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冲折弯复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9700发布日期:2018-07-24 19:4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折弯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冲折弯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折弯工序是钣金加工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种之一,虽是数控设备加工,但仍较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但近年来技术工种人才匮乏已是常态,人员流失对折弯产能影响很大,为了缓解折弯产能压力,开发了集成普冲折弯复合模具,将部分折弯工序的零件转移至普冲工序生产,具有广阔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普冲折弯复合模具,将部分折弯工序的零件转移至普冲工序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普冲折弯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工作台组件和可调节定位装置,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固定块、上模和上模导柱,所述上模顶端与上模固定块底面中心相连,所述上模导柱设于上模固定块的底面四角位置,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固定块、下模和下模导套,所述下模底端固定于所述下模固定块顶面中心,所述下模导套设于下模固定块的四角位置,下模导套与上模导柱相配置,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支架、前台面和后台面,所述支架固定于下模固定块上,所述前、后台面对称设于支架顶部,前、后台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上模和下模相对应设置,所述可调节定位装置包括前定位板和后定位板,所述前定位板设于前台面上,所述后定位板设于后台面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前定位板为矩形块体结构,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前台面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后定位板为“L”型直角折弯板件,上水平板与所述后台面相贴合,下竖直板通过螺杆与所述下模固定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普冲折弯复合模具,上模、下模直接利用折弯模具,安装操作简单,可在设备上直接更换不同规格的模具,增大了模具的加工范围,可通过螺杆的旋入深度来调节后定位板与下模的相对位置,从而更改定位尺寸,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零件,生产零件尺寸稳定可靠,安装调节操作简单,加工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固定块,2.上模,3.上模导柱,4.下模固定块,5.下模,6.下模导套,7.前定位板,8.后定位板,9.螺杆,10.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普冲折弯复合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工作台组件和可调节定位装置,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固定块1、上模2和上模导柱3,上模顶端与上模固定块底面中心相连,上模导柱设于上模固定块的底面四角位置,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固定块4、下模5和下模导套6,下模底端固定于下模固定块顶面中心,下模导套设于下模固定块的四角位置,下模导套与上模导柱相配置,工作台组件包括支架、前台面和后台面,支架固定于下模固定块上,前、后台面对称设于支架顶部,前、后台面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与上模和下模相对应设置,可调节定位装置包括前定位板7和后定位板8,前定位板设于前台面上,后定位板设于后台面上。

前定位板为矩形块体结构,通过螺栓固定于前台面上,在台面上放置待折弯的零件10以后通过前、定位板定位,避免人工操作,造成意外事故。

后定位板为“L”型直角折弯板件,上水平板与后台面相贴合,下竖直板通过螺杆9与下模固定块相连,通过调节螺杆的旋入深度改变后定位板与下模的相对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零件。

上模和下模通过螺栓分别紧固在上模固定块和下模固定块上,通过上、下模的导柱、导套保证对模精度,模具使用时将上模定稿块和下模固定块固定在机床上即可。

将待折弯零件放于下模的工作平台上,零件紧靠前、后定位板,当上模下行碰至零件时即可开始折弯。

本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