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修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1213发布日期:2018-10-02 18:5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修边模具。



背景技术:

修边模具是零部件加工中比较常用的装置,其主要通过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配合,切除零部件坯料上的一部分,进而完成修边整形。在模具修边过程中,由于零部件坯料的型面大多为曲面,该型面的每部分的曲率不尽相同,而为了保证修边质量,修冲的方向一般要求与零部件的修边处表面的方向一致,或者进行合理范围内的调整,以减少零部件加工完成后形成的毛刺。

然而,对于型面曲率变化幅度较大的零部件,修边时通常需要多套模具进行多次修剪才能保证零件的尺寸,造成了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的新型修边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修边模具,包括上模座、托料框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面中部加工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上模芯,所述上模芯顶部设有模柄,模柄顶部穿过上模座与压力机连接,所述上模芯由多个修边刀具拼接而成,上模芯底面中部加工有型腔槽,所述下模座表面中部设有下模芯,下模芯上方设有与型腔槽底面轮廓相吻合的凸模,所述凸模由多个修边刀座拼接而成,下模芯外侧的下模座上设置有托料框,所述托料框中部加工有与下模芯侧壁轮廓相吻合的通孔,托料框底部设有气垫杆,托料框顶部设有多个卸料钉和多个限位柱。

托料框与下模芯之间设有导向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型腔槽和于型腔槽配合的凸模,使工件与型腔槽和凸模围成的轮廓相吻合,从而提高工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模具修边精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设置卸料钉和气垫杆使工件与模具快速分离,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模座;11、凹槽;2、上模芯;21、修边刀具;22、型腔槽;3、模柄;4、托料框;41、通孔;42、气垫杆;43、卸料钉;44、限位块;5、下模座;51、下模芯;52、凸模;53、修边刀座;54、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修边模具包括上模座1、托料框4和下模座5,所述上模座1底面中部加工有凹槽11,凹槽11内设有上模芯2,所述上模芯2顶部设有模柄3,模柄3顶部穿过上模座1与压力机连接,所述上模芯2由多个修边刀具21拼接而成,上模芯2底面中部加工有型腔槽22,所述下模座5表面中部设有下模芯51,下模芯51上方设有与型腔槽22底面轮廓相吻合的凸模52,所述凸模52由多个修边刀座53拼接而成,下模芯51外侧的下模座5上设置有托料框4,托料框4与下模芯51之间设有导向板54,所述托料框4中部加工有与下模芯51侧壁轮廓相吻合的通孔41,托料框4底部设有气垫杆42,托料框4顶部设有多个卸料钉43和多个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工件放置在下模座5上,然后控制上模座1下行,当上模座1底面与工件接触后,压力机带动模柄3带动使上模芯2下行,配合凸模52将工件冲压至型腔槽22内,接着上模芯2上的修边刀具21和下模芯51上的修边刀座53对工件进行修边整形,随后上模座1上行,此时工件卡在凸模52上,托料框4在气垫杆42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同时卸料钉43顶起工件,使工件与凸模52分离。

本实用新型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