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料机构的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347发布日期:2018-09-07 23:1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中,除保证板料定位精准外,还需保证成型前板料尽量平整,使成型时板料尽量大的接触面积,以保证成型产品的品质。因此,如何实现板料成型前定位精准,板料平整,是模具制作工艺的一个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导料机构的冲压模具,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及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入托架及导出托架;所述导入托架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模的压边圈的侧边上的第一活套座、套设在第一活套座内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第一方管立柱以及焊接在第一方管立柱上端的导入托管;所述导入托管远离所述下模的一端弯折有斜导入段;所述导出托架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模的压边圈的侧边上的第二活套座、套设在第二活套座内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第二方管立柱以及焊接在第二方管立柱上端的导出托管;所述导出托管靠近所述下模的一端弯折有斜导出段,远离所述下模的一端弯折有斜落料段。

进一步地,所述导入托管与所述导出托管均为无缝不锈钢管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斜导入段与所述导入托管的主体之间的夹角呈165°。

进一步地,所述斜导出段与所述导出托管的主体之间的夹角呈165°,所述斜落料段与所述导出托管的主体之间的夹角呈13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管立柱与所述导入托管之间以及第二方管立柱与所述导出托管之间均焊接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下模上设置导料机构,通过导入托架将板料导入模具型腔中,通过导出托架将成型后工件导出,实现了板料、工件的快速送进与取出,使进出料方向规则,板料平整,防止板料的刚性碰撞,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结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具有导料机构的冲压模具,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未图示)及下模(1);所述下模(1)上设有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入托架及导出托架;所述导入托架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模(1)的压边圈的侧边上的第一活套座(2)、套设在第一活套座(2)内并通过锁紧螺栓(3)锁紧第一方管立柱(4)以及焊接在第一方管立柱(4)上端的导入托管(5);所述导入托管(5)远离所述下模(1)的一端弯折有斜导入段(51);所述导出托架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下模(1)的压边圈的侧边上的第二活套座(6)、套设在第二活套座(6)内并通过锁紧螺栓(3)锁紧第二方管立柱(7)以及焊接在第二方管立柱(7)上端的导出托管(8);所述导出托管(8)靠近所述下模(1)的一端弯折有斜导出段(81),远离所述下模(1)的一端弯折有斜落料段(82)。

进一步地,所述导入托管(5)与所述导出托管(8)均为无缝不锈钢管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斜导入段(51)与所述导入托管(5)的主体之间的夹角呈165°。

进一步地,所述斜导出段(81)与所述导出托管(8)的主体之间的夹角呈165°,所述斜落料段(82)与所述导出托管(8)的主体之间的夹角呈13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管立柱(4)与所述导入托管(5)之间以及第二方管立柱(7)与所述导出托管(8)之间均焊接有加强筋(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应用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