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口径的棒料机加工连续送料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4933发布日期:2018-09-11 22:00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夹头,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口径的棒料机加工连续送料夹头。



背景技术:

用于加工精密零部件产品的棒料在机加工时需要通过夹头进行夹持定位;目前有一种如图3和图4所示的棒料机加工连续送料夹头,由高硬度的金属材料制成,包括由管形的尾部、中部和头部同轴依次相连组成的夹头主体,所述头部的外壁呈锥形,前端设置有棒料孔,所述尾部末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机架的外螺纹,所述夹头主体上均匀分布有三道从尾部延伸至头部并连通棒料孔的槽,将夹头主体的前部均分为三块夹片;棒料依次穿过尾部、中部和头部内腔,从棒料孔穿出后露出工艺要求的长度,在加工结束后将之截下,再将棒料送出一段进行加工,如此重复;由于产品的精度非常高,棒料孔对棒料的夹持既不能太松以防加工时棒料震颤影响加工精度,又不能太紧以防刻画棒料表面妨碍送料,三块夹片自身的微弱弹性使棒料孔可以适应棒料直径的小幅度偏差;但是,不同国家、地区的棒料质量标准有所差异,采购自低质量标准的国家、地区的棒料公差往往远大于棒料孔所能适应的范围,无法直接使用,只能更换夹头或者棒料;更换夹头需要储备大量的备用夹头,夹头属于高精度零部件,价格昂贵,而且需要专业工具拆装,拆装一个夹头需要一、两个小时,因此更换夹头的方式将增加产品的成本,延长制造周期;更换棒料的难度也很大,因为棒料是符合当地质量标准的,即便生产厂商同意退换,往返运输的时间、运费投入也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延长制造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口径的棒料机加工连续送料夹头,可以解决棒料机加工连续送料夹头只能依靠夹片自身的微弱弹性适应棒料直径的小幅度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调节口径的棒料机加工连续送料夹头,包括由管形的尾部、中部和头部同轴依次相连组成的夹头主体,所述头部的外壁呈锥形,前端设置有棒料孔,所述夹头主体上均匀分布有三道从尾部延伸至头部并连通棒料孔的槽,将夹头主体的前部均分为三块夹片,所述头部的外壁同轴连接有口径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口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头部的外壁的螺纹段,以及调节环,所述调节环的轴向宽度小于螺纹段的轴向宽度,所述调节环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调节环在螺纹段前、后移动使夹片收拢或外扩,以调节棒料孔的口径,调节精度高,而且无需借助工具,可随时操作,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调节环外壁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增加调节环外壁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口径调节机构包括同轴设置于头部的外壁的定位槽,以及位于定位槽中环绕头部的束带,所述束带两端分别设置有外翻的、通过螺栓间隔相连的折边;通过螺栓调节折边的间距,改变束带对夹片的束缚力,从而使夹片收拢或外扩,以调节棒料孔的口径,调节精度高,而且调节螺栓的螺丝刀是十分常见的工具,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定位槽的底部与夹头主体的轴向平行,使束带受力均匀,不易单侧受力导致变形影响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通过连接于头部外壁的口径调节机构调节棒料孔的口径,不需要拆下夹头,调节方便,有效扩大夹头的适用范围,降低棒料孔与棒料直径不匹配导致的产品成本增加及制造周期延长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棒料机加工连续送料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调节口径的棒料机加工连续送料夹头,包括由管形的尾部1、中部2和头部3同轴依次相连组成的夹头主体,所述头部3的外壁呈锥形,前端设置有棒料孔11,所述夹头主体上均匀分布有三道从尾部1延伸至头部3并连通棒料孔11的槽4,将夹头主体前部均分为三块夹片,所述头部3的外壁同轴连接有口径调节机构;所述口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头部3的外壁的螺纹段5,以及调节环6,所述调节环6的轴向宽度小于螺纹段5的轴向宽度,所述调节环6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段5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调节环6外壁设置有防滑层,本实施例中,防滑层是十字纹;所述调节环6优选高强度的不锈钢制成。

以使用时棒料孔口径为6毫米的夹头为例,当调节环6脱离螺纹段5时,夹片处于正常状态,棒料孔的口径为6.3毫米;当调节环6旋转至螺纹段5中部时,夹片被束缚收拢使棒料孔口径变为6毫米;当调节环6旋转至螺纹段5前端时,夹片被束缚收拢使棒料孔口径变为5.7毫米;螺纹段5的螺距越小,调节的精度越高。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可调节口径的棒料机加工连续送料夹头,包括由管形的尾部1、中部2和头部3同轴依次相连组成的夹头主体,所述头部3的外壁呈锥形,前端设置有棒料孔11,所述夹头主体上均匀分布有三道从尾部1延伸至头部3并连通棒料孔11的槽4,将夹头主体的前部均分为三块夹片,所述头部3的外壁同轴连接有口径调节机构;所述口径调节机构包括同轴设置于头部3的外壁的定位槽7,以及位于定位槽7中环绕头部3的束带8,所述定位槽7的底部与夹头主体的轴向平行,所述束带8两端分别设置有外翻的、通过螺栓10间隔相连的折边9;所述束带8优选高强度的钢带。

以使用时棒料孔口径为6毫米的夹头为例,当束带8松开时,夹片处于正常状态,棒料孔的口径为6.3毫米;当束带8两端的折边9贴合时,夹片被束缚收拢使棒料孔口径变为5.7毫米;螺栓10的螺距越小,调节的精度越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