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加工自动夹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630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锻件加工自动夹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件加工自动夹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部件在锻造加工时,柱状的初级料需依次经冲床上的镦粗模具、成型模具、切边吗,模具进行锻造加工成型,现有生产中,锻造料的拿取放入、冲床冲压、模具的冷却降温操作均需要由工人人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件加工自动夹送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锻件加工自动夹送料装置,包括由机械臂驱动移动的横梁,所述横梁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横梁的内侧面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有夹具A、夹具B、夹具C、夹具D,所述夹具A、夹具B、夹具C、夹具D均包括一安装在横梁的内侧面的安装座,安装座上水平设置有夹板,夹板端部设置有弧形夹槽,所述夹具A、夹具B、夹具C、夹具D的夹板其长度依次递减,夹具A、夹具B、夹具C、夹具D的夹板上的弧形夹槽其弧度依次递增。

进一步的,安装座包括竖直板部,竖直板部下端设置有水平安装板,竖直板部经套杆与横梁相连接,竖直板部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竖直板部可相对套杆滑动,套杆端部设置有限位块,夹板经螺栓与水平安装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一侧的横梁上与相邻的夹具之间设置有降温喷雾嘴,降温喷雾嘴设置于水管的端部,水管经固定座固定在横梁上侧面,降温喷雾嘴上下两侧面设置有喷口,降温喷雾与横梁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弧形夹槽与横梁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夹具C上方设置有高压吹气管,高压吹气管安装在横梁上侧面,高压吹气管的输入端连接高压气源,高压吹气管的输出端向下斜置,高压吹气管的输出端与横梁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夹具C上的弧形夹槽与横梁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高压气管的输出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锻造料的自动夹送,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降温喷雾嘴对各个模具降温冷却状态示意图;

图3为高压吹气管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

1-横梁;2-夹具A;3-夹具B;4-夹具C;5-夹具D;6-降温喷雾嘴;7-水管;8-固定座;9-高压吹气管;10-高压吹气管固定座;11-夹板;12-安装座;1201-竖直板部;1202-水平安装板;13-缓冲弹簧;14-套杆;15-上模;16-下模;17-锻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锻件加工自动夹送料装置,包括由机械臂驱动移动的横梁1,所述横梁1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横梁1的内侧面由前至后依次间隔设置有夹具A2、夹具B3、夹具C4、夹具D5,所述夹具A2、夹具B3、夹具C4、夹具D5均包括一安装在横梁1的内侧面的安装座12,安装座12上水平设置有夹板11,夹板11端部设置有弧形夹槽,所述夹具A2、夹具B3、夹具C4、夹具D5的夹板11其长度依次递减,夹具A2、夹具B3、夹具C4、夹具D5的夹板11上的弧形夹槽其弧度依次递增。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2包括竖直板部1201,竖直板部1201下端设置有水平安装板1202,竖直板部1201经套杆14与横梁1相连接,竖直板部1201与横梁1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3,竖直板部1201可相对套杆14滑动,套杆14端部设置有限位块,夹板11经螺栓与水平安装板1202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一侧的横梁1上与相邻的夹具之间设置有降温喷雾嘴6,降温喷雾嘴6设置于水管7的端部,水管7经固定座8固定在横梁1上侧面,降温喷雾嘴6上下两侧面设置有喷口,降温喷雾与横梁1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弧形夹槽与横梁1内侧面之间的距离,降温喷雾嘴6用于对冲床上的各个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喷雾降温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夹具C4上方设置有高压吹气管9,高压吹气管9用于去除锻造件锻造过程中表面的氧化壳,高压吹气管9安装在横梁1上侧面,高压吹气管9的输入端连接高压气源,高压吹气管9的输出端向下斜置,高压吹气管9的输出端与横梁1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夹具C4上的弧形夹槽与横梁1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气管的输出端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使用时,机械臂驱动两个横梁1前移,然后下落,两个横梁1相对移动,夹具A2夹住入料处的柱状的初级料,夹具B3夹住镦粗模具中的锻件17,夹具C4夹住成型模具中的锻件17,夹具C4夹住切边模具中的锻件17,然后机械臂驱动两个横梁1上升至原始高度,此时各个降温喷雾嘴6处于各个模具下模的上方,降温喷雾嘴6喷出雾状冷却液对冲床上的各个模具的上下模进行喷雾降温冷却,随后机械臂驱动两个横梁1后移,至原始位置,随后下落,两个横梁1相被移动,夹具A2上的初级料进入镦粗模具中,夹具B3上的锻件17进入成型模具中,夹具C4上的锻件17进入切边模具中,夹具B3上的锻件17进入出料槽部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