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1397发布日期:2018-10-02 18:59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在申请号为201720270944.X,名称为一种手机壳体冲压模具的专利中,冲压后形成手机外壳基本轮廓,但是不能够调整冲压板的位置,不能够适合不同的模板使用,通用性不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设有一对一号电动伸缩杆,一对一号电动伸缩杆上表面共同设有一号挡板,一号挡板上表面设有一对一号气缸,一对一号气缸右表面共同设有一号推板,设有一对二号电动伸缩杆,一对二号电动伸缩杆上表面共同设有二号挡板,二号挡板上表面设有一对二号气缸,一对二号气缸左表面共同设有二号推板,可以调整一号推板、二号推板的高度,二号推板左表面中心处设有一号超声波传感器,可以设定一号推板与二号推板的距离;设有三号气缸,三号气缸下表面设有三号推板,三号推板中心处设有二号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控制三号气缸下落高度;三号挡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加工有滑槽,每个滑槽内均设有电动小车每个电动小车下表面均设有四号气缸,可以控制每个四号气缸在对应的滑槽内滑动,适应不同的移动电源模具使用,通用性更强;因此,设计一种用于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左侧加工有一对一号凹槽,一对所述一号凹槽内均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一号电动伸缩杆,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右侧加工有一对二号凹槽,一对所述二号凹槽内均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二号电动伸缩杆,每个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共同连接有一号挡板,每个所述二号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共同连接有二号挡板,所述一号挡板上表面设有一对伸缩端向右的一号气缸,所述二号挡板上表面设有一对伸缩端向左的二号气缸,一对所述一号气缸的伸缩端共同设有一号推板,一对所述二号气缸的伸缩端共同设有二号推板,所述二号推板左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三号凹槽,所述三号凹槽内设有一号超声波传感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表面共同设有三号挡板,所述三号挡板下表面中心处设有伸缩端向下的三号气缸,所述三号气缸的伸缩端设有三号推板,所述三号推板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四号凹槽,所述四号凹槽内设有二号超声波传感器,所述三号挡板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加工有纵截面为T型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设有电动小车,每个所述电动小车下表面均设有伸缩端向下的四号气缸,所述工作台内加工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下表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三号气缸、一号超声波传感器、二号超声波传感器、一对一号气缸、二号气缸、四号气缸、每个电动小车均电性相连。

每个所述一号推板右表面、每个二号推板左表面均设有L形垫片。

所述三号推板下表面设有一号矩形垫片,每个所述四号气缸伸缩端均设有二号矩形垫片。

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中心处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有L形模板。

所述工作台前表面设有控制区域,所述工作台左表面设有市电接口,所述控制器与控制区域、市电接口均电性相连。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用于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可以调整一号推板、二号推板高度,可以调整每个四号气缸的位置,可以控制一号推板、二号推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控制三号推板的下降高度,可以适应不同的移动电源模具使用,通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的左视剖面图;

图中,1、工作台;2、一号电动伸缩杆;3、二号电动伸缩杆;4、一号挡板;5、二号挡板;6、一号气缸;7、二号气缸;8、一号推板;9、二号推板;10、一号超声波传感器;11、支架;12、三号挡板;13、三号气缸;14、三号推板;15、二号超声波传感器;16、滑槽;17、电动小车;18、四号气缸;19、空腔;20、控制器;21、L形垫片;22、一号矩形垫片;23、二号矩形垫片;24、螺钉;25、L形模板;26、控制区域;27、市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冲压移动电源外壳的模具,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左侧加工有一对一号凹槽,一对所述一号凹槽内均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一号电动伸缩杆2,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右侧加工有一对二号凹槽,一对所述二号凹槽内均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二号电动伸缩杆3,每个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2的伸缩端共同连接有一号挡板4,每个所述二号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端共同连接有二号挡板5,所述一号挡板4上表面设有一对伸缩端向右的一号气缸6,所述二号挡板5上表面设有一对伸缩端向左的二号气缸7,一对所述一号气缸6的伸缩端共同设有一号推板8,一对所述二号气缸7的伸缩端共同设有二号推板9,所述二号推板9左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三号凹槽,所述三号凹槽内设有一号超声波传感器10,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架11,每个所述支架11上表面共同设有三号挡板12,所述三号挡板12下表面中心处设有伸缩端向下的三号气缸13,所述三号气缸13的伸缩端设有三号推板14,所述三号推板14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四号凹槽,所述四号凹槽内设有二号超声波传感器15,所述三号挡板12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加工有纵截面为T型的滑槽16,每个所述滑槽16内均设有电动小车17,每个所述电动小车17下表面均设有伸缩端向下的四号气缸18,所述工作台1内加工有空腔19,所述空腔19内下表面设有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与三号气缸13、一号超声波传感器10、二号超声波传感器15、一对一号气缸6、二号气缸7、四号气缸18、每个电动小车17均电性相连;每个所述一号推板8右表面、每个二号推板9左表面均设有L形垫片21;所述三号推板14下表面设有一号矩形垫片22,每个所述四号气缸18伸缩端均设有二号矩形垫片23;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中心处通过若干螺钉24固定连接有L形模板25;所述工作台1前表面设有控制区域26,所述工作台1左表面设有市电接口27,所述控制器20与控制区域26、市电接口27均电性相连。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设有一对一号电动伸缩杆2,一对一号电动伸缩杆2上表面共同设有一号挡板4,一号挡板4上表面设有一对一号气缸6,一对一号气缸6右表面共同设有一号推板8,设有一对二号电动伸缩杆3,一对二号电动伸缩杆3上表面共同设有二号挡板5,二号挡板5上表面设有一对二号气缸7,一对二号气缸7左表面共同设有二号推板9,可以调整一号推板8、二号推板9的高度,二号推板9左表面中心处设有一号超声波传感器10,可以设定一号推板8与二号推板9的距离;设有三号气缸13,三号气缸13下表面设有三号推板14,三号推板14中心处设有二号超声波传感器15可以控制三号气缸13下落高度;三号挡板12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加工有滑槽16,每个滑槽16内均设有电动小车17每个电动小车17下表面均设有四号气缸18,可以控制每个四号气缸18在对应的滑槽16内滑动,适应不同的移动电源模具使用,通用性更强;可以调整一号推板、二号推板高度,可以调整每个四号气缸的位置,可以控制一号推板、二号推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控制三号推板的下降高度,可以适应不同的移动电源模具使用,通用性更强。

在本实施方案中,市电接口27的输出端与MAM-200控制器20的输入端通过导向相连接,控制器20的输出端与与三号气缸13、EU1640AOH12一号超声波传感器10、EU1640AOH12二号超声波传感器15、控制区域26、一对一号气缸6、二号气缸7、四号气缸18、每个电动小车17,的输入端通过导向相连接,每个电动小车17内部均采用一块八位AT89S52作为控制核心动力源采用集成化的步进电机驱动专用芯片组;工作台1上表面中心处通过若干螺钉24固定连接有L形模板25,工作台1上表面中心处可以通过若干螺钉24固定连接不同规格的L形模板25,适合多种模板使用,通用性强;工作时,将板材放置在L形模板25上表面,控制器20控制三号气缸13工作推动三号推板14压住板材,三号推板14下表面的二号超声波传感器15发出超声波定位距离,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20,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器20控制三号推板14与板材的距离;到达预定高度后停止工作,控制器20控制每个四号气缸18工作将板材弯折为与L形模板25左右表面相同的形状,达到90度后,每个四号气缸18停止工作,控制器20控制一对一号气缸6、二号气缸7工作,一号超声波传感器10发出超声波定位不同的距离,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20,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器20控制一号推板8与二号推板9的距离,一号挡板4、二号挡板5掰弯板材,板材形成移动电源外壳形状;可以通过一对一号电动伸缩杆2、二号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调整一号推板8、二号推板9的高度,可以控制每个电动小车17的位置从而控制每个四号气缸18在对应的滑槽16内滑动,调整每个四号气缸18的位置,可以加工不同尺寸的移动电源外壳,通用性强;每个一号推板8右表面、每个二号推板9左表面均设有L形垫片21,三号推板14下表面设有一号矩形垫片22,每个四号气缸18伸缩端均设有二号矩形垫片23,可以减小推板对板材的压痕。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