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组装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828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组装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组装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加工水平的提升,电气控制方面的硬件和软件逐渐趋于成熟。大幅面和中幅面的加工机床的性能越来越稳定,其中,火焰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和激光焊接机逐渐被应用到工业生产加工中。

发明人在研究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现有的大幅面加工机床的横向跨梁一般采用焊接方式成型,材料一般采用焊接性能较好的普通低碳钢。由于普通低碳钢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较大,理论上单位长度为1米的钢材,在环境温度温差为1摄氏度的情况下,膨胀变化量为0.00001米。这就导致在高温加工中,装设有激光切割头的横向跨梁的长度变化较大,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因此,无法降低环境温度变化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的降低环境温度变化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组装梁结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纵向滑轨、第二纵向滑轨、第一纵向滑块、第二纵向滑块、横向跨梁和横向移动滑块;

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纵向滑轨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二纵向滑轨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上;

所述第一纵向滑块装设在所述第一纵向滑轨上;所述第二纵向滑块装设在所述第二纵向滑轨上;

其中,所述横向跨梁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数量预设的线性滑块;

所述第一纵向滑块上装设有第一线性滑轨和第二线性滑轨;

所述第一线性滑轨与所述第二线性滑轨相互平行装设;

所述横向跨梁的一端通过所述数量预设的线性滑块装设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的所述第一线性滑轨和所述第二线性滑轨上;

所述横向跨梁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纵向滑块上;

横向移动滑块装设在所述横向跨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装梁结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第一纵向滑轨、第二纵向滑轨、第一纵向滑块、第二纵向滑块、横向跨梁和横向移动滑块。由所述横向跨梁的一端通过所述数量预设的线性滑块装设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的所述第一线性滑轨和所述第二线性滑轨上;所述横向跨梁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纵向滑块上的结构可知:当所述横向跨梁受热膨胀时,所述横向跨梁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一纵向滑块滑动,减少了所述横向跨梁受热膨胀导致设备损坏的事故,减少了温度对加工作业的影响,增强了加工设备的适配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装梁结构实现了加工精度的提高,降低了环境温度对激光加工的影响,提高了加工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各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组装梁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纵向滑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向跨梁的反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组装梁结构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纵向滑块和横向跨梁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基座、2-第二基座、3-第一纵向滑轨、4-第二纵向滑轨、5-第一纵向滑块、51-第一线性滑轨、52-第二线性滑轨、6-第二纵向滑块、7-横向跨梁、8-横向移动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组装梁结构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装梁结构,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第一纵向滑轨3、第二纵向滑轨4、第一纵向滑块5、第二纵向滑块6、横向跨梁7和横向移动滑块8。

所述第一纵向滑轨3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1上。所述第二纵向滑轨4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2上。所述第一基座1与所述第二基座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装设在所述第一纵向滑轨3上。所述第二纵向滑块6装设在所述第二纵向滑轨4上。所述横向跨梁7的一端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上,所述横向跨梁7相对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线性滑动。所述横向跨梁7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纵向滑块6上。所述横向移动滑块8装设在所述横向跨梁7上。

其中,所述第一基座1用于所述第一纵向滑轨3的安装,所述第二基座2用于所述第二纵向滑轨4的安装,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2根据所述横向跨梁7的长度相隔预设距离安装。所述第一纵向滑轨3和所述第二纵向滑轨4用于所述横向跨梁7的纵向滑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和所述第二纵向滑块6配合实现所述横向跨梁7的纵向滑动,且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用于实现所述横向跨梁7横向方向的位置调整。所述横向跨梁7用于所述横向移动滑块8的横向滑动。所述横向移动滑块8用于装设加工装置。

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跨梁7的一端下表面设置有数量预设的线性滑块。

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上装设有第一线性滑轨51和第二线性滑轨52。所述第一线性滑轨51和所述第二线性滑轨5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线性滑轨51与所述第二线性滑轨52相互平行装设,并且所述第一线性滑轨51和所述第二线性滑轨52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底部的导向槽方向相互垂直。

其中,所述横向跨梁7的一端通过所述数量预设的线性滑块装设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的所述第一线性滑轨51和所述第二线性滑轨52上。所述横向跨梁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纵向滑块6上。所述横向移动滑块8装设在所述横向跨梁7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跨梁7的下表面上装设有6个线性滑块。所述第一线性滑轨51和所述第二线性滑轨52上分别套接3个线性滑块。

当加工过程中,所述横向跨梁7因受热膨胀时,所述横向跨梁7的横向距离变长,所述横向跨梁7向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的方向延伸。

结合图1~图5。当加工设备工作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装梁的结构变化,详细如下:

当设备加工过程中,装设在所述横向跨梁7上的激光发生器发出激光束进行工件的加工,此时,所述横向跨梁7受到激光束的辐射和/或受到空气中的温度的影响后,体积膨胀,使所述横向跨梁7的横向长度增长。所述横向跨梁7膨胀后,向第一纵向滑块5的方向扩展,通过所述横向跨梁7上数量预设的线性滑块、以及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上的第一线性滑轨51和第二线性滑轨52的相互作用,调整所述横向跨梁7的横向距离。当关闭激光发生器后,所述横向跨梁7温度下降,体积缩小,所述横向跨梁7恢复至原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装梁结构,主要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装梁结构,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第一纵向滑轨3、第二纵向滑轨4、第一纵向滑块5、第二纵向滑块6、横向跨梁7和横向移动滑块8。由所述横向跨梁7的一端通过所述数量预设的线性滑块装设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的所述第一线性滑轨51和所述第二线性滑轨52上;所述横向跨梁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纵向滑块6上的结构可知:当所述横向跨梁7受热膨胀时,所述横向跨梁7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一纵向滑块5滑动,避免所述横向跨梁7受热膨胀导致设备损坏,减少了温度对加工作业的影响,增强了加工设备的适配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装梁结构实现了加工精度的提高,降低了环境温度对激光加工的影响,提高了加工的成品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