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槽内涨式涨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4299发布日期:2018-09-21 22:5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滚齿磨齿加工夹紧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无槽内涨式涨套。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形式的涨套为薄壁涨套,在外壁上开孔,以增加张开性。在使用中,通过拉杆拉动,涨套的下端与夹具体配合,角度张开,涨套夹紧零件。但薄壁涨套在加工拉紧过程中易损,需要经常更换,并且由于开槽,在加工时铁屑可能进入夹具,导致夹紧效果不佳和加剧涨套损坏。因而薄壁涨套的使用寿命不长,并且在其上加工的零件成品的径跳以中下差居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且寿命较短的缺陷,提出一种无槽内涨式涨套,在壁厚上采用厚壁,涨套本体的外壁不开槽,内壁通孔采用不同孔径,提升了涨紧效果,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的涨套本体上设有的通孔沿涨套本体的轴向具有不同孔径,其按设置顺序依次包括:用于拉杆伸入的一级通孔、用于固定压盖的二级通孔、三级通孔和用于拉伸涨紧的四级通孔,其按孔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一级通孔、二级通孔、四级通孔和三级通孔。

所述的四级通孔具有更薄的侧壁以实现较好的变形作用,优选为四级通孔的外径距离涨套本体的内壁单边1.5毫米,且成1/30°的锥度,更好的引导零件及起到涨紧作用。

所述的涨套本体的外壁与零件夹紧面贴合,通过压盖使拉杆与涨套一同运动,通过上下位置的变动,使涨套与法兰盘的锥度产生作用力,使得涨套涨紧或放松。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壁厚上采用厚壁,不易损坏;并且在涨套本体的外壁不开槽,避免在加工程中加工废料进入涨套内部,不影响涨套的使用寿命,并且提升涨紧效果,改进零件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中:(a)为侧视图,(b)为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截面图;

图4为加工零件示意图;

图中:1内壁、2外壁、3一级通孔、4二级通孔、5三级通孔、6四级通孔、7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中空的涨套本体,其中:涨套本体的通孔沿涨套本体的轴向设有不同孔径。

所述的通孔具有四个不同孔径,按设置顺序依次为一级通孔3、二级通孔4、三级通孔5和四级通孔6,按孔径从小到大依次为一级通孔3、二级通孔4、四级通孔6和三级通孔5。

所述的涨套采用拉杆拉紧方式,一级通孔3处为拉杆伸入处,通过拉杆向上及向下拉伸动作,使拉杆上部与涨套顶部挤压,发生位移,二级通孔4为压盖处,拉杆与压盖通过螺栓固定,使涨套与拉杆动作统一,向下拉紧,向上放松,三级通孔与底座法兰盘顶端尺寸相匹配且并不接触,两者角度相同但没有受力且为自由配合,从而给涨套提供上下移动的空间。

所述的四级通孔6用于拉伸涨紧,该涨套与三级通孔5相互配合,其间的直径距离及角度为涨紧处,通过拉紧拉杆,涨套下移,使涨套通过接触面直径变化,达到涨紧涨套的目的。

所述的四级通孔6的外径距离涨套本体的内壁1的距离为夹具体底座顶到底座锥度处的高度距离。

所述的涨套本体的外壁2的上端a处与中心轴线呈10°,中部的外壁b处与中心轴线呈1/30°的锥度,使该涨套在拉杆向下拉紧后,1/30°薄壁处涨开,达到改变涨套外径的目的,同时夹紧工件。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级通孔3孔径为匹配拉杆的二级通孔4孔径为匹配压盖的三级通孔5孔径为匹配法兰盘的且三级通孔的内壁与中心轴线呈15°角以配合法兰盘涨紧拉开部分,四级通孔6为薄壁结构且孔径为可用于直径在117(+0.035/0)范围内的夹紧。

工作时,直径为112(-0.005/-0.04),长度22,角度10°的法兰盘与三级通孔5相匹配,零件位于定位面位置后拉动拉杆进行拉紧,由于三级通孔与连接部分的接触面的直径不同,涨套涨开,三级通孔和四级通孔与零件夹紧,起到夹紧作用,便于加工。

如图4所示,拉杆穿过一级通孔并与压盖通过螺栓固定,起到拉紧及放松涨套的作用。

本实施例在壁厚上采用厚壁,不易损坏;并且在涨套本体的外壁不开槽,避免在加工程中加工废料进入涨套内部,不影响涨套的使用寿命。

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发明之约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