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齿轮精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5084发布日期:2018-11-20 19:5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齿轮精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齿轮精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一种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齿轮在生产后需要对齿轮进行打磨操作。

现有的齿槽打磨加工,大部分都是用人工操控打磨机械来进行打磨加工的,采用人工半自动打磨,对于齿槽打磨的深度完全是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判断的,在岗位选择时对于员工的从业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样为企业的人事管理带来不便,另外采用人工操作机械打磨的方法,工作量大,速度较慢,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汽车齿轮精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半自动打磨效率低下,不利于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本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齿轮精加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连接有中空柱,所述中空柱的侧壁滑动贯穿有若干用于固定待加工齿轮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中空柱的内壁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转盘的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挡块,所述挡块的数量与待加工的齿轮的数量相同,所述挡块的端部呈圆弧形,所述机架内还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偏心设置,所述第二转盘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用于间歇性拨动挡块转动的拨动杆;所述机架内还设有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机架内的齿框,所述齿框的两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有扇齿轮,所述扇齿轮与第二转盘的中心同轴连接,所述齿框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磨杆。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将待加工的齿轮套接在中空柱上,中空柱的侧壁的支撑块,对待加工的齿轮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盘匀速转动,第二转盘转动带动与其同轴连接的扇齿轮转动,扇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框移动,齿框上的第二电机以及连接在第二电机上的打磨杆同步移动,第二电机驱动打磨杆高速转动,打磨杆逐渐向齿轮的齿槽处移动并对齿槽进行打磨。在打磨杆对齿槽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拨动杆随第二转盘转动,并沿着第一转盘上的其中一个挡块的边缘转动,当第二转盘转动半周后,拨动杆的位置已经由挡块的一侧转动到挡块的另一侧,并且,齿框的位移达到极限,即打磨杆逐渐打磨至齿槽的最深处,完成了对齿轮的一个齿槽的打磨。此时,第二转盘继续转动,带动扇齿轮继续转动,扇齿轮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框反向移动,第二电机以及打磨杆同步移动,使打磨杆逐渐脱离齿轮的齿槽;同时第二转盘上的拨动杆持续转动,并对挡块施加推力,使得挡块带动第一转盘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使得待加工的齿轮发生相同角度的转动,从而实现将下一个待加工的齿槽转至加工位置。拨动杆继续沿着第一转盘上的另一个挡块的边缘转动,打磨杆对加工位置上的齿槽进行打磨。不断重复上述动作,实现对齿轮的齿槽进行逐一打磨,保证了对齿轮的齿槽的打磨深度统一,并且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中空柱的侧壁的支撑块对齿轮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齿轮被牢固地固定在中空柱上,防止在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而发生位置偏移的现象。2、第二转盘转动,使拨动杆对挡块施加推力,使得第一转盘以及与其同轴连接的齿轮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实现不同齿槽的位置的切换,从而实现对齿轮的齿槽进行逐一打磨。3、打磨杆的往复移动,其每次的移动距离相同,从而实现对齿轮的齿槽的打磨深度统一,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上包裹有橡胶层。橡胶层用于增加支撑块与齿轮间的摩擦力,防止齿轮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偏转。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内还设有与第一电机电连接的电源,所述电源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电的按键开关,所述中空柱同轴连接有用于间歇性抵触按键开关的凸轮。当齿轮转动一周后,即已经完成了对齿轮各个齿槽的打磨,此时凸轮也已经转动一周,凸轮的凸部与按键开关相抵触,实现电源断电,使第一电机停止转动,提示工作人员,打磨完成,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更换下一个待加工的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导向叶轮。打磨杆的转动,可以带动导向叶轮同步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导向叶轮使周围的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并导向至齿轮的齿槽内,将打磨产生的废屑进行及时的清除。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外凸起的磨粒。保证打磨的效果,使齿轮各个齿槽的打磨程度统一,提升齿轮的整体的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于清洁打磨杆的外表面的毛刷。毛刷可以及时清除粘在打磨杆表面的废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齿轮精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示意图;

图3为齿轮套接在中空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往复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转盘1、挡块11、第二转盘2、拨动杆21、第一电机22、转动轴3、中空柱4、支撑块41、弹簧42、扇齿轮5、齿框51、第二电机6、打磨杆61、导向叶轮62、凸轮7、电源8、按键开关81、齿轮9。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汽车齿轮精加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转动轴3一端连接有第一转盘1,转动轴3另一端连接有中空柱4,中空柱4的侧壁滑动贯穿有若干用于固定待加工齿轮9的支撑块41,支撑块41与中空柱4的内壁连接有弹簧42;第一转盘1的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挡块11,挡块11的数量与待加工的齿轮9的数量相同,挡块11的端部呈圆弧形;机架内还设有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转盘2,第一转盘1与第二转盘2偏心设置,第二转盘2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用于间歇性拨动挡块11转动的拨动杆21;机架内还设有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机架内的齿框51,齿框51的两侧设置有齿条,齿条啮合有扇齿轮5,扇齿轮5与第二转盘2的中心同轴连接,齿框51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磨杆61,打磨杆61远离第二电机6的一端连接有导向叶轮62。

具体来说,所述支撑块41上包裹有橡胶层。机架内还设有与第一电机22电连接的电源8,电源8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源8通、断电的按键开关81,中空柱4同轴连接有用于间歇性抵触按键开关81的凸轮7。打磨杆6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外凸起的磨粒,机架内设有用于清洁打磨杆61的外表面的毛刷。

本方案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使用时,将待加工的齿轮9套接在中空柱4上(如图3所示),滑动贯穿中空柱4的侧壁的支撑块41,在弹簧42的弹力的作用下,对待加工的齿轮9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调整待加工的齿轮9,使待加工的齿轮9的轮齿与第一转盘1上的挡块11一一对应。

然后,启动第一电机22,将第一电机22的输出轴的转速调节到合适的转速,第一电机22带动第二转盘2匀速转动,第二转盘2转动带动与其同轴连接的扇齿轮5转动,扇齿轮5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框51向下移动,齿框51上的第二电机6以及连接在第二电机6上的打磨杆61同步向下移动,第二电机6驱动打磨杆61高速转动,打磨杆61逐渐向齿轮9的齿槽处移动并对齿槽进行打磨。在打磨杆61对齿槽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拨动杆21随第二转盘2转动,并沿着第一转盘1上的其中一个挡块11的边缘转动,当第二转盘2转动半周后,拨动杆21的位置已经由挡块11的一侧转动到挡块11的另一侧,并且,齿框51在向下的位移达到极限,即打磨杆61逐渐打磨至齿槽的最深处,完成了对齿轮9的一个齿槽的打磨,同时打磨杆61的转动,可以带动导向叶轮62同步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导向叶轮62使周围的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并导向至齿轮9的齿槽内,将打磨产生的废屑进行及时的清除。

第二转盘2继续转动,带动扇齿轮5继续转动,扇齿轮5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框51向上移动,第二电机6以及打磨杆61同步向上移动,使打磨杆61逐渐脱离齿轮9的齿槽;同时第二转盘2上的拨动杆21持续转动,并对挡块11施加推力,使得挡块11带动第一转盘1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使得待加工的齿轮9发生相同角度的转动,从而实现将下一个待加工的齿槽转至加工位置;拨动杆21继续沿着第一转盘1上的另一个挡块11的边缘转动,打磨杆61对加工位置上的齿槽进行打磨。不断重复上述动作,实现对齿轮9的齿槽进行逐一打磨,保证了对齿轮9的齿槽的打磨深度统一,并且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当齿轮9转动一周后,即已经完成了对齿轮9各个齿槽的打磨,此时凸轮7也已经转动一周,凸轮7的凸部与按键开关81相抵触,实现电源8断电,使第一电机22停止转动,提示工作人员,打磨完成,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更换下一个待加工的齿轮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