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产品加工的翻转移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907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产品加工的翻转移载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自动化生产中,产品加工会涉及到对其两个端面也就是通常的两极端的加工,对其两极端进行加工的加工机台通常会设置在两个工位上,但目前并没有合适机构能够实现产品的横向移载和翻转的一体化工序,这就导致产线的运行不够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产品加工的翻转移载机构,其能够提高产线加工效率,实现了产线自动化。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产品加工的翻转移载机构,待加工的产品的相对的两端均需要加工,翻转移载机构包括工作台,对产品两端进行加工的加工机台分别设置在沿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翻转移载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一端的横向移载气缸,所述横向移载气缸与所述工作台滑动配合,在所述横向移载气缸上设置有第一翻转机构,用于夹持待加工产品的第一夹爪固定在第一翻转机构上,所述翻转移载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另一端的第二翻转机构,用于夹持待加工产品的第二夹爪固定在第二翻转机构上。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支撑立柱,所述两根支撑立柱固定在所述横向移载气缸上,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之间固定有翻转板,所述第一夹爪固定在所述翻转板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移载气缸侧面设置有翻转驱动气缸,所述翻转板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之间,且所述翻转板的侧面具有翻转传动轴,所述翻转驱动气缸的驱动臂通过杠杆结构与所述翻转传动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台另一端的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两根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相对设置,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之间固定有翻转板,所述第二夹爪固定在所述翻转板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侧面设置有翻转驱动气缸,所述翻转板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之间,且所述翻转板的侧面具有翻转传动轴,所述翻转驱动气缸的驱动臂通过杠杆结构与所述翻转传动轴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爪中还设有第一夹爪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夹爪中还设有第二夹爪驱动气缸,第一夹爪驱动气缸、第二夹爪驱动气缸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翻转板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相连并驱动其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用于产品加工的翻转移载机构,其通过横向移载气缸、翻转机构以及夹爪的整体配合,实现了产品在两个加工机台之间的横向移载,且在移载过程中实现了产品翻转,满足了产品两极端加工的加工需求,实现了产线自动化,并能够提高产线加工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产品加工的翻转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工作台;2、横向移载气缸;3、第一翻转机构;31、第一翻转机构的支撑立柱;32、第一翻转机构的翻转板;33、第一翻转机构的翻转驱动气缸;34、第一夹爪;35、第一夹爪驱动气缸;4、第二翻转机构;41、第二翻转机构的支撑立柱;42、第二翻转机构的翻转板;43、第二翻转机构的翻转驱动气缸;44、第二夹爪;45、第二夹爪驱动气缸;46、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产品加工的翻转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用于产品加工的翻转移载机构,当一个需要加工的产品两端都需要加工时,第一工序加工机台与第二工序加工机台之间适用此机构,同时因加工端处于两极端所以需要本机构对其进行翻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序生产线与第二工序生产线为两条独立线,所以需要将产品从一工序加工机台处移载至第二工序加工机台处,同时完成产品的翻转。

具体说来,待加工的产品的相对的两端均需要加工,翻转移载机构包括工作台1,对产品两端进行加工的加工机台(图中未示出,非发明要点)分别设置在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翻转移载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一端的横向移载气缸2,所述横向移载气缸2与所述工作台1滑动配合,在所述横向移载气缸2上设置有第一翻转机构3,用于夹持待加工产品的第一夹爪34固定在第一翻转机构3上,所述翻转移载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另一端的第二翻转机构4,用于夹持待加工产品的第二夹爪44固定在第二翻转机构4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机构3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支撑立柱31,所述两根支撑立柱31固定在所述横向移载气缸上,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31之间固定有翻转板32,所述第一夹爪34固定在所述翻转板32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移载气缸侧面设置有翻转驱动气缸33,所述翻转板32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31之间,且所述翻转板32的侧面具有翻转传动轴,所述翻转驱动气缸33的驱动臂通过杠杆结构与所述翻转传动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翻转机构4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另一端的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两根支撑立柱41,所述支撑立柱41相对设置,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41之间固定有翻转板42,所述第二夹爪44固定在所述翻转板42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侧面设置有翻转驱动气缸43,所述翻转板42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两根支撑立柱41之间,且所述翻转板42的侧面具有翻转传动轴,所述翻转驱动气缸43的驱动臂通过杠杆结构与所述翻转传动轴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爪34中还设有第一夹爪驱动气缸35,所述第二夹爪44中还设有第二夹爪驱动气缸45,第一夹爪驱动气缸35、第二夹爪驱动气缸45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翻转板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爪34、第二夹爪44相连并驱动其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翻转移载的过程如下:

1.将待翻转产品送入第一夹爪34,第一夹爪驱动气缸35工作,驱使第一夹爪34将产品夹持,此时夹爪状态如图1所示;

2.第一翻转机构3的翻转驱动气缸33伸出,通过杠杆结构带动翻转传动轴动作,将第一翻转机构3的翻转板32旋转90°,此时第一夹爪34的状态是处于朝向第二翻转机构的方向;

3.横向移载气缸2动作横移,移动至工作台1的另一端靠近第二翻转机构4,然后第二夹爪44夹紧,将产品夹持,然后第一夹爪34松开,如此产品换向夹持在第二夹爪44上;

4.横向移载气缸2移回起始点;

5.第二翻转机构4处的翻转驱动气缸43缩回,通过杠杆结构带动翻转传动轴动作,将第二翻转机构4处的翻转板42旋转90°,此时第二夹爪状态如图1所示;

6.完成翻转移载。

综上,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产品加工的翻转移载机构,其通过横向移载气缸、翻转机构以及夹爪的整体配合,实现了产品在两个加工机台之间的横向移载,且在移载过程中实现了产品翻转,满足了产品两极端加工的加工需求,实现了产线自动化,并能够提高产线加工效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