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标机的自动开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5385发布日期:2018-09-07 23:2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标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标机的自动开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打标、切割机技术的发展,在对大型物品进行打标、切割的同时对打标、切割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体现高效率,同时对打标、切割后的废料的多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029020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一体打标机,其技术方案是:所述打标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打标单元以及升降机构;所述箱体包括前门;所述前门为双开门;通过手动打开前门,才能进行作业。

在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带门的打标机,门是需要手动去打开或关闭的;在日常的激光作业中,考虑到安全性问题,使用者在使用打标机时,需要将门关闭,以保证自身安全;但由于打标机的门都是人工操作的,有时使用者为了偷懒或方便,常常不把门手动关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通过在门框上设置轨道传送链结构,与门衔接,从而驱动门随着传送链运动,以解决人为地打开或关闭打标机的门费时费力的现状,同时利用控制原理,通过按钮控制传送链的传输运动,实现智能、自动地开门或关门。

打标机的自动开门结构,包括打标机本体、门以及传送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链结构的限位体与门连接;所述传送链结构通过固定连接器与打标机本体的门框连接;所述传送链结构置于打标机本体的门框后侧;所述门框与门通过传送链结构间接连接。

所述传送链结构包括电机、传送链、横梁、导轨以及限位体;所述传送链包括第一传送链和第二传送链;所述电机连接第一传送链,所述第一传送链通过横梁与第二传送链连接,共同搭建门状的传送链结构;所述电机驱动第一传送链沿着竖直方向上下传动,同时带动横梁转动,间接带动第二传送链沿着竖直方向上下传动,所述限位体与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限位体设于传送链下端,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以及滑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传送链固定连接;当传送链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时,带动限位体进行上下运动;所述第二固定端与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端设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与导轨嵌合,用于沿着导轨进行滑动;

具体的,当电机驱动第一传送链进行运动时,由于与第二传送链是经过横梁进行连接的,从而间接带动第二传送链同向运动;同时,传送链运动时,由于限位体的第一固定端与传送链是固定连接的,因此带动限位体的滑动端沿着导轨做同向运动,此时,限位体的第二固定端与门固定连接,也会使得门跟随着传送链的运动方向进行同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体具有两个,分设在第一传送链与第二传送链下端;

优选的,所述横梁上设有连接器,用于固定传送链结构于打标机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导轨设在平行于传送链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导轨具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传送链上还设有与门框固定连接的固定器;

优选的,所述限位体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以及滑动端均处在不同平面上,所述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异面平行,所述滑动端置于异面平行的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之间,与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均异面垂直,连接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

优选的,所述滑动端靠近导轨的一侧平面上设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的凹槽形状与导轨的结构匹配;

优选的,所述打标机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动与关闭,从而控制门的开启或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上述方案的打标机自动开门结构的设计,使得打标机在使用上更加方便,解决了传统打标机只能依靠手动开闭门的弊端;

2.上述方案的打标机自动开门结构的设计,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限位体,使传送链与门间接连接,驱动门的打开与闭合;结构安装简单,适合流水作业,增强打标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标机自动开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标机自动开门结构应用于打标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标机自动开门结构的限位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打标机本体,2门,3传送链结构,4门框;

31电机,32第一传送链,33限位体,34导轨,35固定连接器,36横梁,37第二传送链,38连接器;

331第一固定端,332滑动端,333第二固定端,334滑动凹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标机的自动开门结构包括打标机本体1、门2以及传送链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链结构3的限位体33与门2连接;所述传送链结构3通过固定连接器35与打标机本体1的门框4连接;所述传送链结构3置于打标机本体1的门框4后侧;所述门框4与门2通过传送链结构3间接连接。

所述传送链结构包括电机31、第一传送链32、第二传送链37、横梁36、两个导轨34以及两个限位体33;所述电机31连接第一传送链32,所述第一传送链32通过横梁36与第二传送链37连接,共同搭建门状的传送链结构3;所述电机1驱动第一传送链32沿着竖直方向上下传动,同时带动横梁36转动,间接带动第二传送链37沿着竖直方向上下传动;

所述限位体33设于传送链32(37)下端,所述限位体33包括第一固定端331、第二固定端332以及滑动端333;所述第一固定端331与传送链32固定连接;当传送链32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时,带动限位体33进行上下运动;所述第二固定端332与门2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端332设有滑动凹槽334,所述滑动凹槽334与导轨34嵌合,用于沿着导轨进行滑动;

具体的,当电机驱动第一传送链进行运动时,由于与第二传送链是经过横梁进行连接的,从而间接带动第二传送链同向运动;同时,传送链运动时,由于限位体的第一固定端与传送链是固定连接的,因此带动限位体的滑动端沿着导轨做同向运动,此时,限位体的第二固定端与门固定连接,也会使得门跟随着传送链的运动方向进行同向运动。

所述两个限位体333分设在第一传送链32与第二传送链37下端;

所述横梁36上设有连接器38,用于固定传送链结构于打标机本体上;

所述两个导轨34设在平行于两条传送链32的内侧;

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体33为“Z”字型结构,其第一固定端331、第二固定端333以及滑动端332均处在不同平面上,所述第一固定端331与第二固定端333异面平行,所述滑动端332置于异面平行的第一固定端331与第二固定端332之间,与第一固定端331、第二固定端333均异面垂直,连接第一固定端与第二固定端;

所述滑动端332靠近导轨34的一侧平面上设有滑动凹槽334,所述滑动凹槽的凹槽形状与导轨的结构匹配;

所述打标机设有按钮,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动与关闭。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