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垃圾压实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2537发布日期:2018-07-10 23:4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市政垃圾压实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是指城市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垃圾,指不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广义上的垃圾,是指人们不需要的、无用的、或者令人恶心的东西。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

垃圾回收有助于对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达到了废物再利用的效果,目前的垃圾回收装置存在处理繁琐、回收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垃圾压实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垃圾压实处理装置,包括支架、进料斗、水份处理腔、伸缩机构、压缩室和收集槽;所述水份处理腔上方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与水份处理腔固定连接且相通,水份处理腔左侧设置有旋转电机A,旋转电机A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贯穿水份处理腔左端伸入水份处理腔内,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叶片,螺纹叶片的每个叶片从左向右间距逐渐变小;所述水份处理腔右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室,压缩室包括上压缩室和下压缩室,上压缩室左端与水份处理腔固定连接,右端与支架固定连接,下压缩室左端与上压缩室铰接,右端与上压缩室接触连接;所述下压缩室左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B,电动伸缩杆B下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右端与下压缩室铰接,左端铰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A;所述下压缩室右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上端与下压缩室铰接,挡板下端铰接有滑块,滑块下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滑槽B,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B内,固定板左端设置有矩形框;所述上压缩室内设置有压缩板,压缩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的推杆上方设置有伸缩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水份处理腔下端设置有出水孔,水份处理腔下方设置有收集罩,收集罩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缩室为长方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压缩室左端与上压缩室铰接部位上端设置有进口,进口与水份处理腔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B的右端贯穿下压缩室且固定连接有推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下端设置有收集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旋转电机B、套筒、螺纹杆、传动槽、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旋转电机B设置在传动槽上方,旋转电机B的输出轴贯穿传动槽,伸入传动槽内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贯穿传动槽,且上端螺纹连接有套筒,套筒上端与支架固定连接,传动槽下端与推杆固定连接,旋转电机B右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左侧与传动槽固定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滑杆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电机B为正反转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过不断变小的叶片间距对垃圾进行挤压,将垃圾内污水挤出,方便后续处理,通过旋转电机B的正转,反转短,使得推杆带动压缩板上下运动,通过压缩板与压缩室的配合,实现了对垃圾的压实操作,压实处理后,电动伸缩杆B带动活动板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杆使下压缩室倾斜,方便压实后的垃圾推出,将垃圾进行压实能方便垃圾的运输和回收,能提高对垃圾处理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市政垃圾压实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市政垃圾压实处理装置中压实垃圾倾倒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市政垃圾压实处理装置中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中:1-进料斗、2-水份处理腔、3-旋转电机A、4-旋转轴、5-螺纹叶片、6-出水孔、7-收集罩、8-导液管、9-水槽、10-电动伸缩杆A、11-活动板、12-连接杆、13-收集槽、14-固定板、15-滑块、16-挡板、17-电动伸缩杆B、18-推板、19-下压缩室、20-上压缩室、21-压缩板、22-推杆、23-滑槽A、24-滑杆、25-传动槽、26-从动齿轮、27-主动齿轮、28-旋转电机B、29-套筒、30-螺纹杆、31-支架、32-滑槽B、33-矩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市政垃圾压实处理装置,包括支架31、进料斗1、水份处理腔2、伸缩机构、压缩室和收集槽13;所述水份处理腔2上方设置有进料斗1,进料斗1与水份处理腔2固定连接且相通,需处理的垃圾从进料斗1进入水份处理腔2内,水份处理腔2左侧设置有旋转电机A3,旋转电机A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4,旋转轴4贯穿水份处理腔2左端伸入水份处理腔2内,旋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叶片5,螺纹叶片5的每个叶片从左向右间距逐渐变小,旋转电机A3转动时通过旋转轴4带动螺纹叶片5转动,螺纹叶片5转动时带动垃圾向右移动,同时通过不断变小的叶片间距对垃圾进行挤压,将垃圾内污水挤出;所述水份处理腔2下端设置有出水孔6,螺纹叶片5挤压出的污水通过出水孔6排出,水份处理腔2下方设置有收集罩7,收集罩7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管8,导液管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槽9,从出水孔6排出的污水被收集罩7收集,然后通过导液管8进入水槽9内,待处理;所述水份处理腔2右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室,压缩室包括上压缩室20和下压缩室19,压缩室为长方体结构,上压缩室20左端与水份处理腔2固定连接,右端与支架31固定连接,下压缩室19左端与上压缩室20铰接,右端与上压缩室20接触连接,下压缩室19左端与上压缩室20铰接部位上端设置有进口,进口与水份处理腔2相通,水份处理腔2内的垃圾通过进口进入压缩室内;所述下压缩室19左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B17,电动伸缩杆B17的右端贯穿下压缩室19且固定连接有推板18,电动伸缩杆B17下端设置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右端与下压缩室19铰接,左端铰接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A10,电动伸缩杆A10收缩时带动活动板11向下移动;所述下压缩室19右端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上端与下压缩室19铰接,挡板16下端铰接有滑块15,滑块15下端设置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上设置有滑槽B32,滑块15滑动连接在滑槽B32内,固定板14左端设置有矩形框33;所述固定板14下端设置有收集槽13;所述上压缩室20内设置有压缩板21,压缩板21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22,所述的推杆22上方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旋转电机B、套筒29、螺纹杆30、传动槽25、主动齿轮27和从动齿轮26,旋转电机B28设置在传动槽25上方,旋转电机B28为正反转电机,旋转电机B28的输出轴贯穿传动槽25,伸入传动槽25内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27,旋转电机B28转动时通过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27转动,主动齿轮27左侧啮合有从动齿轮26,从动齿轮26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螺纹杆30贯穿传动槽25,且上端螺纹连接有套筒29,套筒29上端与支架31固定连接,主动齿轮27转动时,通过与从动齿轮26的啮合作用,带动螺纹杆30转动,螺纹杆30在套筒29内转动时带动传动槽25移动,传动槽25下端与推杆22固定连接,旋转电机B28右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滑杆24,滑杆24左侧与传动槽25固定连接,支架31上设置有滑槽23,滑杆24滑动连接在滑槽23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市政垃圾压实处理装置,将需要处理的垃圾放入到进料斗1内,进料斗1内的垃圾进入水份处理腔2内,旋转电机A3转动时通过旋转轴4带动螺纹叶片5转动,螺纹叶片5转动时带动垃圾向右移动,同时通过不断变小的叶片间距对垃圾进行挤压,将垃圾内污水挤出,螺纹叶片5挤压出的污水通过出水孔6排入到收集罩7内,再通过导液管8进入到水槽9内,等待处理,水份处理腔2内的垃圾进入到压缩室内,旋转电机B28正转时,通过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27转动,主动齿轮27转动时,通过与从动齿轮26的啮合作用,带动螺纹杆30转动,螺纹杆30在套筒29内转动时带动传动槽25向下移动,从而传动槽25通过推杆22推动压缩板21向下移动对垃圾进行挤压,挤压完成后,旋转电机B28反转,此时压缩21向上移动到上压缩室20内,此时电动伸缩杆A10收缩,带动活动板11向下移动,活动板11通过连接杆12带动下压缩室19向下转动,此时滑块15向右移动,挡板16向上转动,转动一定位置后,电动伸缩杆B17伸长通过推板18将压成块的垃圾推出,掉落到收集槽13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