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手动式弯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604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折机,尤其涉及一种小型手动式弯折机。



背景技术:

在工程中经常需要加工辅助弯折一些钢筋构件,由于辅助用的钢筋构件需要数量比较少,采用大型数控弯折机成本较高,且需要提前输入一定的弯折参数,比较麻烦,这就需要一台小巧简便的手动钢筋弯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手动式弯折机,解决了加工数量较少的辅助用的钢筋构件,采用大型数控弯折机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手动式弯折机,包括底座1、固定板A2、支撑板A3、支撑板B4、固定板B5、伸缩油缸6、滚动轴A7、滚动轴B8、滚动轴C9和旋转轮10,底座1上侧中部对称设置固定板A2,对称设置的所述固定板A2上部之间左、右分别设置支撑板A3、支撑板B4,且支撑板A3与固定板A2旋转连接,支撑板B4水平固定设置在固定板A2上,支撑板B4下部竖直设置固定板B5,伸缩油缸6上、下端分别与支撑板A3、底座1铰接,支撑板A3上旋转设置滚动轴A7,支撑板B4上旋转设置滚动轴B8,对称设置的所述固定板A2上端之间旋转设置滚动轴C9,且滚动轴C9位于滚动轴B8上侧,滚动轴C9的中心轴一端竖直安装旋转轮10。

所述的滚动轴C9上平行相对设置弯折板A11和弯折板B12,且弯折板A11、弯折板B12结构相同,固定板A2上端还设置固定柱13,且固定柱13位于滚动轴C9的一侧,便于辅助弯折一些非弧形的钢筋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钢筋分别从滚动轴A上侧、滚动轴C下侧和滚动轴B上侧通过,通过调节伸缩油缸使支撑板A左端做圆弧形移动,从而调节滚动轴A与滚动轴C之间的距离,通过拨动旋转轮驱动钢筋移动即可制作弧形钢筋构件;将钢筋伸进弯折板A和弯折板B之间的缝隙内,并使钢筋的一端穿过固定柱的上侧,拨动旋转轮即可将钢筋进行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辅助加工一些数量较少、所需钢筋直径较小的构件,且制造成本低。2、滚动轴C上平行相对设置弯折板A和弯折板B,且弯折板A、弯折板B结构相同,固定板A上端还设置固定柱,且固定柱位于滚动轴C的一侧,便于辅助弯折一些非弧形的钢筋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固定板A、3-支撑板A、4-支撑板B、5-固定板B、6-伸缩油缸、7-滚动轴A、8-滚动轴B、9-滚动轴C、10-旋转轮、11-弯折板A、12-弯折板B、13-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小型手动式弯折机,包括底座1、固定板A2、支撑板A3、支撑板B4、固定板B5、伸缩油缸6、滚动轴A7、滚动轴B8、滚动轴C9和旋转轮10,底座1上侧中部对称设置固定板A2,对称设置的所述固定板A2上部之间左、右分别设置支撑板A3、支撑板B4,且支撑板A3与固定板A2旋转连接,支撑板B4水平固定设置在固定板A2上,支撑板B4下部竖直设置固定板B5,伸缩油缸6上、下端分别与支撑板A3、底座1铰接,支撑板A3上旋转设置滚动轴A7,支撑板B4上旋转设置滚动轴B8,对称设置的所述固定板A2上端之间旋转设置滚动轴C9,且滚动轴C9位于滚动轴B8上侧,滚动轴C9的中心轴一端竖直安装旋转轮10。

所述的滚动轴C9上平行相对设置弯折板A11和弯折板B12,且弯折板A11、弯折板B12结构相同,固定板A2上端还设置固定柱13,且固定柱13位于滚动轴C9的一侧,便于辅助弯折一些非弧形的钢筋构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钢筋分别从滚动轴A上侧、滚动轴C下侧和滚动轴B上侧通过,通过调节伸缩油缸使支撑板A左端做圆弧形移动,从而调节滚动轴A与滚动轴C之间的距离,通过拨动旋转轮驱动钢筋移动即可制作弧形钢筋构件;将钢筋伸进弯折板A和弯折板B之间的缝隙内,并使钢筋的一端穿过固定柱的上侧,拨动旋转轮即可将钢筋进行弯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辅助加工一些数量较少、所需钢筋直径较小的构件,且制造成本低。2、滚动轴C上平行相对设置弯折板A和弯折板B,且弯折板A、弯折板B结构相同,固定板A上端还设置固定柱,且固定柱位于滚动轴C的一侧,便于辅助弯折一些非弧形的钢筋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