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轧辊的防渗漏轴承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2577发布日期:2018-09-18 18:3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轧钢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用于轧辊的防渗漏轴承座装置。



背景技术:

对轧辊及轧制带钢采取喷淋冷却措施是保障轧机顺行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冷轧轧机机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乳化液喷淋冷却,乳化液冲刷带钢表面能带走轧机轧制热能,增加润滑能力,对减轻轧辊负荷、降低带钢热变形、提高冷轧板型质量具有很好作用。但喷淋冷却对轧机轴承的防水渗漏又构成潜在威胁。若轧辊两端轴承座防水能力不足,喷射的冷却液就会渗漏到轴承座内部,而两端轴承主要采用稀油润滑,若轴承润滑系统中掺入水份,由于油水混合,会影响润滑油的品质,降低润滑效果,加剧轴承磨损,从而缩短轴承使用寿命。

例如,在一些冷轧厂酸轧联合机组,由于轧机支撑辊轴承座渗水,轴承润滑条件恶化,导致轴承磨损严重,其中轴承滚珠将内外套的内侧磨蚀后,铁屑随润滑油回流至液压系统中,致使系统中水份、铁粉及其它杂质含量严重超标,油品质量恶化,劣质油的循环使用反过来大面积加重轴承磨损,如此恶性循环,致使轴承使用寿命降低至2000小时以内,与2万小时的工作周期相距甚远,导致轧辊运行故障频繁,影响机组运行,打乱正常生产组织,而轴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冷轧生产线的突出矛盾。

目前普遍采用水封+油封的双重防水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优势,但对压力高、冲击力大的喷射水流,其防渗水能力较差,若轧机冷却水从轧辊轴承座渗入,会降低轴承润滑系统油品质量,影响轴承润滑效果,加剧轴承滚珠对内外圈磨损,同时轴承磨损掉的铁粉随润滑系统而扩散,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轧辊轴承损坏,机组故障停机。而且现有水封+油封的双重防水结构唇口耐磨及补偿能力明显不足。

因此研制一种新型防渗水装置,对于保障轧辊正常工作,提高机组作业率,降低轴承采购成本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轧辊的防渗漏轴承座装置,它采用三重防水机制,配合嵌入式挡水结构,通过离心分离原理,将水及铁粉等杂质有效排出机体外,具有结构精巧、运行可靠、防水效果好的优点,从而达到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轧辊的防渗漏轴承座装置,该装置包括主轴承、轴承箱、后端盖和密封机构;其中,

所述主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轧辊上;

所述轴承箱安装于所述主轴承的外周;

所述后端盖安装于位于所述主轴承外端的轧辊上,所述后端盖固定安装于所述轴承箱的外端,用于封装所述主轴承的外端;

所述密封机构安装于位于所述主轴承内端的轧辊轴颈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轧辊轴颈处的L型过渡套以及安装于所述L型过渡套外周的倒L型前端盖,所述L型过渡套的外端与主轴承内圈的端面接触,所述倒L型前端盖固定安装于所述轴承箱的内端,且与主轴承外圈的端面接触,所述倒L型前端盖的内端与轧辊之间设置有外水封,所述倒L型前端盖与L型过渡套之间形成Z形通道,所述Z形通道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迷宫腔、内水封和骨架油封。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迷宫腔设置在Z形通道的竖向通道上,其由间隙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缘配合形成,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一凸缘中的一个设置于L型过渡套上,另一个设置于倒L型前端盖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水封安装在位于Z形通道的竖向通道上的环形安装槽内,所述环形安装槽由间隙配合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缘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二凸缘中的一个设置于L型过渡套上,另一个设置于倒L型前端盖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水封包括双唇径向密封圈。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骨架油封安装在Z形通道的横向通道内。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骨架油封的数量为多个,相邻骨架油封之间安装有隔环。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倒L型前端盖的外端与主轴承外圈的内端之间安装有压盖。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倒L型前端盖与轴承箱之间安装有O形环。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后端盖与轧辊之间安装有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主轴承包括四列圆锥滚子轴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因轴承箱的内端受轧机喷淋冷却水的影响,是防水渗透的重点部位,因此,本发明通过轴承箱的内端安装密封机构,其采用外水封、内水封和骨架油封这三重防水机制,并配合迷宫腔进行嵌入式挡水,工作时,最外层的外水封对轧辊上喷射来的水及铁屑待进行初步阻隔,进入迷宫腔内的水及铁粉等杂质在L型过渡套的高速旋转下,由于离心力作用会将部分水及铁粉等杂质甩出机体外,同时,迷宫腔对铁粉及其它杂质还具有过滤作用,内水封对透过迷宫腔的水进一步进行阻隔,最后骨架油封将轧辊溅水完全阻隔在轴承箱之外,从而保证润滑油品质量,延长轧机轴承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精巧,运行可靠,防水效果好,对减少轧辊运行故障、延长轴承使用寿命、提高机组作业率、降低轴承备件采购成本具有很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Ⅰ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轧辊,2-轴承箱,3-四列圆柱滚子轴承,4-后端盖,5-双列圆锥滚子轴承,6-L型过渡套,7-倒L型前端盖,8-压盖,9-压环,10-外水封,11-迷宫腔,12-内水封,13-骨架油封,14-隔环,15-O形环,16-环形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轧辊的防渗漏轴承座装置,该装置包括主轴承(主轴承包括四列圆锥滚子轴承3)、轴承箱2、后端盖4和密封机构;其中,

主轴承固定安装于轧辊1上;

轴承箱2安装于主轴承的外周,轴承箱是保护主轴承的主体;

后端盖4安装于位于主轴承外端的轧辊上,后端盖固定安装于轴承箱的外端(两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用于封装主轴承的外端,其中,主轴承内圈的外端与后端盖之间安装有压环9,压环与后端盖共同作用对主轴承进行轴向固定;

如图2所示,密封机构是本发明的核心,其安装于位于主轴承内端的轧辊轴颈处,包括固定安装于轧辊轴颈处的L型过渡套6以及安装于L型过渡套外周的倒L型前端盖7,L型过渡套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轧辊轴颈上,工作时随轧辊旋转,L型过渡套6的外端与主轴承内圈的端面接触,倒L型前端盖7固定安装于轴承箱2的内端,且与主轴承外圈的端面接触,倒L型前端盖7的内端与轧辊之间设置有外水封10,倒L型前端盖7与L型过渡套6之间形成Z形通道,Z形通道内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有迷宫腔11、内水封12和骨架油封13。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迷宫腔11设置在Z形通道的竖向通道上,其由间隙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一凸缘配合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一凸缘中的一个设置于L型过渡套上,另一个设置于倒L型前端盖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开设在L型过渡套上,第一凸缘设置于倒L型前端盖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水封12安装在位于Z形通道的竖向通道上的环形安装槽16内,环形安装槽由间隙配合的第二凹槽和第二凸缘配合形成,第二凹槽和第二凸缘中的一个设置于L型过渡套上,另一个设置于倒L型前端盖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开设在L型过渡套上,第二凸缘设置于倒L型前端盖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水封12包括双唇径向密封圈。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骨架油封安装在Z形通道的横向通道内,骨架油封的数量为多个,相邻骨架油封之间安装有隔环14。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倒L型前端盖7的外端与主轴承外圈的内端之间安装有压盖8,以对主轴承进行轴向固定。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倒L型前端盖7与轴承箱2之间安装有O形环15,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后端盖4与轧辊1之间安装有双列圆锥滚子轴承5。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