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隔热耐高温的辊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0199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道输送设备,具体说是一种高效隔热耐高温的辊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耐高温辊子结构,辊身大多采用整体铸造,再与辊轴相穿后焊接加工,整根辊子均采用昂贵的耐热钢材料,以适应高温钢坯的输送作业;但是现有的耐高温辊子,由于其辊身都是耐热钢,导热面积大,输送高温钢坯时往往还存在大的热量通过辊身传递至辊轴,从而导致辊轴温度过高,进而降低辊子及其相关的轴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而昂贵的耐热钢材料也使得辊子的制作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范围得工业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减少高温钢坯通过辊环传递至辊轴的热量又能降低辊子制造成本的高效隔热耐高温的辊子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隔热耐高温的辊子结构,包括一辊轴;所述辊轴上两端各安装有一耐热挡边,而两侧耐热挡边之间还设置有一排间隔均匀的辊环,所述的辊环同样安装在辊轴上,而相邻辊环之间以及辊环与耐热挡边之间均填充有耐火浇筑料;所述的辊环的外径小于耐热挡边上外径,而耐火浇筑料的浇筑高度与辊环的外径相持平。

作为优选,所述的辊轴的一端部还设置有旋转接头;且辊轴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旋转接头相连通的水冷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的辊环为片状结构,且辊环的厚度设置为1-10mm。

作为优选,所述的辊环共至少设置有三片,而耐火浇筑料则相应设置;所述的辊环的数量可根据辊轴的长度要求以及耐热挡边的间距的实际情况相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边的端部设置有锥形面;所述的辊环和耐火浇筑料的浇筑高度与锥形面底端相持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耐热挡边之间并没有整体安装昂贵的耐热钢材料,而是安装了间隔均匀的片状的辊环,在辊环之间填充耐火浇筑料,耐火浇筑料与辊环交错设置,辊环的厚度仅设置为1-10mm,这样在输送时与高温钢坯相接触的辊面绝大多数是耐火浇筑料,减少了高温钢坯通过辊环传递至辊轴的热量,从而使辊子达到隔热耐高温的目的;而且这样设置减少辊子的钢材用量,通过廉价的耐火浇筑料来代替传输,可以极大的降低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辊轴前端还设置有旋转接头,而内部则设置有水冷通道,旋转接头可外接安装冷却水装置,冷却水从旋转接头流入到水冷通道,带走辊轴上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辊轴的目的,可以大幅度的给辊轴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隔热耐高温的辊子结构,包括一辊轴1;所述辊轴1上两端各安装有一耐热挡边2,而两侧耐热挡边2之间还设置有一排间隔均匀的辊环3,所述的辊环3同样安装在辊轴1上,而相邻辊环3之间以及辊环3与耐热挡边2之间均填充有耐火浇筑料4;所述的辊环3的外径小于耐热挡边2的外径,而耐火浇筑料4的浇筑高度与辊环3的外径相持平。

所述的辊轴1的一端部还设置有旋转接头5;且辊轴1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旋转接头5相连通的水冷通道6;所述的辊环3为片状结构,且辊环3的厚度设置为1-10mm。所述的辊环3共至少设置有三片,而耐火浇筑料4则相应设置;所述的辊环3的数量可根据辊轴1的长度要求以及耐热挡边2的间距的实际情况相对应设置。

所述的挡边2的端部设置有锥形面21;所述的辊环3和耐火浇筑料4的浇筑高度与锥形面底端相持平。

本实用新型耐热挡边之间并没有整体安装昂贵的耐热钢材料,而是安装了间隔均匀的片状的辊环,在辊环之间填充耐火浇筑料,耐火浇筑料与辊环交错设置,辊环的厚度仅设置为1-10mm,这样在输送时与高温钢坯相接触的辊面绝大多数是耐火浇筑料,减少了高温钢坯通过辊环传递至辊轴的热量,从而使辊子达到隔热耐高温的目的;而且这样设置减少辊子的钢材用量,通过廉价的耐火浇筑料来代替传输,可以极大的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辊轴前端还设置有旋转接头,而内部则设置有水冷通道,旋转接头可外接安装冷却水装置,冷却水从旋转接头流入到水冷通道,带走辊轴上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辊轴的目的,可以大幅度的给辊轴降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