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5999发布日期:2018-07-04 03:3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齿装置,是对柱状工件的外侧柱面进行加工,使其在柱面上形成齿形。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小型圆柱状工件,有的需要在其外侧柱面上加工成齿形,多采用滚花刀进行,即利用机床上的滚花刀对工件逐个进行操作,由于工件较小,逐个分别滚花处理,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导致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批量连续作业、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磨齿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磨齿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第一固定体的侧面通过滑道与移动块相接,在移动块上固定有移动齿块,移动齿块的侧面有移动齿形;在第二固定体上固定有固定齿块,在固定齿块的侧面设有固定齿形,固定齿形与移动齿形之间形成间隙;在机架上安装有与移动块相接的往复驱动机构;在移动块端头连接有碰杆,在机架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与碰杆的端头配合;在机架上固定有套筒,套筒内插装有推杆,推杆的外端头与转杆的另一端配合;套筒的端头有与套筒垂直的送料管;推杆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的挂轴上。

所述的往复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电机通过传动件与安装在机架上的主动齿轮相连接,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侧面通过连杆轴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移动块通过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磨齿装置,使用时将柱状工件通过垂直于套筒的送料管输送,送料管最下端的第一个工件可进入套筒的端头处,电机转动可通过传动件带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连杆动作,连杆带动移动块、移动齿块相对于第一固定体往复滑动,当碰杆与转杆接触时,转杆转动,转杆的另一端压向推杆的外端头,推杆在套筒内移动,此时弹簧被拉伸,推杆的内端头推动套筒端头的工件,将工件推入间隙内,然后移动块、移动齿块在连杆的带动下左移,使固定齿形和移动齿形夹持工件的外侧柱面上,由于移动齿块的动作,工件在间隙内自右向左移动,然后自间隙的左端口排出,套筒内的工件排出后,送料管内的另一个工件到达并进入套筒端部内侧,循环上述动作,即可连续不断的对工件进行外表面齿形加工。具有结构简单、可批量连续作业、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磨齿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第一固定体3和第二固定体9,第一固定体3的侧面通过滑道与移动块4相接,在移动块4上固定有移动齿块5,移动齿块5的侧面有移动齿形8;在第二固定体9上固定有固定齿块7,在固定齿块7的侧面设有固定齿形6,固定齿形6与移动齿形8之间形成间隙26;在机架上安装有与移动块4相接的往复驱动机构;在移动块4端头连接有碰杆16,在机架上通过销轴19转动连接有转杆17,销轴19上可设有驱动转杆17的复位扭簧,转杆17的一端与碰杆16的端头配合;在机架上固定有套筒24,套筒24内插装有推杆23,推杆23的外端头与转杆17的另一端配合;套筒24的端头有与套筒24垂直的送料管25;推杆23连接弹簧22的一端,弹簧22的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的挂轴21上。

往复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15,电机15通过传动件1与安装在机架上的主动齿轮10相连接,传动件1为皮带传动件,主动齿轮10通过轴承座及轴承、第一轴2安装在机架上。与主动齿轮10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3通过第二轴14和轴承座及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从动齿轮13侧面通过连杆轴12与连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11的另一端与移动块4通过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磨齿装置,使用时将柱状工件通过垂直于套筒24的送料管25输送,送料管25最下端的第一个工件可进入套筒24的端头处,电机15转动可通过传动件1带动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3转动,从动齿轮13带动连杆11动作,连杆11带动移动块4、移动齿块5相对于第一固定体3往复滑动,当碰杆16与转杆17接触时,转杆17转动,转杆17的另一端压向推杆23的外端头,推杆23在套筒24内移动,此时弹簧22被拉伸,推杆23的内端头推动套筒24端头的工件,将工件推入间隙26内,然后移动块4、移动齿块5在连杆11的带动下左移,使固定齿形6和移动齿形8夹持工件的外侧柱面上,由于移动齿块5的动作,工件在间隙26内自右向左移动,然后自间隙26的左端口排出,套筒24内的工件排出后,送料管25内的另一个工件到达并进入套筒24端部内侧,循环上述动作,即可连续不断的对工件进行外表面齿形加工。具有结构简单、可批量连续作业、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