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后地板纵梁成型防皱拉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1065发布日期:2018-08-07 22:5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车后地板纵梁成型防皱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轿车上的后地板左/右纵梁的材质为高强度板,板材厚度在1.2mm~ 1.6mm,因成型难度大,此件局部存在起皱难以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拉延工艺,如果此件在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分析过程中,难以解决存在的起皱现象,这样就对现场调试的难度加大数倍,对调试的水平要求极高,一般工程人员基本无法彻底解决制件的起皱问题,大大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板料发生失衡起皱、利于提升产品品质的轿车后地板纵梁成型防皱拉延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轿车后地板纵梁成型防皱拉延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内固定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的周侧设置有压边圈,所述压边圈的上部设置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与所述凸模配合的凹模;所述凹模的型腔内对应于轿车后地板纵梁的易起皱位置设置有沿冲压方向升降运动的压料块,所述压料块与所述上模座之间设置有柔性顶出机构和升降导向机构;模具处于非闭合状态时,所述压料块被所述柔性顶出机构顶出至凹模的型面外而与轿车后地板纵梁的易起皱位置相抵接;模具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压料块克服所述柔性顶出机构的顶力而退回并与凹模研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柔性顶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压料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的柱塞端与所述压料块连接,所述氮气弹簧的缸筒端通过固定板安装于上模座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所述上模座上固定设置的导套,所述压料块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套滑动配合的导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料块与所述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安全螺钉。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凹模内设计压料块,通过柔性顶出机构使此压料块在凹模型腔中能上下顺畅运动,成型时通过压料块将纵梁的容易起皱的区域提前压住,避免此区域的板料在后续成型过程中发生失衡,从根本上解决了制件的起皱问题,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使生产的产品更符合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料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轿车后地板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2-凸模;3-压边圈;4-上模座;5-凹模;6-轿车后地板纵梁;7-压料块;8-氮气弹簧;9-固定板;10-导套;11-导柱;12-安全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轿车后地板纵梁成型防皱拉延模具,包括下模座1,所述下模座1内固定设置有凸模2,所述凸模2的周侧设置有压边圈3,可以支撑纵梁坯料,所述压边圈3的上部设置有上模座4,所述上模座4内设置有与所述凸模2配合的凹模5,凸模2、压边圈3、凹模5共同作用以使纵梁坯料变形;所述凹模5的型腔内对应于轿车后地板纵梁6的易起皱位置A处还设置有沿冲压方向升降运动的压料块7,所述压料块7与所述上模座4之间设置有柔性顶出机构和升降导向机构。

参考图4,所述柔性顶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压料块7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氮气弹簧8,为保证压紧成型效果,本实施例中氮气弹簧8设置为三个;所述氮气弹簧8的柱塞端与所述压料块7连接,所述氮气弹簧8的缸筒端可以通过固定板9安装于上模座4上,通过氮气弹簧实现压力恒定和延时动作,带动压料块7升降。

所述升降导向机构包括所述上模座上固定设置的导套10,所述压料块7 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套10滑动配合的导柱11,通过导柱、导套利于保证压料块上下运动的稳定性,避免其晃动。

为了作业安全可靠、防止压料块超出行程,所述压料块7与所述上模座4 两端之间分别设置有安全螺钉12。

工作过程如下:上模座4安装于压力机上,压力机驱动上模座4上下运动;模具处于非闭合状态时,所述压料块7被氮气弹簧8顶出至凹模5的型面外,当上模座4向下运动时,压料块7最早与轿车后地板纵梁6的易起皱位置A处相抵接,随着上模座4持续下行,压料块7在氮气弹簧8的作用下将纵梁的容易起皱的区域提前压住,避免此区域的板料在后续成型过程中发生失衡,避免了起皱问题;凹模5在上模座的带动下继续下行,带动纵梁坯料发生变形,直至纵梁坯料同时与凹模5、凸模2和压边圈3接触,此时模具处于闭合状态,压料块7在压力机作用下克服氮气弹簧8的顶力而退回,压料块周围与凹模研合;压力机反向上行,即可进行取料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