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0295阅读:2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



背景技术:

在钣金件的设计时,遇到直角位置一般都会开工艺口,以便于冲压件制造,因为较大角度的曲线轮廓的翻边经常会出现开裂或者叠料等缺陷。但如果因为设计需求遇到这种零件结构,制造时为了控制材料在流动过程当中的走向,不造成开裂或者叠料,一般都会采取拉延成形后切边获取边线,或者增加工序切除叠料部分或开裂部分,而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零件的生产控制成本和质量风险。

请参阅图1,以带有直角特性的汽车冲压件为例,研究其成形时的材料流动特性,从材料流向1'和材料流向2'可以看出,该零件在翻边成形时很容易在图中的标记位置a形成叠料,将严重影响该零件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在不增加材料和加工工序的基础上,很好的解决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成形可能出现的开裂或者叠料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包括上模机构、下模机构和导向机构,其中:

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凸模垫板和凸模,所述上模板、凸模垫板和凸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下模机构包括凹模框、凹模垫板、下模板、模脚、凹模、顶料芯和顶杆,所述模脚、下模板和凹模垫板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凹模框呈上下端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凹模框设置在所述凹模垫板的顶端;所述凹模呈上下端开口的中空槽状结构,所述凹模设置在所述凹模框内;所述顶料芯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模内,所述顶料芯的顶端面采用倾斜面结构;所述模脚、下模板和凹模垫板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顶杆安装孔,所述顶杆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模脚、下模板和凹模垫板的顶杆安装孔后与所述顶料芯相连;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柱固定座、导柱和限位柱,所述导柱固定座设置在所述下模板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凹模垫板的一侧;所述导柱的顶端与所述上模板相连,底端与所述导柱固定座相连;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导柱上,且位于所述导柱固定座的上方。

上述的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其中,所述顶料芯的顶端面的倾斜角度为15°。

上述的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其中,所述凸模位于所述凹模的正上方。

上述的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其中,所述顶杆的底端位于所述模脚的外部。

上述的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其中,所述下模板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在不增加材料和加工工序的基础上,很好的解决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成形可能出现的开裂或者叠料问题,尤其适合于大角度翻边成形的无开口钣金。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直角特性的汽车冲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包括上模机构、下模机构和导向机构。

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1、凸模垫板2和凸模3,上模板1、凸模垫板2和凸模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凸模垫板2固定在上模板1的底端的中部,凸模3固定在凸模垫板2的底端。

下模机构包括凹模框4、凹模垫板5、下模板6、模脚7、凹模8、顶料芯9和顶杆10,模脚7、下模板6和凹模垫板5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下模板6固定在模脚7上,凹模垫板5固定在下模板6的顶端的中部;凹模框4呈上下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凹模框4设置在凹模垫板5的顶端;凹模8呈上下端开口的中空槽状结构,凹模8设置在凹模框4内;顶料芯9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凹模8内,顶料芯9的顶端面采用倾斜面结构,顶料芯9的顶端面的倾斜角度为15°;模脚7、下模板6和凹模垫板5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顶杆安装孔,顶杆10的顶端依次穿过模脚7、下模板6和凹模垫板5的顶杆安装孔后与顶料芯9相连,顶杆10的底端位于模脚7的外部,这样顶杆10上下移动时带动顶料芯9在凹模8内上下移动。下模板6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吊耳11。

凸模3位于凹模8的正上方。

导向机构包括导柱固定座12、导柱13和限位柱14,导柱固定座12设置在下模板6的顶端,且位于凹模垫板7的一侧;导柱13位于上模板1和导柱固定座12之间,导柱13的顶端与上模板1相连,底端与导柱固定座12相连;限位柱14设置在导柱13上,且位于导柱固定座12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使用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打开,将待直角翻边成形的工序件20放置到带斜度的顶料芯9上;

(2)上模机构下行,凸模3压紧工序件20,随后翻边成形的凹模8与工序件20接触,随着顶料芯9向下运动,工序件20的直角位置优先接触凹模8进行翻边,随后,两个直边进行翻边,直到限位柱14碰死后即限位柱14碰到导柱固定座12后,翻边成形完毕;

(3)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打开,顶杆10向上移动,带动顶料芯9向上从凹模8中顶出翻边成形的工序件20。

再请参阅图1,以带有直角特性的汽车冲压件为例,研究其成形时的材料流动特性,从材料流向1'和材料流向2'可以看出,该零件在翻边成形时很容易在图中的标记位置a形成叠料,将严重影响该零件的外观质量。经过考虑,本专利申请人通过改变零件的翻边成形角度的方式,设计了一套针对此种翻边零件的冲压成形模具。顶料芯9的顶端面采用倾斜角度为15°的倾斜面结构,在翻边过程中,可以调整材料流向1'和材料流向2'的材料流速,使材料流向1'和材料流向2'的材料同时进行翻边。叠料位置a优先进行翻边,限制材料向易叠料位置的流动,使多余材料向易叠料位置周围均匀流动,从而达到防止叠料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冲压成形模具,在不增加材料和加工工序的基础上,很好的解决无开口钣金直角翻边成形可能出现的开裂或者叠料问题。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