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丝压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3430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丝压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有一种连接器所使用的导电端子是由一定长度(例如1米)含金量为99%的金丝,经若干次对折,并对折后金丝扭转适当角度,最后挤压到所需的规定尺寸后形成。而现有这种导电端子的生产加工采用纯手工,或半自动实现,生产效率低;所使用的金丝是在对折之前,未进行任何处理,金丝用量大,成本高,笔直的金丝使用时电气连接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在制作导电端子所需的金丝用量大,导电端子成本高,电气连接性能差的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滚丝压线机构。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丝压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有压线机构支架,压线机构支架上设有一组以上的压线齿轮机构,压线机构支架连接有导线机构,导线机构上安装有切线机构;

所述的压线齿轮机构均包括有安装在所述压线机构支架上的齿轮安装座,齿轮安装座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主动伞齿轮和被动伞齿轮;齿轮安装座上还设有驱动主动伞齿轮的压线电机;

所述的导线机构包括有导线支架,导线支架上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压线机构支架滑动可调连接,导线支架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压线齿轮机构的进线一侧和出线一侧对应的导线套管;

所述的切线机构包括有相对于导线支架滑动连接的刀片导向块,刀片导向块上安装有与所述导线套管出口对应的刀片,所述导线支架上还安装有驱动刀片导向块滑动的切线气缸。

所述的压线齿轮机构的被动伞齿轮通过轴承连接有被动轮调节座,被动轮调节座再与齿轮安装座滑动连接;所述齿轮安装座上设有连接被动轮调节座,用于调节所述被动伞齿轮与主动伞齿轮间距的被动伞齿轮调节旋钮。

所述的压线齿轮机构的齿轮安装座滑动连接有压线模组调节座,压线模组调节座安装于压线机构支架上,压线模组调节座上设有用于调节齿轮安装座位置的压线模组调节旋钮。

所述的压线机构支架上设有前压线齿轮机构和后压线齿轮机构,两组压线齿轮机构的主动伞齿轮与被动伞齿轮滚丝间隙缝交叉设置。

所述的导线支架上设有三段导线套管,三段导线套管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两组压线齿轮机构的主动伞齿轮与被动伞齿轮滚丝间隙缝交叉点位置对应。

所述的前压线齿轮机构的齿轮安装座直接固定安装在压线机构支架上;后压线齿轮机构的齿轮安装座经压线模组调节座与压线机构支架安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全自动完成对放线机构连续释放的金丝进行碾压,形成波浪状金丝,达到制作一枚导电端子所需长度之后,自动完成裁断,为后续绕线机构提供波浪状金丝,有利增大对折后的体积,节省金丝用量的情况,达到相同尺寸的导电端子,节省成本;另外,还使得最终的导电端子具有适当的弹性,提升电气连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机构和切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压线齿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压线齿轮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6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滚丝压线机构,包括有压线机构支架1,压线机构支架1上设有一组以上的压线齿轮机构2,本实施例中以压线机构支架1上设有前压线齿轮机构21和后压线齿轮机构22为例说明;压线机构支架1连接有导线机构3,导线机构3上安装有切线机构4。

前压线齿轮机构21包括有安装在所述压线机构支架1上的第一齿轮安装座211,第一齿轮安装座211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伞齿轮212和第一被动伞齿轮213;第一齿轮安装座211上还设有驱动第一主动伞齿轮212的第一压线电机214;后压线齿轮机构22包括有安装在所述压线机构支架1上的第二齿轮安装座221,第二齿轮安装座221上安装有相互啮合的第二主动伞齿轮222和第二被动伞齿轮223;第二齿轮安装座221上还设有驱动第二主动伞齿轮222的第二压线电机224;

两组压线齿轮机构的主动伞齿轮与被动伞齿轮滚丝间隙缝交叉设置。伞齿轮又称锥形齿轮,伞齿轮从前端至尾端,其上的各条齿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大,调节金丝在两个啮合的伞齿轮间隙中的前后位置,就可以调整金丝碾压之后的波浪幅度大小,以便满足设计要求,以便适应不同规格金丝的加工要求。

为便于调节第一主动伞齿轮212与第一被动伞齿轮213的间隙,所述的压线齿轮机构2的第一被动伞齿轮213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被动轮调节座2131,第一被动轮调节座2131再与第一齿轮安装座2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座211上设有连接第一被动轮调节座2131,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被动伞齿轮213与第一主动伞齿轮212间距的第一被动伞齿轮调节旋钮2132。通过正向或反向旋转调节所述的第一被动伞齿轮调节旋钮2132就可调节第一被动伞齿轮213相对于第一主动伞齿轮212的间隙;为便于调节第二主动伞齿轮222与第二被动伞齿轮223的间隙,所述的压线齿轮机构2的第二被动伞齿轮223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被动轮调节座2231,第二被动轮调节座2231再与第二齿轮安装座22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座221上设有连接第二被动轮调节座2231,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被动伞齿轮223与第二主动伞齿轮222间距的第二被动伞齿轮调节旋钮2232。通过正向或反向旋转调节所述的第二被动伞齿轮调节旋钮2232就可调节第二被动伞齿轮223相对于第二主动伞齿轮222的间隙。

为了实现前压线齿轮机构21与后压线齿轮机构22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在金丝在前压线齿轮机构21进线的前后位置作调整后,后压线齿轮机构22整体位置能相对于前压线齿轮机构21作相应调整;后压线齿轮机构22的齿轮安装座221滑动连接有压线模组调节座225,压线模组调节座225安装于压线机构支架1上,压线模组调节座225上设有用于调节齿轮安装座221位置的压线模组调节旋钮226。

导线机构3用于引导金丝进出路线,控制金丝进入前压线齿轮机构21进线的前后位置,具体结构包括有导线支架31,导线支架31上通过滑动组件32与所述压线机构支架1滑动可调连接,导线支架31上设有分别与前压线齿轮机构21和后压线齿轮机构22的进线一侧和出线一侧对应的导线套管33;本实施例中导线支架31上设有三段导线套管33,三段导线套管33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两组压线齿轮机构2的主动伞齿轮与被动伞齿轮滚丝间隙缝交叉点位置对应。

切线机构4用于在金丝的长度达到制作一个导电端子所需的长度之后,切断金丝;具体结构包括有相对于导线支架31滑动连接的刀片导向块41,刀片导向块41上安装有与所述导线套管33出口对应的刀片42,所述导线支架31上还安装有驱动刀片导向块41滑动的切线气缸43。切线气缸43顶伸,刀片42切断导线套管33出口的金丝。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放线机构5的后方,放线机构5将整卷的金丝连续释放出,金丝经导线套管33的引导下依次经过前压线齿轮机构21和后压线齿轮机构22,形成所需的波浪状金丝后供应给后续的绕线机构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