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电容组粒导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6436发布日期:2018-09-01 04:1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铝电容组粒导引装置。



背景技术:

铝电容作为一种储能电子元件,具有容量大的优点,适用于电源滤波或低频电路中。铝电容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芯子卷绕、电容组粒两大工程。组粒即是将卷绕好的芯子组入到外壳内的过程,此过程会使用到组粒装置,此装置主要包含了承托机构和压合机构。一般的组粒过程是外壳固定而芯子移动组入,芯子组入到外壳时容易歪斜,造成芯子外壁与外壳边沿摩擦,造成芯子的受损,降低了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铝电容组粒导引装置,设置独特的结构,能够对芯子组入到外壳时进行导引,让芯子更流畅、更准确地组入到外壳内,避免组粒过程芯子与外壳边沿摩擦。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铝电容组粒导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A,气缸A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一压板上,压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料杆;底座顶部设置有顶合座,底座一侧设置有气缸B,气缸B输出轴贯穿底座且与顶合座固定连接,气缸B输出轴与底座旋转连接;底座顶部设置有包围顶合座的压合模,压合模包括配对设置的左模块、右模块,左模块和右模块相对设置且均铰接在底座上,左模块和右模块从下往上均包括一入料部、一压合部,入料部口径比压合部口径大,入料部边沿与压合部边沿连接形成一过渡部。

优选地,底座上且位于顶合座下方设置有废屑槽。

优选地,压料杆靠近顶合座一端设置有抓料槽,抓料槽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环。

优选地,底座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压板的导杆,导杆与压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压板与导杆通过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铝电容组粒导引装置,设置独特的结构,左模块与右模块拼合起来时,两拼合的入料部对芯子进行限位,两拼合的压合部对外壳进行夹持,两拼合的过渡部对芯子在移动组入到外壳上时进行导引。压料杆底部固定抓取外壳,在顶合座上放置芯子,且芯子被入料部包围。在气缸A的驱动下,外壳随着压料杆移动到压合部内。气缸B驱动顶合座上升,芯子随着顶合座的移动在过渡部的导引下进入到压合部内,芯子的上升动作平稳,能够准确地组入到外壳内,芯子外壁不会与外壳边沿摩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组粒时芯子能够准确地组入到外壳内,避免芯子外壁与外壳边沿摩擦,减少报废率。在顶合座下方设置有废屑槽,方便对组粒过程中掉落的废屑进行收集处理,避免废屑污染机台。在压料杆一端设置有抓料槽,抓料槽上设置橡胶环,外壳组入到橡胶环上即可对外壳进行夹持,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在压板两侧设置导杆,压板移动时将沿着导杆滑动,提升压板移动直线性及流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粒导引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料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底座1、竖板2、气缸A3、压板4、压料杆5、抓料槽51、橡胶环52、顶合座6、气缸B7、压合模8、左模块81、右模块82、入料部83、压合部84、过渡部85、废屑槽9、导杆10、轴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铝电容组粒导引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2,竖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A3,气缸A3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一压板4上,压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料杆5;底座1顶部设置有顶合座6,底座1一侧设置有气缸B7,气缸B7输出轴贯穿底座1且与顶合座6固定连接,气缸B7输出轴与底座1旋转连接;底座1顶部设置有包围顶合座6的压合模8,压合模8包括配对设置的左模块81、右模块82,左模块81和右模块82相对设置且均铰接在底座1上,左模块81和右模块82从下往上均包括一入料部83、一压合部84,入料部83口径比压合部84口径大,入料部83边沿与压合部84边沿连接形成一过渡部85。

具体使用时,在压料杆5底部固定电容外壳以对电容外壳进行夹持,打开左模块81和右模块82,在顶合座6上放置电容芯子以对电容芯子进行支撑固定。电容芯子放置完成后,左模块81和右模块82闭合,两入料部83拼合形成芯子的限位容腔,此限位容腔比芯子尺寸稍大;两压合部84拼合形成对电容外壳进行夹持固定的组粒压合容腔,此组粒压合容腔与电容外壳尺寸匹配;两过渡部85拼合形成从限位容腔一侧向组粒压合容腔一侧逐渐缩小的芯子移动导引腔。启动气缸A3,压板4将带动压料杆5向下移动,此时电容外壳随着压料杆5的夹持进入到两压合部84拼合形成的组粒压合容腔内,启动气缸B7,顶合座6将芯子顶起并在芯子移动导引腔的导引下移动组入到外壳内,芯子能够准确地组入到外壳内,避免芯子外壁与外壳边沿摩擦。

基于上述实施例,底座1上且位于顶合座6下方设置有废屑槽9。在顶合座6下方设置废屑槽9,方便对组粒过程中掉落的废屑进行收集处理,避免废屑污染机台。

基于上述实施例,压料杆5靠近顶合座6一端设置有抓料槽51,抓料槽51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环52。在压料杆5一端设置抓料槽51,抓料槽51上设置橡胶环52,外壳组入到橡胶环52上即可对外壳进行夹持,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

基于上述实施例,底座1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贯穿压板4的导杆10,导杆10与压板4滑动连接。在压板4两侧设置导杆10,压板4移动时将沿着导杆10滑动,提升压板4移动直线性及流畅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压板4与导杆10通过轴承11连接。压板4与导杆10通过轴承11连接,提升压板4移动流畅性。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