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条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406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冲压机,具体涉及一种板条冲压机。



背景技术:

在慢速电动车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处理一些小的金属板条,比如在截面为L型的金属板条上设置缺口,用于适应车体上其它部件的安装。现有冲压设备多为针对性较强的设备,而应用范围较广的冲压设备多为大型设备,从而不适用于本背景下的生产利用。

本实用新型是在小型冲压机的基础上的一个改进,应用的冲压机包括增压部分、压力管和在压力管末端设置的冲压顶头,其中,增压部分对压力管瞬间加压,使得冲压顶头瞬间向外顶出而对冲压顶头前方部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条冲压机,应用于在小型生产车间中,加工慢速电动车生产制造过程中对金属板条冲压缺口。

一种板条冲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机和板条定位装置,所述冲压机的压力管末端安装在所述板条定位装置上,所述板条定位装置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座台和下座台,所述上座台和下座台通过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座台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冲压槽,在所述下座台上靠近所述冲压槽的位置固定有限位板和定位滑杆,在所述定位滑杆上设置有滑台和压缩弹簧,所述滑台与所述定位滑杆滑动配合,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定位滑杆上且位于所述滑台和下座台之间;

在所述滑台的下端面上固定有板条冲压头,所述板条冲压头的横截面与所述冲压槽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在所述滑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力柱,在所述上座台上对应所述传力柱的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压力管的末端端部固定在所述穿孔内,所述传力柱的上端面与所述压力管末端的冲压顶头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金属板条放置在冲压槽上,并由限位板对金属板进行限位,冲压机冲压一次,冲压顶头冲击所述传力柱,传力柱带动滑台和板条冲压头沿滑杆向所述冲压槽移动,板条冲压头到达冲压槽的位置时,将金属板条覆盖在冲压槽上的部分冲压掉,从而在金属板条上形成需要的缺口;另外,冲压动作进行时,压缩弹簧被压缩蓄能,冲压动作完成后,压缩弹簧释放能量,滑台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所述传力柱重新与所述冲压顶头接触。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在所述下座台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滑杆,所述定位滑杆穿设在所述滑台上,这样,使滑台的移动更稳定;另外,所述冲压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合小型冲压机的原有功能上增设板条定位装置,使本实用新型能在金属板条上冲压出特定规格的缺口,且结构简单易操作;设置的上座台、下座台、侧板、滑台和滑杆等结构装配所述板条定位装置,使得板条定位装置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出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压机;2、压力管;3、上座台;4、侧板;5、定位滑杆;6、滑台;61、传力柱;7、压缩弹簧;8、限位板;9、下座台;10、冲压台;11、冲压槽;12、板条冲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板条冲压机,包括冲压机1和板条定位装置,所述冲压机1的压力管2末端安装在所述板条定位装置上,所述板条定位装置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座台3和下座台9,所述上座台3和下座台9通过侧板4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座台9的上端面一体化设置有冲压台10,在所述冲压台10上开设有冲压槽11,在所述冲压台10上靠近所述冲压槽11的位置固定有限位板8和定位滑杆5,在所述定位滑杆5上设置有滑台6和压缩弹簧7,所述滑台6与所述定位滑杆5滑动配合,所述压缩弹簧7套在所述定位滑杆5上且位于所述滑台6和冲压台10之间;

在所述滑台6的下端面上固定有板条冲压头12,所述板条冲压头12的横截面与所述冲压槽11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在所述滑台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力柱61,在所述上座台上对应所述传力柱61的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压力管2的末端端部固定在所述穿孔内,所述传力柱61的上端面与所述压力管2末端的冲压顶头接触。

其中,在所述冲压台10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滑杆5,所述定位滑杆5穿设在所述滑台6上,这样,使滑台6的移动更稳定;另外,所述冲压槽11的横截面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金属板条放置在冲压槽11上,并由限位板8对金属板进行限位,冲压机1冲压一次,冲压顶头冲击所述传力柱61,传力柱61带动滑台和板条冲压头12沿滑杆向所述冲压槽11移动,板条冲压头12到达冲压槽11的位置时,将金属板条覆盖在冲压槽11上的部分冲压掉,从而在金属板条上形成需要的缺口;另外,冲压动作进行时,压缩弹簧7被压缩蓄能,冲压动作完成后,压缩弹簧7释放能量,滑台6在压缩弹簧7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所述传力柱61重新与所述冲压顶头接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