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臂式自动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7737发布日期:2018-06-05 20:0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臂式自动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臂式自动装配机。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Ball Pin孔内垫片都是采用治具定位,手动组装零件,员工需要100%全检是否有漏装或多装的情况。由此造成人为影响因素多,节拍慢且劳动强度大,其质量的好坏与人员的装配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臂式自动装配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臂式自动装配机,包括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

所述第一工位包括治具一、气缸一、气缸二、支杆、传感器,所述气缸一与所述治具一连接,所述支杆上设有相机一,所述气缸二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二工位包括治具二、气缸三、治具三,所述气缸三与所述治具三连接,所述第二工位上设有并排放置的扭力扳手一、扭力扳手二、扭力扳手三;

所述第三工位包括振动盘、连接块、感应器、电缸、气缸四、气缸五、气缸六、气缸七、气缸八、气缸九、治具四,所述振动盘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感应器连接,所述气缸九的下方设有压杆,所述气缸六、气缸八分别位于所述治具五的两侧,所述气缸四的下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治具四的上方,所述电缸与所述治具四连接。

优选地,所述治具一上设有检测是否漏装弹簧的感应开关一,所述治具二的上方设有检测是否漏装的感应开关二。

优选地,所述第二工位还包括用于检测活塞和象足高度的检测器。

优选地,所述治具四的下方设有定位芯棒。

优选地,所述定位芯棒的上方设有相机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摇臂式自动装配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加了各种防呆功能,采用PLC控制,通过各类型传感器和相机检测设备来反馈是否有漏装或多装的情况。很好的降低了人为的影响因素,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装配机后,由原来的2个人操作现改为一个人操作,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装配时间由原来的4分钟1件提高到2分钟1件,达到了批量生产的要求。并且各工位都具有各种防呆功能,降低了人为原因的影响因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摇臂式自动装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1.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3.第三工位;11.工件;12.治具一;13.气缸一;14.气缸二;15.传感器;16.相机一;17.感应开关一;22.治具二;23.气缸三;24.治具三;25.感应开关二;26.检测器;27.扭力扳手一;28.扭力扳手二;29.扭力扳手三;31.振动盘;32.连接块;33.感应器;34.治具四;36.定位芯棒;37.气缸四;38.压板;39.相机二;310.气缸五;311.治具五;312.气缸六;313.气缸七;314.压杆;315.气缸八;316.电缸;317.气缸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4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摇臂式自动装配机,包括第一工位1、第二工位2、第三工位3;

所述第一工位1包括治具一12、气缸一13、气缸二14、支杆、传感器15,所述气缸一13与所述治具一12连接,所述支杆上设有相机一16,所述气缸二14与所述传感器15连接;

所述第二工位2包括治具二22、气缸三23、治具三24,所述气缸三23与所述治具三24连接,所述第二工位2上设有并排放置的扭力扳手一27、扭力扳手二28、扭力扳手三29;

所述第三工位3包括振动盘31、连接块32、感应器33、电缸316、气缸四37、气缸五310、气缸六312、气缸七313、气缸八315、气缸九317、治具四37,所述振动盘31通过连接块32与所述感应器33连接,所述气缸九317的下方设有压杆314,所述气缸六312、气缸八315分别位于所述治具五311的两侧,所述气缸四37的下方设有压板38,所述压板38位于所述治具四34的上方,所述电缸316与所述治具四3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治具一12上设有检测是否漏装弹簧的感应开关一17,所述治具二22的上方设有检测是否漏装的感应开关二2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位2还包括用于检测活塞和象足高度的检测器2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治具四34的下方设有定位芯棒3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芯棒36的上方设有相机二39。

第一工位1用于装配Ball Pin孔内垫片和弹簧,将工件11人工放置在治具一12上,双手触摸启动开关,气缸一13将治具一12翻转90°。气缸二14将传感器15推到工件Ball Pin孔上方,检测Ball Pin孔台阶端面距离然后气缸二14带动传感器15返回原位置。相机一16检测Ball Pin孔内是否已装有垫片,如有,设备报警。手动放入垫片,双手触摸启动开关,气缸二14将传感器5推到工件Ball Pin孔上方,检测Ball Pin孔台阶端面距离,通过两次距离差,检测是否有多装垫片,如多装,设备报警。手动放入Ball Pin孔内弹簧,双手触摸启动开关,相机一16检测是否漏装,如漏装,设备报警。手动放入Ball Pin,双手触摸启动开关,相机一16检测是否漏装,如漏装,设备报警。如检测合格,气缸一13将治具一12拉回原来位置,手动装入活塞和Ball Pin螺丝。将象足弹簧装入象足,手动将象足和象足弹簧装入工件内,感应开关一17检测是否漏装弹簧,如漏装,设备报警。取下工件,移入下一工位。

第二工位2用于调节活塞和象足高度,装配活塞和象足螺母,拧紧活塞和象足螺母及Ball Pin螺丝。将工件11人工放置在治具二22上,双手触摸启动开关,气缸三23向上运动,带动治具三24夹紧工件,同时设备开始通气。用电动枪调节活塞和象足的高度,感应开关二25检测是否有漏调活塞和象足高度,如漏调,无法执行下一步,检测器26检测活塞和象足高度是否调节到位,如未到位,无法执行下一步。到位则设备断气。手动装入活塞和象足螺母,用扭力扳手一27拧紧活塞螺母,用扭力扳手二28拧紧象足螺母,用扭力扳手三29拧紧Ball Pin螺丝,如漏拧扭力扳手,执行下一步,设备报警。双手触摸启动开关,气缸三23向下运动,带动治具三24放松工件,取下工件移入下一工位。

第三工位3用于装配控制阀,内弹簧,外弹簧,垫片和卡簧。在装配之前,将垫片放置在振动盘31内,振动盘振动将垫片通过连接块32送到装配位置,当感应器33感应到有垫片,则振动盘31停止振动。将工件11放置在治具四34上,用定位芯棒36定位工件,双手触摸启动开关,气缸四37带动压板38夹紧工件。手动装入控制阀,内弹簧和外弹簧,双手触摸启动开关,电缸316带动治具到检测位置,相机二39检测是否漏装控制阀,内弹簧和外弹簧,如漏装,设备报警。

检测完成,电缸带动治具到装配位置,气缸五310将治具四34顶起到装配位置,气缸六312向右运动将装在治具五311上的卡簧推到装配位置,设备通气,气缸七313带动压杆314向下接触卡簧后,吸住卡簧然后气缸六312返回,气缸八315向左将垫片推到装配位置,气缸七313带动压杆314向下接触垫片后,卡住垫片后返回,气缸九317带动压杆314向下运动,将垫片和卡簧压入控制阀孔内,压装完成后气缸九317带动压杆314返回原位置,电缸316带动治具四34返回原位置,气缸四37带动压板38松开工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摇臂式自动装配机,增加了各种防呆功能,采用PLC控制,通过各类型传感器和相机检测设备来反馈是否有漏装或多装的情况。很好的降低了人为的影响因素,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装配机后,由原来的2个人操作现改为一个人操作,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装配时间由原来的4分钟1件提高到2分钟1件,达到了批量生产的要求。并且各工位都具有各种防呆功能,降低了人为原因的影响因素。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