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轧卷筒的润滑及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3953发布日期:2018-12-12 00:1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热轧卷筒的润滑及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轧卷筒的润滑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热轧卷取机卷筒是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关键部件,板带在轧制后需要卷取成钢卷便于存储。卷筒每卷取一卷带钢,需要进行一次胀缩。热轧卷筒的芯轴外周面上设置有四个对称的斜面,芯轴和扇形板之间设置有顶面支撑扇形板底面、底面支撑在芯轴斜面上的柱塞体,柱塞体由铜整体铸成、底面为斜面的实心圆柱体,扇形板两端径向设置有用压板压住的弹簧。当芯轴相对于柱塞体朝其斜面顶部运动时,柱塞体顶着扇形板沿热轧卷筒径向向外运动,使得热轧卷筒直径胀大,胀大或缩小过程中,各配合面都需要相对滑对,都需要注润滑脂,如果润滑脂加注不到位,配合面会快速磨损。国内现有的热轧卷筒结构已经基本成熟、定型,但存在润滑点不到位、高温环境下油路碳化、经常发生漏油事故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热轧卷筒的润滑及冷却系统,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热轧卷筒的润滑及冷却系统,包括旋转油缸、转接器、主轴、衬套、芯轴、延伸轴、分配阀以及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所述旋转油缸和主轴之间通过所述转接器连接,所述旋转油缸提供的润滑脂及冷却水经所述转接器流入所述主轴中;所述芯轴与主轴之间通过衬套配合连接,所述芯轴还与旋转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并随所述活塞杆沿轴向滑动;所述延伸轴与主轴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分配阀安装在所述芯轴和主轴的末端;由钻孔加工形成的所述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设于所述转接器、主轴、衬套、芯轴以及延伸轴之中。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中设有径向通油孔,所述通油孔与所述芯轴中的润滑油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配阀通过压力控制使主润滑油路的润滑油能够均匀分配给主轴和芯轴中的润滑油路。

进一步的,所述衬套内孔设计有轴向油槽及径向油槽。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油槽具有保证芯轴的润滑油路在轴向滑动的任何位置都能够与主轴的径向通油孔连通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全封闭的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全部在各部件中间钻孔连通,各部件之间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的连接采用静密封连接,无任何附加管路连接,避免了大量的接管工作,且无泄漏点;在主轴的油路外部设有多条冷却水路,能通过冷却水循环带走主轴上的热量,有效的降低主轴的温度,进而使润滑油路更通畅,避免产生碳化现象,冷却后的水通过延伸轴并接管回收,不与卷筒其它部件直接接触,不会锈蚀零部件,也不会影响到带材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热轧卷筒的润滑及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热轧卷筒的润滑及冷却系统的密封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中:1、旋转油缸;2、转接器;3、主轴;4、衬套;5、芯轴;6、分配阀;7、延伸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热轧卷筒的润滑及冷却系统,包括旋转油缸1、转接器2、主轴3、衬套4、芯轴5、延伸轴7、分配阀6以及润滑油路和冷却水路;旋转油缸1和主轴3之间通过转接器2连接,旋转油缸1提供的润滑脂及冷却水经转接器流入主轴3中;芯轴5与主轴3之间通过衬套4配合连接,芯轴5还与旋转油缸1的活塞杆连接,并随活塞杆沿轴向滑动;延伸轴7与主轴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分配阀6安装在芯轴5和主轴3的末端。

由钻孔加工形成的所述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设于转接器2、主轴3、衬套4、芯轴5以及延伸轴7之中,其中:

旋转油缸1与转接器2之间包括分布在两侧的两处润滑油路,旋转油缸1与转接器2之间的润滑油路采用轴向平面对接,在配合面设置有密封圈;

转接器2与主轴3之间包括分布在两侧的两处润滑油路,转接器2与主轴3之间的润滑油路采用径向弧面配合连接,配合处采用径向连接管加密封圈结构;

旋转油缸1与主轴3之间包括分布在中间的两处冷却水路,旋转油缸1与主轴3之间的冷却水路采用轴向平面对接,在配合面设置有密封圈;

主轴3的润滑油路在头部设置有径向通油孔,通油孔与芯轴中的润滑油路连通,将转接器中的两路润滑油路分为4路,其中主轴3及芯轴5各分布有两路;

主轴3和芯轴5的末端分别用螺栓固定有分配阀6,分配阀6出油孔位置及数量全部根据所有润滑点进行设计,安装时无需管道连接,直接接通各润滑点油路。当润滑油进入分配阀6后,分配阀6会根据各润滑点的压力控制供油量,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分配阀6会自动换向,润滑下一个润滑点。这样分配阀6就能够通过压力控制使主润滑油路的润滑油均匀分配给主轴和芯轴中的润滑油路,保证主轴3和芯轴5的油路都能够正常供油,不会出现一路缺油的情况;

主轴3还设有两路冷却水路,冷却水路在中部分散成多路冷却水路,多路冷却水路分散分布在主轴3的卷筒工作段的四周,并在主轴3的末端合并成两路冷却水,进而与延伸轴7轴中心的冷却水回收水路连通,冷却水回收水路设置有连接螺纹,冷却水回收水路通过螺纹配合与冷却水回收系统连接。

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衬套4内孔设计有轴向油槽及径向油槽,其中径向油槽具有保证芯轴的润滑油路在轴向滑动的任何位置都能够与主轴的径向通油孔连通的宽度。

本发明采用全封闭的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全部在各部件中间钻孔连通,各部件之间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的连接采用静密封连接,无任何附加管路连接,避免了大量的接管工作,且无泄漏点;在主轴的油路外部设有多条冷却水路,能通过冷却水循环带走主轴上的热量,有效的降低主轴的温度,同时能保护主轴3上面的分配阀6,并使分配阀6的工作更稳定,进而使润滑油路更通畅,避免产生碳化现象,冷却后的水通过延伸轴并接管回收,不与卷筒其它部件直接接触,不会锈蚀零部件,也不会影响到带材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轧卷筒的润滑及冷却系统,包括旋转油缸、转接器、主轴、衬套、芯轴、延伸轴、分配阀以及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由钻孔加工形成的所述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设于上述结构件之中,各部件之间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的连接采用静密封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全封闭的润滑油路及冷却水路,无任何附加管路连接,避免了大量的接管工作,且无泄漏点;在主轴的油路外部设有多条冷却水路,能通过冷却水循环带走主轴上的热量,有效的降低主轴的温度,进而使润滑油路更通畅,避免产生碳化现象,冷却后的水通过延伸轴并接管回收,不与卷筒其它部件直接接触,不会锈蚀零部件,也不会影响到带材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吴久福;胡世标;余峰;邓立群;陈勇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科美达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0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