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39561发布日期:2019-05-11 00:34阅读:2035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传递的节能设施。换热器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食品等行业应用广泛。换热管器中的换热管束上间隔穿设有若干折流板。目前在换热器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技术问题:折流板上的管孔不对中,换热管穿设时,工人经常通过敲击的方式将换热管强行穿过每块折流板的管孔,但这容易损伤换热管和折流板,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从而大大方便换热管的穿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制作对中工装,对中工装包括:支撑台和若干对中组件,支撑台上间隔且平行设置有若干支撑凹槽,每块折流板均能紧配合卡设在支撑凹槽内,每个对中组件均包括:第一对中管、第二对中管以及对中钢琴丝,每根对中管均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均设置有挡圈,在管体中心的轴向上开设有对中通孔,管体能紧配合设置在折流板的管孔中,第一对中管的挡圈外侧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外壁的周向上开设有导向凹槽,对中钢琴丝能穿过第一、第二对中管的对中通孔,然后在导向凹槽的引导向由水平过渡至竖直向下;二、将折流板分别卡设在支撑凹槽中;三、依次安装每组对中组件,每个对中组件的安装步骤包括:将第一对中管和第二对中管的管体分别紧密插入至位于两端的折流板上相对应的管孔中,然后将对中钢琴丝从第二对中管的对中通孔穿过、并依次穿过每块折流板上相对应的管孔后从第一对中管的对中通孔中穿出,在第二对中管外的对中钢琴丝上绑设阻挡部件,阻挡部件卡挡在第二对中管的挡圈外,将从第一对中管的对中通孔中穿出的对中钢琴丝卡挡在导向轮的导向凹槽中,使得第一对中管一端的对中钢琴丝绕导向轮竖直向下,在竖直向下的对中钢琴丝上绑缚配重,配重的重量需使得第一对中管和第二对中管之间的对中钢琴丝绷紧;四、检查穿设有对中钢琴丝的管孔,调整每块折流板的位置,确保穿对中钢琴丝与管孔中心的偏差在±0.5mm以内;五、在折流板上试穿若干换热管,如每根换热管能依次穿过所有折流板上对应的管孔,且穿设完成后的换热管能在管孔中转动,则判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工作完成。

进一步地,前述的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其中,对中钢琴丝的直径为0.75mm,每根对中管的对中通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的配重的质量为15千克~17千克。

进一步地,前述的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其中,在每块折流板上选择若干个用于对中的管孔,用于对中的管孔包括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第一管孔位于折流板的外端部位置、且在周向上均匀间隔布置;

第一管孔位于折流板上外端部位置同一直径的一个圆周上、且在该圆周上均匀间隔布置;第二管孔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个第一管孔之间。

进一步地,前述的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其中,第一对中管与导向轮的连接结构包括:一对安装板,每块安装板均带有向外凸出的卡挡支撑部,第一对中管的挡圈支撑固定在一对安装板的卡挡支撑部上,一对安装板的卡挡支撑部的外侧壁与第一对中管的挡圈齐平,从而能与第一对中管的挡圈一起紧靠在折流板上,一对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一根轮轴,所述的导向轮活动安装在轮轴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其中,第四步骤中,当检查发现管孔中心低于对中钢琴丝大于0.5mm时,则采用千斤顶将该管孔所在的折流板顶高,直至管孔中心与对中钢琴丝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然后将该折流板点焊固定在支撑台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其中,每个支撑凹槽中均设置有垫层,当检查发现管孔中心高出钢琴丝大于0.5mm时,则通过撤出垫层的方式将对应折流板的高度下降到偏差允许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前述的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其中,第一对中管与第二对中管的管体直径比折流板上管孔的直径小0.2mm。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对中工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二、对中方法简单易行、可靠,能将所有折流板上的管孔对中,从而方便了换热管的穿设,提高了换热管穿设的效率,同时避免强行穿管的现象发生,有效保护了换热管和折流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中对中工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中工装中的第一对中管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右视方向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中工装中的第二对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管板上对中用的管孔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换热器中折流板管孔的对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作对中工装:对中工装包括:支撑台1和若干对中组件,支撑台1上间隔且平行设置有若干支撑凹槽11,每块折流板2均能紧配合卡设在支撑凹槽11内。每个对中组件均包括:第一对中管3、第二对中管4以及对中钢琴丝5。

第二对中管4包括:第二管体41,第二管体41一端设置有第二挡圈42,在第二管体41中心的轴向上开设有第二对中通孔411,第二管体41能紧配合设置在折流板2的管孔中,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二对中通孔411与折流板2上的管孔同心,第二管体31的直径比折流板2上的管孔直径小0.2mm。

第一对中管3包括:第一管体31,第一管体31一端设置有第一挡圈32,在第一管体31中心的轴向上开设有第一对中通孔311,第一管体31能紧配合设置在折流板2的管孔中,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对中通孔311与折流板2上的管孔同心,第一管体31的直径比折流板2上的管孔直径小0.2mm。第一对中管3的第一挡圈31的外侧设置有导向轮33,导向轮33外壁的周向上开设有导向凹槽331。对中钢琴丝5能穿过第一对中管3的第一对中通孔311和第二对中管4的第二对中通孔411,然后在导向凹槽331的引导向由水平过渡至竖直向下。具体地,第一对中管3与导向轮33的连接结构包括:一对安装板34,每块安装板34均带有向外凸出的卡挡支撑部341,第一对中管3的第一挡圈32支撑固定在一对安装板34的卡挡支撑部341上,一对安装板34的卡挡支撑部341的外侧壁与第一对中管3的第一挡圈31齐平,从而能与第一对中管3的第一挡圈一起紧靠在折流板2上,一对安装板34之间设置有一根轮轴342,所述的导向轮33活动安装在轮轴342上。本实施例中,对中钢琴丝5的直径为0.75mm,每根对中管的对中通孔的直径均为1.2mm。

二、将折流板2分别卡设在支撑凹槽11中。为了便于调整每块折流板2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凹槽11内的均设置有垫层。

三、依次安装每组对中组件。在每块折流板2上选择若干个用于对中的管孔,用于对中的管孔包括第一管孔21和第二管孔22,第一管孔21位于折流板2的外端部位置、且在周向上均匀间隔布置;第二管孔22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个第一管孔21之间。通常对中用的管孔的数量可以根据折流板2的大小确定,折流板越大,对中用的第一管孔21和第二管孔22的数量就越多。

每个对中组件的安装步骤包括:将第一对中管3的第一管体31和第二对中管4的第二管体41分别紧密插入至位于两端的折流板2上相对应的管孔中,然后将对中钢琴丝5从第二对中管4的第二对中通孔411中穿过、并依次穿过每块折流板2上相对应的管孔后从第一对中管3的第一对中通孔311中穿出。在第二对中管4外的对中钢琴丝5上绑设阻挡部件,阻挡部件卡挡在第二对中管4的第二挡圈42外。所述的阻挡部件可以是板件或管件,只要确保其能卡挡在第二挡圈42外即可。

将从第一对中管3的第一对中通孔311中穿出的对中钢琴丝5卡挡在导向轮33的导向凹槽331中,使得第一对中管3一端的对中钢琴丝5绕导向轮33竖直向下,在竖直向下的对中钢琴丝5上绑缚配重6,配重6的重量需使得第一对中管3和第二对中管4之间的对中钢琴丝5绷紧。直径为0.75mm的钢琴丝5优选采用配重6的质量为15千克~17千克。将对中钢琴丝5绷紧的目的在于:减少对中钢琴丝5的挠度,从而确保对中调整的准确性。

四、检查穿设有对中钢琴丝5的管孔,调整每块折流板2的位置,确保穿对中钢琴丝5与管孔中心的偏差在±0.5mm以内。当检查发现管孔中心低于对中钢琴丝大于0.5mm时,则采用千斤顶将该管孔所在的折流板2顶高,直至管孔中心与对中钢琴丝之间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然后将该折流板2点焊固定在支撑台1上。当检查发现管孔中心高出钢琴丝大于0.5mm时,则通过撤出垫层的方式将对应折流板2的高度下降到偏差允许的范围内。

五、在折流板2上试穿若干换热管,如每根换热管能依次穿过所有折流板2上对应的管孔,且穿设完成后的换热管能在管孔中转动,则判断折流板2管孔的对中工作完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对中工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二、对中方法简单易行、可靠,能将所有折流板上的管孔对中,从而方便了换热管的穿设,提高了换热管穿设的效率,同时避免强行穿管的现象发生,有效保护了换热管和折流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