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架压印装置及压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6840发布日期:2019-03-13 23:5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保持架压印装置及压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持架压印装置及压印设备。



背景技术:

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用于将滚动体等距离隔开,令滚动体均匀的分布在滚道的圆周上,引导并带动滚动体在正确的滚道上滚动,以避免工作时滚动体之间互相碰撞和摩擦,从而防止滚动体脱落。

现有的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的压印是通过人工辅助翻面的,即压印好保持架的一面之后,由人工将保持架翻至另一面再进行压印。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压印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通过人工辅助翻面降低了压印作业效率,且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保持架压印装置及压印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架压印装置及压印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总存在的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压印作业效率低,且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架压印装置,包括机架、动力部、能对保持架压印的压印上模组件和压印下模组件;

所述压印上模组件通过所述动力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压印下模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压印上模组件设置于所述压印下模组件的上方,且与所述压印下模组件相对设置;

所述动力部能够驱动所述压印上模组件相对所述压印下模组件升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压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固定块、压印上模、弹性件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

所述压印上模固接于所述上模固定块;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上模固定块;

所述压印上模内开设有第一孔,且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设置于所述第一孔内,并与所述第一孔间隙配合;

所述上模固定块通过所述动力部连接于所述机架,且所述压印上模和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均与所述压印下模组件相对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压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固定块、压印下模、第二滚子限位工装、第一驱动部和第一限位板;

所述压印下模固接于所述下模固定块,且所述下模固定块固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压印下模与所述压印上模相对应,所述第二滚子限位工装和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相对应;

所述压印下模内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滚子限位工装设置于所述第二孔内,且与所述第二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滚子限位工装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于所述机架,且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限位板运动,以令所述第一限位板带动所述第二滚子限位工装在所述第二孔内升降,从而所述第二滚子限位工装能够凸出于所述第二孔或者缩回所述第二孔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压印上模组件还包括垫块、第二驱动部和第二限位板;

所述垫块固接于所述上模固定块,所述垫块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所述垫块上开设有限位槽;

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于所述上模固定块,且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

所述第二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限位板运动,以令所述第二限位板能够伸进所述限位槽或者从所述限位槽内伸出;所述第二限位板伸进所述限位槽内时,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于所述垫块靠近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且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向靠近所述垫块的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第二限位板接触时,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凸出于所述第一孔;

所述第二限位板从所述限位槽内伸出时,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向靠近所述垫块的方向移动至与所述垫块触时,所述第一滚子限位工装缩回所述第一孔内。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持架压印设备,包括所述的保持架压印装置,还包括:

能够对轴承的内圈进行定位和固定的内圈定位固定装置;

能够将所述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的轴承的外组件抓取的找点移送机械手;

能够将所述找点移送机械手上的外组件移送至所述压印下模组件的推动装置;

所述推动装置、所述内圈定位固定装置和所述找点移送机械手均连接于机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内圈定位固定装置包括内圈定位组件;

所述内圈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垫板、内圈定位芯和定位气缸;所述定位垫板固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定位垫板上开设有第三孔,所述内圈定位芯插设于所述第三孔内,且所述内圈定位芯通过所述定位气缸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定位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内圈定位芯沿所述第三孔升降,以令所述内圈定位芯能够凸出于所述第三孔或者缩回所述第三孔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内圈定位固定装置还包括内圈固定组件;

所述内圈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气缸和压块;

所述固定气缸固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压块连接于所述固定气缸的活塞杆;所述定位垫板上开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外径相对应;所述压块凸出于所述固定孔,且所述固定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压块沿所述内圈定位芯的径向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找点移送机械手包括旋转找点组件、抓取组件和移送组件;

所述找点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连接于所述移送组件,且所述移送组件连接于所述机架;

所述旋转找点组件能够找取所述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的轴承内相邻两个滚子之间的间隙;

所述抓取组件能够抓取所述轴承的外组件;

所述移送组件能够将所述找点组件和所述抓取组件分别移送至所述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旋转找点组件包括第一架体、第一气缸、电机、传感器和旋转找点工装;所述第一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电机和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旋转找点工装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找点工装设置于所述定位垫板的上方;所述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定位垫板上的轴承的滚子;所述第一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电机和所述传感器升降,且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找点工装旋转;

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二架体、第二气缸、气爪和抓取限位工装;所述第二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二架体;所述气爪和所述抓取限位工装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抓取限位工装设置于所述气爪的两个手指之间,且所述抓取限位工装与所述滚子靠近内圈的一侧相对应;所述气爪和所述抓取限位工装设置于所述定位垫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气爪和所述抓取限位工装升降;

所述移送组件包括第一移送气缸,且所述第一移送气缸连接于所述机架,且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移送气缸的活塞杆;所述第一移送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移动,以令所述旋转找点工装与所述定位垫板上的轴承内圈相对应;所述第一移送气缸的活塞杆缩回,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移动,以令所述抓取限位工装与所述定位垫板上的轴承的滚子靠近内圈的一侧相对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移送气缸;

所述压印下模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移送气缸连接于所述机架;

所述第二移送气缸伸出,能够驱动所述压印下模组件移动至与所述压印上模组件相对应;所述第二移送气缸缩回,能够驱动所述压印下模组件移动至与所述找点移动机械手相对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将轴承放置于压印下模组件上,通过动力部令压印上模组件下降至轴承上,并作用于轴承,令压印上模组件对应轴承保持架的上表面,且压印下模组件对应轴承保持架的下表面。此时由于压印上模组件对轴承的压力作用,令压印上模组件对轴承保持架的上表面进行压印处理,压印下模组件对轴承保持架的下表面进行压印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装置,不需要对保持架进行翻面就能对保持架的上下两面做压印处理,提高了对保持架压印作业的效率,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设备,进一步缓解了现有技术总存在的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压印作业效率低,且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显示有轴承的状态);

图3为图2所示的保持架压印装置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未显示压印上模和压印下模的状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保持架压印装置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保持架压印设备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所示的保持架压印设备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设备的找点移送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设备的内圈定位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机架;120-动力部;121-增压缸;122-接头;130-压印上模组件;131-上模固定块;132-压印上模;133-弹性件;134-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5-垫块;136-第二驱动部;137-第二限位板;140-压印下模组件;141-下模固定块;142-压印下模;143-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4-第一驱动部;145-第一限位板;151-导杆;152-直线轴承;160-垫铁;210-定位垫板;220-内圈定位芯;230-定位气缸;310-固定气缸;320-压块;410-第一架体;420-第一气缸;430-电机;440-传感器;450-旋转找点工装;510-第二架体;520-第二气缸;530-气爪;540-抓取限位工装;610-第一移送气缸;620-第二移送气缸;70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持架压印装置,包括机架110、动力部120、能对保持架压印的压印上模组件130和压印下模组件140;压印上模组件130通过动力部120连接于机架110,压印下模组件140连接于机架110;压印上模组件130设置于压印下模组件140的上方,且与压印下模组件140相对设置;动力部120能够驱动压印上模组件130相对压印下模组件140升降。

使用时,将轴承700放置于压印下模组件140上,通过动力部120令压印上模组件130下降至轴承700上,并作用于轴承700,令压印上模组件130对应轴承700保持架的上表面,且压印下模组件140对应轴承700保持架的下表面。此时由于压印上模组件130对轴承700的压力作用,令压印上模组件130对轴承700保持架的上表面进行压印处理,压印下模组件140对轴承700保持架的下表面进行压印处理。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装置,不需要对保持架进行翻面就能对保持架的上下两面做压印处理,提高了对保持架压印作业的效率,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见图2和图3、图5和图6所示,压印上模组件130包括上模固定块131、压印上模132、弹性件133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压印上模132固接于上模固定块131;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通过弹性件133连接于上模固定块131;压印上模132内开设有第一孔,且弹性件133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设置于第一孔内,并与第一孔间隙配合;上模固定块131通过动力部120连接于机架110,且压印上模132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均与压印下模组件140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压印上模132内开设有第一孔,且弹性件133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设置于第一孔内,以令轴承700放置于压印下模组件140上时,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能够与轴承700的滚子相对应,且压印上模132能够与轴承700的保持架相对应。

作业时,通过动力部120令上模固定块131下降,以令压印上模132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下降至轴承700上方,从而压印上模132作用于保持架,且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作用于滚子,动力部120驱动压印上模132对保持架的上表面进行压印处理。

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对其中,动力部120驱动上模固定块131下降时,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随之下降,由于弹性件133的作用,减小了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对滚子的压力,从而减小了对保持架压印处理的影响。

可选地,参见图1所示,动力部120包括增压缸121和接头122;增压缸121与机架110连接,接头122设置于上模固定块131,且接头122和增压缸121相对设置;增压缸121对接头122施加压力时,接头122将压力传递给上模固定块131,以令上模固定块131带动压印上模132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升降。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还包括导杆151和直线轴承152,直线轴承152连接于导杆151上,且能够沿导杆151滑动;上模固定块131固接于导杆151,直线轴承152固接于机架110,且增压缸121固接于机架110;当增压缸121施压于接头122,驱动接头122升降,从而带动上模固定块131和导杆151沿直线轴承152滑动,因而导杆151为上模固定块131的升降提供导向作用,提高了上模固定块131升降的稳定性。

可选地,弹性件133为弹簧或者弹片。

优选地,参见图3和图6所示,压印下模组件140包括下模固定块141、压印下模142、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第一驱动部144和第一限位板145;压印下模142固接于下模固定块141,且下模固定块141固接于机架110;压印下模142与压印上模132相对应,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相对应;压印下模142内开设有第二孔,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设置于第二孔内,且与第二孔间隙配合;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通过第一限位板145连接于机架110,且第一驱动部144能够驱动第一限位板145运动,以令第一限位板145带动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在第二孔内升降,从而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能够凸出于第二孔或者缩回第二孔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驱动部144驱动第一限位板145运动,以令第一限位板145带动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在第二孔内上升,从而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凸出于第二孔,因此,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凸出于压印下模142,因而轴承700通过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支撑,而不会与压印下模142接触。此时,压印上模132对保持架的上表面进行压印处理时,压印下模142不会对保持架起到支撑作用,通过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对滚子进行支撑,令保持架的下表面不受力,提高了对保持架压印处理的良率。

通过第一驱动部144驱动第一限位板145运动,以令第一限位板145带动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在第二孔内下降,从而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缩回到第二孔内,因此,压印下模142凸出于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因而轴承700通过压印下模142支撑,而不会与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接触。此时,压印下模142对保持架的下表面进行压印处理时,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不会对轴承700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对保持架压印处理的良率。

可选地,参见图3所示,压印下模组件140还包括垫铁160;垫铁160固接于机架110;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插设于第二孔内,且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远离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的一端通过连接轴抵接于第一限位板145,且第一限位板145设置于垫铁160上。第一驱动部144能够驱动第一限位板145在垫铁160上移动,向上托住连接轴,当第一驱动部144驱动第一限位板145移动至连接轴下方时,释放连接轴,能够令连接轴带动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上升,从而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能够凸出于第二孔;第一驱动部144驱动第一限位板145在垫铁160上移动,当第一驱动部144驱动第一限位板145向远离连接轴的方向移动,以令第一限位板145脱离连接轴,从而连接轴直接抵接于垫铁160,通过垫铁160直接支撑连接轴,降低了连接轴的高度,令连接轴带动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下降,从而第二滚子限位工装143能够缩回于第二孔内。

可选地,第一驱动部144为气缸。

优选地,参见图6所示,压印上模组件130还包括垫块135、第二驱动部136和第二限位板137;垫块135固接于上模固定块131,垫块135通过弹性件133连接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垫块135上开设有限位槽;第二限位板137通过第二驱动部136连接于上模固定块131,且第二限位板137与限位槽相对应;第二驱动部136能够驱动第二限位板137运动,以令第二限位板137能够伸进限位槽或者从限位槽内伸出;第二限位板137伸进限位槽内时,第二限位板137相对于垫块135靠近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且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向靠近垫块135的方向移动至与第二限位板137接触时,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凸出于第一孔;第二限位板137从限位槽内伸出时,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向靠近垫块135的方向移动至与垫块135触时,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缩回第一孔内。

可选地,第二驱动部136为气缸。

优选地,压印上模132上开设有导槽(图中未显示),且导槽在压印上模132上贯穿,导槽与第二限位板137相匹配;当第二限位板137伸进限位槽内时,第二限位板137穿过导槽,防止第二限位板137干涉压印上模132的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驱动部136驱动第二限位板137伸进限位槽,当动力部120驱动上模固定块131下降时,第二限位板137和第二驱动部136随之下降;当压印上模132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下降至与位于压印下模142上的轴承700接触时,轴承700的滚子对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反作用力,令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克服弹性件133的预紧力向靠近垫块135的方向移动至与第二限位板137接触时,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凸出于第一孔,此时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凸出于压印上模132,因而轴承700通过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支撑,而不会与压印上模132接触。此时,压印下模142对保持架的下表面进行压印处理时,压印上模132不会对保持架起到支撑作用,通过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对滚子进行支撑,令保持架的上表面不受力,提高了对保持架压印处理的良率。

通过第二驱动部136驱动第二限位板137从限位槽内伸出,当动力部120驱动上模固定块131下降时,第二限位板137和第二驱动部136随之下降;当压印上模132和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下降至与位于压印下模142上的轴承700接触时,轴承700的滚子对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反作用力,令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克服弹性件133的预紧力向靠近垫块135的方向移动至与垫块135触时,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缩回第一孔内,因此,压印上模132凸出于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因而轴承700通过压印上模132支撑,而不会与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接触。此时,压印上模132对保持架的上表面进行压印处理时,第一滚子限位工装134不会对轴承700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对保持架压印处理的良率。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保持架压印设备,保持架压印设备包括实施例一的保持架压印装置,实施例一所公开的保持架压印装置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保持架压印装置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保持架压印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7-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设备,包括的保持架压印装置,还包括:能够对轴承700的内圈进行定位和固定的内圈定位固定装置;能够将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的轴承700的外组件抓取的找点移送机械手;能够将找点移送机械手上的外组件移送至压印下模组件140的推动装置。

推动装置、内圈定位固定装置和找点移送机械手均连接于机架110。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700的外组件包括滚子、保持架和外圈,也就是说,轴承700包括内圈和外组件。

对轴承700的保持架进行压印处理时,将轴承700放置于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由内圈定位固定装置对轴承700的内圈进行定位和固定;再通过找点移送机械手将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的轴承700的外组件抓取并移送至压印下模组件140,通过保持架压印装置对保持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压印处理。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持架压印设备,能够实现对轴承700保持架的自动压印处理,提高了压印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且不需要对保持架进行翻面就能对保持架的上下两面做压印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对保持架压印作业的效率,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优选地,参见图11所示,内圈定位固定装置包括内圈定位组件;内圈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垫板210、内圈定位芯220和定位气缸230;定位垫板210固接于机架110;定位垫板210上开设有第三孔,内圈定位芯220插设于第三孔内,且内圈定位芯220通过定位气缸230连接于机架110;定位气缸230能够驱动内圈定位芯220沿第三孔升降,以令内圈定位芯220能够凸出于第三孔或者缩回第三孔内。

内圈定位固定装置还包括内圈固定组件;内圈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气缸310和压块320;固定气缸310固接于机架110;压块320连接于固定气缸310的活塞杆;定位垫板210上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与轴承700的内圈外径相对应;压块320凸出于固定孔,且固定气缸310能够驱动压块320沿内圈定位芯220的径向移动。

当将轴承700放置于定位垫板210上时,令轴承700的内圈孔与第三孔相对应,通过定位气缸230令内圈定位芯220沿第三孔上升,以令内圈定位芯220凸出于第三孔,也即内圈定位芯220凸出于定位垫板210,且插设于内圈孔内,实现了为内圈定位。

需要对内圈进行固定时,通过固定气缸310驱动压块320沿内圈定位芯220的径向向靠近内圈定位芯220的方向移动,以令压块320从内圈的外径处压紧内圈,实现了对内圈的固定。

优选地,内圈固定组件有两个,且两个内圈固定组件沿内圈定位芯220的径向相对设置。能够对内圈的两侧同时压紧,实现了对内圈的夹紧,提高了对内圈固定的可靠性。

找点移送机械手包括旋转找点组件、抓取组件和移送组件;找点组件和抓取组件连接于移送组件,且移送组件连接于机架110;旋转找点组件能够找取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的轴承700内相邻两个滚子之间的间隙;抓取组件能够抓取轴承700的外组件;移送组件能够将找点组件和抓取组件分别移送至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

移送组件能够将找点组件移送至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通过旋转找点组件能够找取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的轴承700内相邻两个滚子之间的间隙,以便于抓取组件将滚子、保持架和外圈组成的外组件抓取;移送组件再将抓取组件分别移送至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以将内圈定位固定装置上的外组件抓取。

优选地,参见图10所示,旋转找点组件包括第一架体410、第一气缸420、电机430、传感器440和旋转找点工装450;第一气缸420连接于第一架体410;电机430和传感器440连接于第一气缸420的活塞杆;旋转找点工装450连接于电机430的输出轴;旋转找点工装450设置于定位垫板210的上方;传感器440用于监测定位垫板210上的轴承的滚子;第一气缸420能够驱动电机430和传感器440升降,且电机430能够驱动旋转找点工装450旋转;

抓取组件包括第二架体510、第二气缸520、气爪530和抓取限位工装540;第二气缸520连接于第二架体510;气爪530和抓取限位工装540均连接于第二气缸520的活塞杆,抓取限位工装540设置于气爪530的两个手指之间,且抓取限位工装540与滚子靠近内圈的一侧相对应;气爪530和抓取限位工装540设置于定位垫板210的上方;第二气缸520能够驱动气爪530和抓取限位工装540升降;

参见图8所示,移送组件包括第一移送气缸610,且第一移送气缸610连接于机架110,且第一架体410和第二架体510均连接于第一移送气缸610的活塞杆;第一移送气缸610的活塞杆伸出,能够驱动第一架体410和第二架体510移动,以令旋转找点工装450与定位垫板210上的轴承内圈相对应;第一移送气缸610的活塞杆缩回,能够驱动第一架体410和第二架体510移动,以令抓取限位工装540与定位垫板210上的轴承的滚子靠近内圈的一侧相对应。

第一移送气缸610的活塞杆伸出,驱动第一架体410和第二架体510移动,以令旋转找点工装450与定位垫板210上的轴承内圈相对应;通过第一气缸420驱动电机430和传感器440下降,以令电机430带动旋转找点工装450下降至与定位垫板210上的轴承内圈接触,电机430启动,令旋转找点工装450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旋转找点工装450驱动内圈沿轴线旋转,由于圆柱轴承内圈旋转时,滚子随之旋转;滚子旋转的过程中,传感器440一直监测定位垫板210上的轴承的滚子,直到传感器440监测到相邻两个滚子之间的间隙时,令电机430停转,实现了找取到轴承内相邻两个滚子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传感器440和电机43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传感器440监测到相邻两个滚子之间的间隙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对应控制电机430停转。

之后,通过内圈定位固定装置对轴承的内圈进行固定。

第一移送气缸610的活塞杆缩回,以驱动第一架体410和第二架体510移动,令抓取限位工装540与定位垫板210上的轴承的滚子靠近内圈的一侧相对应;通过第二气缸520驱动气爪530和抓取限位工装540下降,以令气爪530和抓取限位工装540下降至轴承上,且抓取限位工装540对应于轴承的滚子靠近内圈的一侧,且气爪530的两个手指对应于轴承的外圈的外径,气爪530闭合,令手指和抓取限位工装540夹紧外组件,第二气缸520驱动气爪530和抓取限位工装540上升,令外组件被抓取上升,由于内圈被内圈定位固定装置固定,实现了内圈和外组件的分离,因而实现了对外组件的提取。

优选地,参见图9所示,推动装置包括第二移送气缸620;压印下模组件140通过第二移送气缸620连接于机架110;第二移送气缸620伸出,能够驱动压印下模组件140移动至与压印上模组件130相对应;第二移送气缸620缩回,能够驱动压印下模组件140移动至与找点移送机械手相对应。

第二移送气缸620缩回,能够驱动压印下模组件140移动至与找点移送机械手相对应,以令找点移送机械手上的外组件与压印下模组件140相对应,第二气缸520令气爪530和抓取限位工装540下降至压印下模组件140上方,通过气爪530开启,令外组件放置于压印下模组件140上;第二移送气缸620伸出,能够驱动压印下模组件140移动至与压印上模组件130相对应,以将外组件传送至压印上模组件130下方,以便于对外组件内的保持架进行压印处理。

本实施例的保持架压印设备具有实施例一保持架压印装置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