组件上还设有防护罩9。

所述下模板8上对应滑座44设有固定座,滑座44与固定座直线滑动配合。

所述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设有八套、并沿方形分布,其中,方形的四个角位分别设有一套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方形的四条边分别设有一套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

参见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空调外机顶盖10,其包括顶板101、四周侧板103以及水平内翻边102,侧板103位于顶板101四周,侧板103及顶板101共同围成凹腔104,侧板103下端向凹腔104内侧弯折有水平内翻边102。所述内夹块46和外夹块43相对靠拢后,外夹块43的顶部与内夹块46的凸台47之间则形成一缝隙,该缝隙就是用来加工上述水平内翻边102的。

开模状态时,各套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的下模板8上的滑座44位置、外夹块41位置和内夹块46位置分别参见图6、图8和图10所示。合模过程中,插刀3的下触碰斜面31先与活动挡板41的第一触碰斜面411接触再与外夹块43的第二触碰斜面431接触,活动挡板41先带动滑座44和内夹块46往外运动,然后在插刀3的下触碰斜面31与外夹块43的第二触碰斜面431接触时,外夹块43往内移动。其中,合模状态时,各套复合式滑块侧折周边模具装置的下模板8上的滑座44位置、外夹块41位置和内夹块46位置分别参见图7、图9和图11所示;另外,图7中箭头表示合模过程中滑座44运动趋势,图9中箭头表示合模过程中外夹块41运动趋势,图11中箭头表示合模过程中内夹块46运动趋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