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数控车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6420发布日期:2018-06-15 21:3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数控车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数控车床的高效率是通过各个驱动装置来替代人力来实现,而数控车床的高精度则依靠于加工装置的稳定性,但是加工装置依靠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传统的驱动装置在运行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震动力,该股震动力则会直接传递至数控车床床身上,当数控车床产生震动力时,安装于数控车床床身上的加工装置则会受到震动力影响,加工装置无法稳定的进行加工动作,此时加工装置对工件加工后的加工精度则无法得到保障,无法保证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震数控车床,它能在运行时,对传递至床身上的震动力进行最大程度上的缓冲减震,避免加工装置受到影响,保证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震数控车床,包括床身以及设于床身上方的加工装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底部覆盖有一层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内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锥形件;所述橡胶垫内设有若干与锥形孔位置相对应的减震空间,减震空间与锥形孔相贯通;所述减震空间内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气囊;所述气囊中心位置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锥形孔相对的一端端口设有与锥形件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一弹簧;所述锥形件头部穿入弹簧内,锥形件外壁与弹簧接触,锥形件底面与橡胶垫底面齐平;所述减震空间外圈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减震腔室;所述减震腔室与减震空间通过一连接孔相贯通;所述减震腔室内设有一弹性囊;所述连接孔内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连接管;所述气囊通过连接管与弹性囊相贯通;所述弹性囊与减震腔室彼此相对的侧壁之间存在膨胀间距。

所述减震腔室与弹性囊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冲凸起,缓冲凸起呈半球状;所述缓冲凸起为弹性材质。

所述锥形孔外周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限位孔,限位孔与锥形孔相贯通;所述锥形件外壁上设有若干与限位孔相匹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孔与减震空间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挤压孔相贯通;所述限位杆连接有若干与挤压孔相匹配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一端抵压于气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减震数控车床可通过橡胶垫、弹簧、气囊以及弹性囊等部件形成多道缓冲,最大程度上对传递至数控车床床身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使床身上的震动力得到消除,使其无法对加工装置造成影响,加工装置能够稳定的进行加工,使加工装置的加工精度得到保障,保证加工质量,且随着数控车床床身上的震动力的消除,能够避免数控车床震动对地面造成损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万向减震数控车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数控车床,包括床身1以及设于床身1上方的加工装置2、驱动装置3,所述床身1底部覆盖有一层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锥形孔5;所述锥形孔5内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锥形件6;所述橡胶垫4内设有若干与锥形孔5位置相对应的减震空间7,减震空间7与锥形孔5相贯通;所述减震空间7内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气囊8;所述气囊8中心位置设有一通孔9;所述通孔9与锥形孔5相对的一端端口设有与锥形件6相匹配的导向孔10;所述通孔9内固定有一弹簧11;所述锥形件6头部穿入弹簧11内,锥形件6外壁与弹簧11接触,锥形件6底面与橡胶垫4底面齐平;所述减震空间7外圈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减震腔室12;所述减震腔室12与减震空间7通过一连接孔13相贯通;所述减震腔室12内设有一弹性囊14;所述连接孔13内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连接管15;所述气囊8通过连接管15与弹性囊14相贯通;所述弹性囊14与减震腔室12彼此相对的侧壁之间存在膨胀间距16。

所述减震腔室12与弹性囊14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冲凸起17,缓冲凸起17呈半球状;所述缓冲凸起17为弹性材质。

所述锥形孔5外周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限位孔18,限位孔18与锥形孔5相贯通;所述锥形件6外壁上设有若干与限位孔18相匹配的限位杆19;所述限位孔18与减震空间7之间通过若干均匀分布的挤压孔20相贯通;所述限位杆19连接有若干与挤压孔20相匹配的挤压杆21;所述挤压杆21一端抵压于气囊8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数控车床启动时,驱动装置3开始运行,加工装置2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开始加工,当驱动装置3开始运行时,驱动装置3则会产生震动力,由于驱动装置3设于数控车床床身1上,因此震动力会直接传递至床身1上。

数控车床床身1受震动力影响则会出现轻微的起伏运动,此时橡胶垫4则会接收床身1所有的震动力,该股震动力作用至橡胶垫4上时,橡胶垫4则会通过自身弹性性能形成第一道缓冲,对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使一部分震动力得到消除,而无法消除的震动力则会致使橡胶垫4出现起伏运动,同时将震动力传递至锥形件6上,当橡胶垫4受起伏运动影响被挤压时,锥形件6向着弹簧11方向移动,随着锥形件6移动,弹簧11被压缩并产生弹力,弹簧11的弹力则会形成第二道缓冲,对锥形件6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再一次消除一部分震动力,由于通孔9与锥形孔5相对的一端端口设有与锥形件6相匹配的导向孔10,因此在导向孔10的导向下,锥形件6能够稳定的向着弹簧11发生移动,保证弹簧11缓冲减震时的稳定性。

在导向孔10的导向下,锥形件6一旦向着弹簧11方向移动,锥形件6便会通过导向孔10对气囊8进行均匀的挤压,在锥形件6进行挤压时,锥形件6上的震动力会传递至气囊8内,气囊8内的气体流动状态则会发生改变,改变的气体流动轨迹则会在流动中使一部分震动力消除,且气囊8被挤压时,气囊8被压缩会产生弹力,气囊8的弹力则会直接对锥形件6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

当气囊8被锥形件6挤压时,气囊8内的气压瞬间升高,形成高压气流,高压气流直接通过连接管15冲向弹性囊14,高压气流在连接管15内的流动过程中造成损耗,该损耗则会直接造成夹杂在高压气流内的震动力的消除,高压气流瞬间冲入弹性囊14时,弹性囊14瞬间膨胀,膨胀后的弹性囊14则会形成弹力对高压气流进行缓冲,从而对高压气流内的震动力进行减震。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橡胶垫4、弹簧11、气囊8以及弹性囊14等部件形成多道缓冲,最大程度上对传递至数控车床床身1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使床身1上的震动力得到消除,使其无法对加工装置2造成影响,加工装置2能够稳定的进行加工,使加工装置2的加工精度得到保障,保证加工质量,且随着数控车床床身1上的震动力的消除,能够避免数控车床震动对地面造成损伤的情况。

减震腔室12与弹性囊14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冲凸起17,缓冲凸起17呈半球状,缓冲凸起17为弹性材质,当高压气流使弹性囊14发生膨胀时,膨胀的弹性囊14则会与缓冲凸起17对冲,对冲后的缓冲凸起17被压缩,同时产生弹力,对弹性囊14内的高压气流进行缓冲减震,起到辅助减震的效果。

当锥形件6向着弹簧11方向移动时,锥形件6会带动限位杆19上移,由于挤压杆21一端抵压于气囊8表面,因此随着限位杆19上移,挤压杆21则会对气囊8进行挤压,使气囊8被挤压的程度再次升高,使气囊8形成的弹力更强,形成的缓冲减震效果更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