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刃球头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736发布日期:2018-09-18 21:2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刃球头铣刀。



背景技术:

当今机械加工中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如复合合金材料,特殊纤维材料等,要提高加工效率,增强刀具的使用寿命是越来越得到各方的研究和关注。现有的刃球头铣刀切削量小,使用寿命短,刀具与工件产生共振导致加工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刃球头铣刀,具有切削量大,使用寿命长,减少刀具与工件产生共振,使加工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较好,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刃球头铣刀,包括刀柄、刀头和长度为23.81mm的刀具,所述刀柄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刀头,所述刀头远离刀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方向和切屑方向均向右的刀具,所述刀具由直径为2.9mm的刀具芯、侧刃和端齿组成,所述刀具芯与所述刀头固定连接,刀具芯的外表面呈螺旋状分布有侧刃和端齿,所述侧刃和端齿在刀具芯上相互交替设置,所述侧刃和端齿之间形成容屑槽,所述侧刃的顶端开设有刀槽前角。

优选的,所述刀柄、刀头和刀具的总长度为76.2mm。

优选的,所述刀槽前角的角度为6°。

优选的,所述侧刃的顶端与水平面构成角度为8°的侧刃第一后角,侧刃斜上方为角度为28°的侧刃第二后角,侧刃顶端的侧刃第一后角刃宽为 0.25mm。

优选的,所述端齿的顶端与水平面构成角度为8°的端齿第一后角,端齿斜上方为角度为28°的端齿第二后角,端齿顶端的端齿第一后角刃宽为 0.5mm。

优选的,所述侧刃和端齿之间的中心线夹角为105°-1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刃球头铣刀,刀具芯的外表面呈螺旋状分布有侧刃和端齿,侧刃和端齿在刀具芯上相互交替设置,螺旋方向和切屑方向均向右,螺旋角为30°,可以减少刀具与工件的共振,有效的改善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侧刃和端齿之间的中心线夹角为105°-110°,构成较大的容屑槽,切削量大,可以快速将切削料排出,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F-F剖面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面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K向放大图。

图中:1刀柄、2刀头、3刀具、31刀具芯、32侧刃、321容屑槽、322 刀槽前角、33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和4,一种刃球头铣刀,包括刀柄1、刀头2和长度为23.81mm 的刀具3,刀柄1、刀头2和刀具3的总长度为76.2mm,整个铣刀的长度较长,刀具3的刀尖与刀柄1距离较远,提高加工深度,刀柄1的末端作45°倒角处理,刀柄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刀头2,刀头2远离刀柄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方向和切屑方向均向右的刀具3,刀头2用于固定连接刀柄1和刀具 3,刀具3由直径为2.9mm的刀具芯31、侧刃32和端齿33三部分组成,刀具芯31与刀头2固定连接,刀具芯31的外表面呈螺旋状分布有侧刃32和端齿33,侧刃32和端齿33在刀具芯31上相互交替设置,螺旋方向和切屑方向均向右,螺旋角为30°,可以减少刀具3与工件的共振,有效的改善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侧刃32和端齿33之间形成容屑槽321,侧刃32和端齿33之间的中心线夹角为105°-110°,构成较大的容屑槽321,切削量大,可以快速将切削料排出,提高刀具3的使用寿命,侧刃32的顶端开设有刀槽前角322。

根据图2,刀槽前角322的角度为6°,侧刃32的顶端与水平面构成角度为8°的侧刃第一后角,侧刃32斜上方为角度为28°的侧刃第二后角,侧刃32顶端的侧刃第一后角刃宽为0.25mm,使得刀具3切削快速,切削后工件表面光滑,改善了工件表面的粗糙度。

根据图3,端齿33的顶端与水平面构成角度为8°的端齿第一后角,端齿33斜上方为角度为28°的端齿第二后角,端齿33顶端的端齿第一后角刃宽为0.5mm,使得刀具3切削快速,切削后工件表面光滑,改善了工件表面的粗糙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刃球头铣刀,刀具芯31的外表面呈螺旋状分布有侧刃32和端齿33,侧刃32和端齿33在刀具芯31上相互交替设置,螺旋方向和切屑方向均向右,螺旋角为30°,可以减少刀具3与工件的共振,有效的改善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侧刃32和端齿33之间的中心线夹角为105° -110°,构成较大的容屑槽321,切削量大,可以快速将切削料排出,提高刀具3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